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寨上街道> 政务公开> 最新文件

寨上街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4-12-25 15:20      来源: 寨上街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年,寨上街道办事处在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司法局的指导下,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构建“全覆盖、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取得了良好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寨上街地处滨海新区东北部,辖区行政面积118.96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和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7万人。城区主次干路20条,商户2000余户,农贸市场4个,临时早餐点9个,现有持证执法人员21人,新增执法人员1人,通过考试调离本单位1人。2024年度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1起,罚款32100元,今年主抓餐饮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办案量较去年上升42%。年初制定的双随机检查计划均已完成。
             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情况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14号)和市、区政府有关文件的要求,寨上街综合执法大队按照街道办事处的部署,积极开展法制建设,推行“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依法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执法信息,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主动表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加强事前公开。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开展了执法职责和权限公示,在寨上街道办事处网站公开“权责清单”,公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职权,对职权名称、法定依据、实施机构、管理流程、运行流程、责任事项、监督方式、流程图予以公示。
             二是规范事中公示。行政执法人员在从事执法活动时,着执法服装,佩戴胸牌号和执法标志,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出示有关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工作。
             三是推动事后公开。通过寨上街道办事处网站定期公示行政处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2.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一是规范文字记录。把行政执法文书作为全过程记录的基本形式,规范执法文书内容,协请律师进行把关。按照新区司法局的要求,利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执法通手机按照执法案卷标准作电子化执法文书。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便于监督管理。
             二是推行音像记录。配备摄像机4部,执法记录仪18部,照相机2部,在日常培训、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执法要“留痕迹”。对现场检查、调查取证、证据固定、听证、行政强制、文书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进行音像记录。在拆除大型违章建筑、大型违章广告等直接涉及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或执法场所,进行全程音像记录。
             三是强化记录实效。建立执法过程全程记录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将执法过程全程记录工作与考核挂钩。
             3.落实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制度
             按照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津滨政办发【2017】60号)文件的要求,落实《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 》。充分利用执法监督平台对街综合执法大队办理的案件进行审核,在立案和处罚环节都进行了严格审核。在规定时限内,对拟做出的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严格审核。对属于本部门权限范围、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符合我单位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程序正当、不存在滥用职权的现象,提出统一的审核意见。
             三、执法队伍建设及重点工作情况
             (一)打造善作善成的执法队伍
             一是凝心铸魂,注入思想动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抓好政治忠诚教育,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讲话融入到干部政治训练。其次保持勇担使命的战略定力,做到党的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组织工作跟进到哪里。最后强化干部行动自觉性,引导执法人员将“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纲”和“魂”,逐条逐项部署推进。二是多措廉动,强化红线意识。开展理论学习、纪委授课、案例警示等活动10次,创作廉政主题小品。制定“执法人员禁令”、“内部管理办法”,完善监督、评查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通过网络公示、入户宣讲、街面宣传等多种形式,全面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流程等信息,推进阳光执法。三是选贤任能,带动争先创优。开展岗位竞聘,压实岗位责任。进行岗位轮换,消除厌烦情绪和懈怠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培养全面性人才。完善评比机制,将内部督查、评比制度化、常态化,评比结果与晋职晋级、评优评先、协管员加班安排挂钩。
             (二)推行一查多效监管新模式
             一是“无事不扰”,对辖区商户企业的证照、房屋主体、餐饮油烟、广告牌匾、店外经营、安全生产、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开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检查活动,同时根据检查情况对经营主体进行基础分类,执行差异化管理,实现一次性溯本清源,有效保障监督执法的全面性,也减轻商户企业负担。二是“无处不在”,执法工作从“末端处罚”向“前端服务”转移,全力打造“执法+服务”品牌,主动送服务上门,促进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大幅减少经营主体违法行为发生,降低损失,妥善化解矛盾。例如在商户装修期间主动宣传,做好牌匾审批、油烟净化器安装等工作,告知商户禁止随意搭建门厅、随意开窗改门。今年引导12家商户开业前夕进行牌匾审批,36家新开业餐饮店铺安装油烟净化设施,2家商户在装修期间停止门厅搭建。
             (三)推行三位一体培训新模式
             一是“深度讲解+严格把关”。通过法规讲解、律师答疑、难点研讨、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培训21次;对实际执法过程步步把关,提前纠错,避免出现原则性问题,今年执法案件零复议、零诉讼。二是“竞赛评比+争创荣誉”。组织队内法制知识竞赛2次,选拔2名同志参加区城管执法系统知识竞赛均进入前五名,其中1名同志代表滨海新区参加市城管执法系统知识竞赛获得三等奖。三是“勤于探索+敏于行动”。与区司法局、城管委、法院充分沟通,梳理新建违法建设快速处置流程,提高第一时间下达文书和保留证据的意识,有效遏制了履行法律程序过程中偷建、抢建现象。
             (四)推行多点发力安全监管新模式
             一是打通消防通道。联合各社区开展住宅楼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拆除、恢复违规占用防火门3处,清理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的堆物67处,劝导电动车违规进入电梯轿厢行为12起,纠正违规停放的电动车33次,行政处罚3起。二是督导物业责任。联合消防救援部门检查、指导物业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3家物业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未及时整改的物业企业予以警告并督促整改。三是治理隐患牌匾。联合消防、公安部门对建筑物首层以上,未经行政许可,违规封堵遮挡门窗、阳台,影响避险逃生、消防救援的户外广告牌匾、建筑物楼顶户外广告开展拉网式排查,本着“安全隐患必须消除,商户经营尽力帮扶”两大原则,一案一策,与业务部门现场商讨制定整改措施,依法予以治理,恢复原有功能,消除安全隐患。经排查存在10处遮挡门窗开启、2处遮挡二楼逃生通道广告牌匾,均第一时间下达整改通知书,现均已整改完毕。
             (五)强化市容管理精细化模式
             一是瞄准“门前三包”着力点。靶向发力精准突破,从系统化长效治理角度开展全面调研工作,充分征求商户的意见和建议,使商户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努力实现共治管理。今年共举办宣讲会七次,针对牌坊街、绿地步行街、建设路沿街商户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2次,现场进行整改点位268处,批评教育商户208家。二是找准“社区治理”切入点。改进工作方式,梳理社区治理的重难点问题,对乱堆乱放、占绿毁绿等开展治理工作。执法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结队,挨家挨户听问题、解难题、立整改,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共处理19处占绿毁绿、2处砍伐树木、8处饲养禽畜、59处随意张贴广告、276处楼道堆物、4处僵尸车等问题,得到居民群众极大的认可。三是抓住“部门联动”连接点。齐抓共管助力守护城市秩序,与公安、消防、市场、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在占道经营、市场管理、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等方面做到应急联动和消息共享。共开展联合检查67次,案件移送13次,取缔流动摊位1021处,扣涉案物品108件,规范夜市及豁免登记市场秩序,整治乱泼乱倒点位125处,处罚未设置分类垃圾桶企业1家。四是攻坚“违法建设”隐患点。始终保持治理新建违建力度不减,做到“即查即拆”,一方面是第一时间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完成执法程序,另一方面安排执法人员盯梢式巡查。今年成功制止新建违建8处,515平方米。开展营城工业园区违建核查及台账统计工作。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侵占国有土地的企业违建优先治理,对于有经营发展需要又无法及时办理新建建筑物手续的企业,积极对接,讲明相关法规,帮助补办相关手续,达到支持企业发展与消除安全隐患的平衡。现园区一家企业已在协助下成功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消除了规划影响。五是找好“市场管理”落脚点。找好市场管理与流动商贩管理的联系,与市场监管部门勤沟通、多配合,加强对豁免登记市场、限时限地经营场所的管理,制作12处标识牌,引导流动商贩入场正规经营。推动牌坊街夜市提升改造,打造寨上街特色夜经济。
             四、行政执法监督情况
            由街公共安全办(综治)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设置专员每季度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统计并通报执法案卷评查结果,对内容有瑕疵的执法案卷和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加大基本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力度,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提升执法效能。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5年,寨上街综合执法大队将根据自身问题靶向治疗,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完善自身,强化“三种意识”,严把“四个关口”,继续推进“遏违建、畅秩序、重法治、强队伍”活动,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一)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廉政意识。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结合党支部大会、法制培训等活动开展廉政教育,以案为鉴,进一步强化全体人员廉洁从政的意识。坚持开展自查自纠,发现矛头问题及时解决。继续推动在线办案、一查多效,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三项制度、“双亮证”制度,邀请人大、工会等部门现场观摩执法,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强化法治意识。坚持学习培训制度,在开展理论宣讲的同时,开设现场执法课堂,在办案中提升全体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强化调查取证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制止违法行为、第一时间获取违法证据、第一时间保存证据材料。三是强化争优意识。为全体执法人员创造更多促进工作思考、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大力开展岗位竞聘、内部督查评比、法律知识竞赛、交流研讨等活动,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竞赛活动,对在各类评比活动及在创新工作方式、攻克难点点位、建立联动机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予以嘉奖,激励全体执法人员的创先争优意识。
             (二)严把“四个关口”
             一是严把执法案卷审核关口。大队法制人员严把第一层审核关卡,不仅要在日常执法拧紧“压力阀”,还要在案卷制作上下绣花功夫,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将每个案件的各个环节做到最好,不出现重大纰漏,全年无典型差案、无败诉案件。二是严把违法建设治理关口。严格控制新建违建,加强日常巡查,提高巡查发现率及处置率,做到发现一处制止一处,已拆除又复建的按照新建违建进行处置;对于投诉举报及督办的各类违建点位,做到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调查取证,进行立案;对存量违建逐步销账,对达到拆除条件的立即拆除,保持违法建设治理高压态势。三是严把大气污染治理关口。对辖区施工工地严格监管,约谈负责人,督促做好大气污染防范措施,摸清渣土运输车辆路线,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查。落实油烟污染治理跟踪制度,完善餐饮单位台账,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排放行为。四是严把环境秩序治理关。利用豁免登记场所、临时早晚市场,疏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商户合法经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对流动占道经营、不履行门前三包义务等行为严管重罚。


                                                                                                                                                                      寨上街道办事处
                                                                                                                                                                     2024年12月13日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