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活动为淡水鱼养殖产业注入科技动力 |
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 “四个善作善成” 实践要求,推动科技志愿服务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5 月16日下午,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特别邀请了中国水产学会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一行7人,前往滨海新区北塘街经济联合总社开展“惠民兴县”——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辖区内50余名水产企业代表以及北塘街道各村庄的淡水养殖专业户积极参与,为淡水鱼养殖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活动现场,中国水产学会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成员、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员、淡水鱼养殖领域权威专家亲授课程。该研究员聚焦当前淡水鱼养殖中资源利用效率低、病害防控难度大等关键问题,系统且全面地讲解了淡水鱼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在培训过程中,专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优质品种选育、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精准投喂与水质调控、病害绿色防控以及尾水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要点,并结合北塘宁车沽独特的水域条件,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兼备的 “因地制宜” 养殖方案,为养殖户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北塘作为淡水鱼养殖的重要基地,拥有较大的养殖规模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然而,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培训采用“理论+案例+ 互动”的形式,将先进的养殖技术直接送到了田间塘头,受到了养殖户们的广泛欢迎。一位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养殖户表示:“这次培训对我来说真的是太有帮助了,以前在养殖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鱼的发病率高、水质不好控制等等。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比如精准投喂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能减少水质污染;还有那个尾水循环利用技术,不仅环保,也能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这些知识让我对以后的养殖工作充满了信心。”另一位养殖户也分享了他的感受:“专家们的讲解特别细致,而且很接地气。我最感兴趣的是病害绿色防控这一块,以前鱼一旦生病,我们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用了不少药也没效果。现在知道了要从预防入手,通过改善水质、合理密养等方式来减少病害的发生。这些实用的技术,我觉得回去之后得赶紧试试。”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惠民兴县”淡水鱼养殖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破解了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也为科技志愿服务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提供了范例。未来,区科协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水产学会的合作,持续开展淡水鱼产业“跟踪式”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让养殖户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养殖水平,共同推动淡水鱼养殖产业的绿色发展。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