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彰显“滨城”作为

高标准打造京津冀配套完善产业区。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窗口期,持续提升载体功能,紧盯央企一级总部、二三级区域总部,积极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聚焦在京金融机构、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等优质资源,加强现代服务业、金融、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导入,着力打造标志性承接集聚区。发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加强跨区域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吸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协同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高水平推进重点领域协同。深化交通领域协同,推进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天津段)、秦滨高速—津晋高速互通立交工程建设。做强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功能,打造京津冀高效便捷出海口和“三北”地区海上门户。高效能优化协同发展机制。完善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机制,进一步提升异地办理便利度。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协同,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加强与京冀自贸区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联动创新机制,在FT账户推广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夯实“滨城”根基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在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脑科学与智能医学等领域布局建设10个未来产业集聚区,构建50个未来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培育100个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抓好“生物制造谷”建设,加强基因合成存储、数字细胞等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转化,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园、中科复星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发展细胞和基因治疗,加快新型疫苗、核酸药物、抗体药物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现代中药创新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产业转化基地等平台建设,实施生物免疫肿瘤细胞治疗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脑科学与智能医学,积极开展人机交互、类脑智能、数据智能等领域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自主信创,围绕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应用生态建设,布局AI+药物研发、AI+新材料、AI+交通等应用场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等场景规模化应用;大力发展深海探采,推动深海结构、动力、导航、通信等技术在深海装备上集成应用;大力发展空天利用,推动载人登月工程、新一代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等项目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先进能源,聚焦氢能,布局光伏发电制氢、风电制氢等绿色技术示范应用,聚焦储能新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构建低成本、高效能、网络化能源供给系统;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加快高性能新型聚烯烃等材料产业化,打造新型半导体材料先进研发制造基地,加快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数字赋能、技改支撑,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绿色石化产业,重点抓好中石化催化剂、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长城新车型加快量产。推进A321项目扩能扩产,持续推动A350项目稳定交付,加快打造空客亚洲中心。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打造更高能级“双循环”战略引领区。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提升以摩拜、大众出行为代表的“互联网+出行”,以狮桥、顺丰为代表的“互联网+智慧物流”,以腾讯、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内容创意”,以高济医疗、零氪科技为代表的“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七大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滨海特色旅游产业,推动航母主题公园创建5A级国家旅游景区,推进世界海洋文明体验中心、国家海洋休闲运动中心、北方国际邮轮旅游中心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项目为王”,聚焦重点产业链和主题园区建设,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辐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完整度和竞争力。推动总投资1.5万亿元的谋划储备项目稳步实施,重点抓好总投资1615亿元的航天装备产业园、联想创新科技园等223个新项目开工,加快总投资7489亿元的博格华纳新能源电机、诺和诺德扩能等660个项目建设,推动7GW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等209个项目投产运营。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厚植“滨城”优势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抓好空港第五幼儿园、紫云幼儿园和大港东城三幼建设,启动大港三中新建工程,建成滨海东壹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各类学位4480个。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成立5个教育集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深化合作,推进国际医学院和滨海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创新生态;推动火箭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勤务学院建设;抓好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滨海职业学院建设。提升重大创新平台能级。围绕信创、合成生物、创新药物研发、低碳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积极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创新载体建设。高水平建设“一心四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开展细胞生态、淀粉人工合成工程化、DNA信息存储、脑机接口与人机共融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启动海洋创新中心、系统工程研究和数字化航天实验室建设,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雏鹰、瞪羚、领军(培育)企业总量超2600家。推广“创新券+创新积分”政策,推动200项以上科技创新券服务项目向创新主体开放,拓展创新积分应用场景,实现更多资质认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华苑片区纳入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布局,强化政策精准配置、精准滴灌,加强土地供给、价格成本、数据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协同配置,加快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深化“改创”融合,推进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创新研发机构改革,加快构建“研发+试制+产业+资本”四位一体应用创新体系。深化“产创”融合,打造康希诺药物化学生物学创新中心、麒麟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联合体。深化“金创”融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赋能主导产业链发展。深化“服创”融合,加强产业(人才)联盟建设,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制度。实施专利强企工程,技术交易合同突破680亿元,实现发明专利数量和拥有有效知识产权企业数量“双提升”。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域科普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滨城”活力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巩固法定机构改革成果,规范完善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机构设置等管理体系,有序推进开发区社会职能剥离。深化街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开发区与街镇合作共享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更多简易高频事项智能审批,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力度,推进联合验收替代竣工备案。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重点国企专业化整合,实现板块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完成混改、出让、出清80户。加大国有闲置资产盘活力度,盘活收益达到25亿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以自贸区引领开放。深化自贸试验区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稳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系统构建“五个自由、一个安全有序流动”创新体系,在生物医药、租赁保理、汽车贸易等重点产业开展压力测试。放宽前沿产业业态市场准入,探索干细胞、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推进贸易便利化,做大冻品、原料药保税展示交易规模,推动机电装备、医疗设备等进口商品开展保税展示业务,拓展保税租赁、保税分拨和保税再制造等创新业态。提升跨境电商能级,加快“境外海外仓+境内集货仓”模式落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产业,加快飞机、船舶海工、离岸三个世界级租赁中心建设,扩大大型装备、新能源设施等租赁集聚优势。常态化开展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开展SPV股权转让等交易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树牢“港产城”融合理念,支持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加快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贯通多式联运体系,推进中欧班列稳定运营。优化港口经济空间布局,积极培育高端航运业,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临港物流业,壮大海工装备、船舶制造等临港制造业,推动海工装备集聚区申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运金融、航运交易、大宗商品贸易等临港服务业,加快吸引一批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龙头企业落户,在东疆综合保税区、于家堡等区域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加快从“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型。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采等优势产业,推进中国农产品批发天津冻品交易市场、临港和南港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海洋科技、海洋文旅、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突出抓好邮轮经济,聚焦邮轮维修保障、船舶物资供应等产业要素,加快布局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快打造国际邮轮用品采购供应中心和国际邮轮港城。支持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依托大通关基地,大力发展航空货运服务,引进培育全货机基地航空公司,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快递转运中心。拓展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大走出去力度,坚持大踏步“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与东北亚、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和产能合作,瞄准日韩、新加坡和欧洲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大规模、组团式海外招商推介,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高端项目。

在落实“双城”发展战略中体现“滨城”品质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抓好滨海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快街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等编制实施,按照“滨城”规划导则,优化核心引领、两翼齐飞、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突出抓好“滨城”核心区建设,以于家堡、响螺湾、MSD及海河沿岸区域为重点,制定落户、购房、产业导入、综合配套等一揽子支持政策,以蓝天、碧海、绿地为底色,塑造城市主色调,加快打造功能资源聚集、形象标志明显的城市中心区。加强南北“两翼”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团泊公路、太沙公路、太沙路北延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动汉沽区域老旧燃气管网改造,不断提升“两翼”城市功能。压茬推进“滨城”建设十大工程。持续抓好轨道交通“三线一枢纽”建设,加快车站北路桥、西中环跨海河桥、津歧公路拓宽改造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响螺湾、天碱、天保、铁东等重点片区路网,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实施永正制衣、时尚广场等6个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华北陶瓷市场、皇冠健康城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杭州道、津塘公路以南片区和新港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接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年内改造老旧小区49个,惠及居民5.1万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实施国投津能1号机组低氮燃烧改造等项目。强化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大入海入河排污口治理力度,深化12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总氮污染治理,确保稳定消劣。持续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启动北大港水库扩容工程,加强“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加快北部海洋生态修复、生态城北堤生态廊道等工程建设,推动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抓好华电、龙源、华能“盐光互补”项目建设,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绿电占比,探索用能权交易。强化节能减排降耗,持续开展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全域性绿色建筑创建,新建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大于30%,加快建设“无废城市”,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打造“滨城”样板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强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地行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500亩,确保粮食安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奶业、生猪、水产、设施种植业、种业五大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肉羊繁殖核心育种场、国家级半滑舌鳎良种场,争创国家级兽药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茶淀玫瑰香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持续释放街镇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社经济,着力打造“三金”农民,促进共同富裕。大力推动街镇园区建设,深入落实开发区、部门帮带机制,用足用好街镇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导街镇产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强化产业培育,积极打造主题园区,推动园区向高质量专业化方向发展。坚持精准发力,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全力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全域清洁化、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完成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创建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传递“滨城”温度

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精准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新增就业9.5万人。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试点,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低保和低收入群体救助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促进商业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有序衔接,积极构建“十五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深入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800套(间)。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改扩建、中医医院二期工程建设,抓好杭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着力提升保健康、防重症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全覆盖,新建3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和弘扬爱国、工业、海洋、开放“四大”特色文化,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加强文旅融合发展,举办滨海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设施50处,新建口袋公园6个。新开、优化8条公交线路。加快便民商业设施建设,建成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等工作。深化“平安滨海”建设。常态化开展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领域专项整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社区基础警务提升工程。高标准建立大数据实战滨海分中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传统侵财、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舆情管控。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抓好人民信访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纾困,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全面从严治政中展现“滨城”担当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果彰显对党的绝对忠诚。强化依法行政。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深化政务公开。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支持协商议政,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强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加大执法监督考核力度,加快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区。强化担当作为。牢记“三个务必”,坚持实干担当,锤炼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善于作为的硬功,着力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树牢鲜明的发展导向和业绩导向,精准把握国家和全市政策措施,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支持,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出台更多系统性支持政策,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强化正风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治理。持续精文简会,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坚持“零容忍”反腐惩恶,深化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加强审计监督和风险管控,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最急需、群众最受益的地方。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