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精心指导下,汉沽街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机关机制建设,认真履行依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执法主体情况。汉沽街道办事处负责汉沽街辖区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由汉沽街综合执法大队具体履行执法职责。
(二)行政执法人员情况。汉沽街现有持证执法人员22人,2024年度依法注销执法证件3人,注销原因为已退休和不再从事执法岗位,新增执法人员2人。
(三)行政执法案件情况。2024年度汉沽街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录入的案件总数为386件(行政检查230件、行政处罚156件、行政强制0件),其中156件行政处罚案件中,适用简易程序151件,适用普通程序5件。警告6起,罚款金额共计33900元。
2024年度与2023年度办案量同比,案件总数上升47件,其中行政检查上升35件,行政处罚上升12件,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为随着经济回暖,街面商贩逐渐增多,为加强街面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落实创文常态化管理机制,汉沽街加大了街面巡查力度和处罚力度,多次进行专项清整工作,促进辖区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行政执法年度计划完成情况。2024年汉沽街制定了年度执法计划,现已完成。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落实执法保障,促进执法规范。今年统一换发了部分执法服装,建立着装管理制度,启用新的执法办公楼,配备了调查询问室、案卷整理室等功能用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针对已建立的《汉沽街道档案管理制度》、《汉沽街道执法影像管理记录制度》、《汉沽街道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认真执行,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和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音像记录设备使用制度、了解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审核内容、审核范围、审核责任等。
(二)重点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道路环境秩序精确整治。汉沽街高标准抓好辖区管理建设,科学调整分工部署,明确各分组工作职责,定岗定责定人,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规范化管理辖区容貌。全年共清理市场周边及占路经营流动摊贩2000余个,规范店外经营500余个,拆除各类灯箱牌匾200余个,清理橱窗贴画300余处。
2.存量违法建设精准拆除。汉沽街保持全街域、全方位、高效能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筑牢防控屏障,杜绝新增违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存量违建全年共拆除10处,总计89平方米。其中重点拆除了居民投诉较多的烧烤门前铁皮房,共计20平方米。
3.加强辖区广告治理。建立村居联动机制,针对上级批办、举报多发、群众关注、媒体聚焦的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促进管理与执法有效衔接,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主要道路、重点区域等高频举报点位存在的广告行为的整治,经排查,重点拆除5处违规广告及单体字广告,合计约50平米左右。
4.城市管理普法精心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结合宪法宣传周、爱国卫生“宣传月”等重要节点,让执法人员“走出去”,深入村居、学校、市场、超市等一线场所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讲解、咨询互动等方式,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民法典等,提升群众的法律知晓率。
(三)执法方式创新情况。汉沽街加强做好柔性执法工作,为提升执法效能,改善执法环境,汉沽街不断探索新的执法方式,在执法活动中对违法情节轻微或存在安全隐患尚不构成违法的行为,及时开展行政约谈,引导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力求以更加智慧、人性化的手段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题。2024年实施免罚案件5件。
(四)执法队伍建设情况。2024年以来先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天津市市容和卫生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专题培训8次;依托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和天津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积极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法治教育网2024年执法培训学习,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天津市地方性法规等内容,充分利用系统考试功能,检验学习成果,有效促进了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的提升。
(五)执法监督情况。汉沽街不断完善群众监督反馈机制,聆听群众对执法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和反馈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年共处理12345便民热线转办单1100余件,举报电话900余件;针对不满意工单,严格细化责任,强化措施,重点推动,积极开展督导检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执法质量。2024年汉沽街无行政复议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虽然今年并无该类案件发生,但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仍需提高,部分执法人员对专业法律法规领会不深、学习不细,不善于学习和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执法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导致出现“机械执法”、“以罚代管”等现象,损害了执法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执法人员素质(差案、舆情)。2024年执法案件并无差案舆情,但执法人员仍需加强对执法过程、执法方式的细化,在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发生处罚案件时,要注重证据留存,注重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方式,避免后期案件处理过程中有漏洞存在,除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尽力完善,对以往的案件档案也要多反思,加强对案件细节的把握。
(三)体制机制障碍及其他问题。日常工作中,重点开展突击治理、专项整治行动,日常综合治理办法不多、措施不够,长效管控机制有待强化。缺乏与街道相关部门及其他机关单位的联动机制,发挥社会力量的能力有待提高,难以形成较强的执法合力。内部管理机制缺乏创新,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一人多面”,其中欠缺法学专业人员,执法能力还待加强,业务能力和法律法规掌握程度尚有不足,对标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机制学习动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岗位责任。加强道路环境秩序保障。做好2025年全年工作任务部署,灵活安排夜间巡查,持续做好夜间马路餐桌、露天烧烤治理工作,盯牢辖区内重点区域,对投诉中反复出现3次以上及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点位,持续跟进治理效果;针对违建问题严守控违底线。一方面发挥“限制交易”等措施作用,继续做好违法建设分步治理工作;另一方面规范源头管控,做好新增违建管控,继续强化“即查即拆”,树牢控违“航向标”,继续保持“零增长”底线,同时关注并及时化解违建治理中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
(二)加强法治学习,提升执法水平。针对市、区关于行政执法的工作要求,充分研判、学习各项法律法规,针对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短板,定期开展专项法治学习教育活动,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实务中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素养。
(三)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全面保障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日常执法工作台账、行政处罚管理台账,整体把握执法数据,创新先进的执法过程、执法手段。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坚决做到现场执法、现场普法、现场处罚、现场落实,通过依法依规、借势借力、讲法讲理、确保每一次执法工作的落实。
(四)拓宽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推进宣传执法工作常态化,夯实辖区内群众的文明行为基础。以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形成宣传声势,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乱泼乱倒等违法行为的了解程度、法治意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形成宣传法律、法规的社会合力。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