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协深入基层开展培训 共绘科普惠民新画卷 |
连日来,区科协深入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在大沽街、新河街、杭州道等街道举办了“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拉开了滨海新区科技志愿服务系列培训的序幕。此次培训以“科技志愿服务品牌营造——打造具有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品牌”为主题,以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为蓝本,由区科协“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授课。内容涵盖科技志愿服务的定义、发展历程、组织建设以及品牌营造等方面,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科技志愿服务队管理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大沽街道,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滨海新区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分享了“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实践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参训人员对如何利用“大美志愿”平台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品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新河街道,项目负责人针对“大美志愿”小程序管理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结合实际操作,把复杂的管理流程拆解为易懂的步骤,助力志愿者们熟练掌握平台运用技巧,为志愿服务的高效开展筑牢基础。在品牌建设方面,从定位到推广,为打造深入人心的服务品牌指明路径。强调挖掘本地特色科普资源,以创新形式满足群众科普需求,突出科技与城市发展融合,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氛围。
在杭州道街道,培训紧密围绕科技志愿服务政策、数字化工具应用及品牌建设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推动基层科普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系统梳理了科技志愿服务相关政策文件,详细解读了科技志愿服务星级认定标准、嘉许机制以及服务范畴界定规则,通过完善的政策保障与权益激励措施,能够有效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政策解读为后续激励科技志愿者、规范服务流程提供了重要参考。培训重点解析了“大美志愿”小程序的后台管理功能,该平台为社区科技志愿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流程支持。社区可以借助平台发布科普讲座、技术培训等各类活动信息,并向辖区志愿者开放招募通道。活动结束后,平台能够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长,为星级认定提供有力依据。不仅如此,组织者与志愿者还可以在线分享活动的图文记录,逐步形成丰富的服务案例库,助力经验交流与宣传推广。通过简化流程、实现透明化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组织效率,增强了参与者的获得感。
此外,在区域科普品牌建设方面,培训提出了以“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国家级优质科技资源下沉,精准对接社区需求的策略;同时,以“滨城科普惠”“滨海科学城”等品牌为引领,鼓励多方联合申报特色项目,整合街镇、功能区、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策划多元化的科普活动,形成“基础服务 + 特色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为推动滨海新区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和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志愿服务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迈进,为新区居民绘就了一幅科普惠民的新画卷。未来,区科协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桥梁,充分发挥“大美志愿”科技志愿服务平台的效能,优化“需求发布 - 服务执行 - 成果沉淀”闭环管理流程,促进科技志愿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为美丽“滨城”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