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

服务京津冀 滨海新区重要战略支点立起来
发布日期: 2025-01-31 08:10      来源: 滨海发布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2024年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一年来,滨海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国家重磅支持政策,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奋勇争先,干字当头,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扎实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港产城融合发展等“十项行动”,狠抓“三新”,强促“三量”,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经济实现质升量长,2024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超越“全国线”0.5个百分点。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新征程上展现了更大作为,在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和全市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了“滨城”作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特别报道“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滨城答卷”,回望一年来的“滨城”奋斗足迹,解读经济数据,讲述“锚定现代化、奋进新征程”的新时代“滨城好故事”。

    灵蛇献瑞迎新岁,万象更新展宏图。春节前,乘着南美西至天津港直航快线,一船船的智利车厘子漂洋过海,便捷地直达天津港,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购年货多了新选择。

    冬日的天津港,车来船往,吞吐万汇,正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为新征程上天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津港是京津冀通达全球的海上门户,一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实际上,回顾这一年,从天津港延伸到滨海新区,这片热土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定位,重点领域联动发展,协同效应持续显现。服务京津冀,滨海新区重要战略支点立起来了。

    重要战略支点功能更加突显

    在北京中关村东南方向100多公里之外,有另外一个“中关村”:位于经开区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2016年11月,作为京津两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掀开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新一页。

    1月22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服务举措发布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7家优质企业集体签约落户这里,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实训服务等多个领域,将为科技园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与支撑。

    活动上,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正式揭牌。“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特点在该实验室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刻在了团队的DNA当中。实验室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桥头堡”,紧密对接滨海新区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和技术发展需求,聚拢京津协同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科技成果在地转化水平。

    在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联想集团创新产业园,每9秒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下线,每10秒就有一块主板完成生产,年产笔记本电脑180万台,园区30%的用电来自屋顶光伏板……“2017年开始,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司新业务开始转向天津。后来联想在北方地区布局产线,基于配套优势,首选滨海新区。”联想(天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说。

    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落地中新天津生态城。这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发展的重大支持,更是滨海新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滨海新区如何将践行“四个善作善成” 重要要求与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从2024年最新交出的“协同效应”成绩单可以看出,既有“量”的跨越,更有“质”的提升。

    据统计,2024年,滨海新区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定位,重点领域联动发展,协同效应持续显现。首都产业项目加速导入。坚持载体和项目、承接与发展两手抓,承接重大项目75个、总投资626.9亿元;北京新设机构410家、注册资本966亿元。深化京津冀“六链”共建、“五群”共育,南港120万吨/年乙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链项目投产,中电科蓝天产业园启动建设,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管网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等央企二级总部落户。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放大。主动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以中石化石科院、华熙生物等8个中试基地为支撑的产品研发和技术转化平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推出北京中关村第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复制推广清单,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建成,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3D增材制造设备通过科技部验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联通。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天津段)等工程全面推进。港口区域协作进一步深化,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首批入驻雄安综保区。强化战略和应急物资保障,北燃LNG南港应急储备项目全面投产,保税区获批国家级粮食物流核心枢纽。

    2024年,滨海新区还持续提升滨城科创区发展能级,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新高地。持续加强与北京市丰台区、怀柔区等地战略合作,推进与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国家高新区联盟成员合作。与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共建“火炬科技成果产业化(京津冀)区域中心”,打造火炬技术经理人培养基地,全国首创实操型技术经理人和实训师培养体系。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天津脑机交互技术实验室”、“天津细胞生态技术实验室”、“天津智能传感创新中心”、“天津微纳光电子技术实验室”。聚焦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14家概念验证平台,药明康德、瑞普生物、芯片微系统封测概念验证平台等入选京津冀概念验证平台网络和中试熟化基地清单。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基因与细胞产业临床转化平台、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天津慢病模型分中心正式揭牌。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成功申报获批国家卫健委首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

    争做区域协同发展推动者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产业、创新协同,也离不开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从北京南站乘坐京津城际高铁,行驶165公里,最快的一趟火车只需要55分钟就能到达天津滨海站。这是北京到滨海新区的时空距离。

    2024年,港口区域协作进一步深化,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首批入驻雄安综保区。完成“沧州-天津机场”客运班线行政审批许可、“天津机场-北京六里桥”道路客运班线公示。2024年夏航季,天津滨海机场与大兴机场、首都机场错位通航的城市分别为24个、15个。

    2024年,滨海新区与京冀“区域通办”事项累计达1108项,2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雄安”线上自助办,727项“滨雄通办”;京津冀自贸试验区6批230项“同事同标”事项落地实施;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等23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实现京津冀互认,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京津同城化效应持续释放。

    在坚持京津冀同城化发展方面,滨海新区聚焦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和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持续推进京津冀文化旅游和公共服务协同,做优“向海乐活节”特色文旅品牌,提升国际邮轮母港服务辐射效能,加强与京冀地区在文旅投资开发、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合作,打造京津冀宜居宜游“蓝海湾”;发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等合作平台作用,积极与京冀学校、医疗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推出更多京冀人才就业、子女就学等便利政策,合力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10年来参与其中、贡献其中、受益其中,累计引进北京领军人才263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超5000家,近3年落地北京来源重大项目179个、总投资2095亿元。进入新阶段,滨海新区将坚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为行动指南,持续推动融合化、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为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力量。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25/1/31 8:46:52&check_reasons=&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