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战“疫”中的凡人英雄 |
本是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冲锋在前,或默默付出,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在近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些凡人英雄用心甘情愿的无私奉献为我们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和必将胜利的信念。
“渤龙大爷天团” 为筛查注入加速度
连日来,天津积极开展全员核酸筛查。高新区渤龙南苑小区采样现场有这样十几位大爷: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普通话里夹杂着各自的乡音;他们穿着志愿红马甲在17层的住宅楼里上下奔波,始终坚守在大筛一线。
“大爷们,悠着点,先休息会儿吧!”面对社区里年轻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的“特殊待遇”,大爷们总是回复说:“这点苦算什么?想当年我们当兵的时候……”经过几次核酸筛查志愿服务,大爷们的志愿者队伍得了个享誉渤龙南苑小区的称号——“渤龙大爷天团”!
“天团”的大爷们都是退役军人,也都是共产党员。这些“双料”大爷在建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号召下陆续加入志愿者团队。
“天团”里的“年轻人”、70岁的李文清在海军服役时就已入党,现已51年党龄,曾多年在基层党组织担任职务。退休后,李文清大爷随着农工新村居民还迁迁入渤龙南苑小区。“在农工新村的原居民里,像我这样的退休职工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党员身份永远不会‘退休’。新小区居民大多是以前的老同事、老街坊,很多事情我们出面协调会很方便。”李文清大爷说,“这次核酸检测,社区工作人员要对几千人进行逐户通知,我们一起干,也能尽早完成筛查工作,为巩固防疫屏障贡献力量。”
和李文清大爷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以前的老同事以及小区里的其他老党员。最近这几次核酸筛查过程中,从帐篷搭建到入户通知再到秩序维护,现场处处都有“天团”大爷们的身影。
“天团”里年龄最大的朱德明大爷今年已经76岁了,党龄也近50年。近日,渤龙南苑小区接连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前,朱德明大爷与73岁的邢朝福大爷和志愿者们挨家挨户敲门统计当日参加筛查人数,告知本楼门下楼时间,协助完成登记工作。
“筛查的这几天都比较冷,但是大家每次都是上上下下跑了一身汗。”邢朝福大爷笑着说,到第三次核酸检测开始时,大家的工作经验已经很丰富,在所有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下,不到上午10点,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就已进入尾声。
“送暖”一家人 筑起核酸采样现场的暖心防线
“把这些热的赶紧送过去,大伙儿手里有凉的也赶紧拿过来再加热一下!”1月18日,凛冽的寒风里,古林街道润泽园社区居民李泽群不断为妻子张玉凤和女儿递上一盆盆刚出锅的热饮,这些冒着热气的易拉罐装热饮随即被送到社区核酸检测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手中。虽然天气冷,但有了这些“暖手宝”,大家手里、心里都是热乎的。
李泽群是一位退役军人,自天津市启动第一次全员核酸筛查工作以来,他就带着全家人一起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后勤服务中,受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致称赞。
润泽园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位设在社区休闲小广场上,距离李泽群家只有50米。在最初的核酸筛查工作中,看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李泽群一直在琢磨着为大家做点什么。“三九隆冬,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我们出去一会儿手就冻得冰凉,更别说一站就是一整天了,我就想着能不能给大伙儿提供一些既能暖手又能暖胃的东西。”李泽群说,“后来,我就想到了热瓶装水和煮罐装饮品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妻子也十分支持。说着,二人便行动起来。李泽群家有一个露天小院,夫妻俩便把新买来的大锅支在院子里,把一箱一箱矿泉水和杏仁露码放在一旁,开始了这项“送暖”的“事业”。
“太感谢您了,大哥大嫂,有了这个热饮暖手,我们的工作效率又提上来了,再也不担心手僵了!”“这个又能暖手,又能暖胃,更能暖心,真是谢谢您了!”……听到来自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一句句感谢,李泽群夫妇心里也暖暖的。就这样,后来的每一次核酸筛查中,在润泽园社区采样点位,大伙儿都能看到李泽群夫妇熟悉的身影。
“透过李泽群一家,我们看到了居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受到了大家的相互扶持,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做好工作,非常感谢这一家!”古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只有大家互帮互助,才能共渡难关。”张玉凤说,“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萤火虫的光虽小,也可以照亮黑暗。”
新区支援津南志愿者 瞒着家人奔赴“战场”
1月19日上午,许孟鑫刚刚在津南区驻地参加完一场培训。对日夜奔忙在抗疫一线的他来说,参加培训无异于一种休息。回想支援津南区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他毫不犹豫,‘既然来了,我就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许孟鑫是滨海新区区委网信办网络管理室的工作人员,今年28岁。1月14日下午,正在为新区第三次全员核酸筛查打印采样管条形码和转运箱码的他接到紧急通知,新区招募中青年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首支滨海新区支援津南志愿队奔赴一线。“我一看我的条件符合要求,没来得及多想,就立刻决定报名。”许孟鑫说。
在一线,许孟鑫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和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志愿者一起入户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1月15日晚,志愿者们接到第一次入户核酸采样任务。许孟鑫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穿上防护服待命。“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能脱下来,要不就会浪费这一身防护服,所以穿着过程中,我们不能喝水、吃饭,更不能上厕所。”这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
许孟鑫在前线抗疫已有一段时间,他的父母却并不知情,“父母在河北省,还不想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许孟鑫说,对于留守新区的女朋友,他感到很愧疚,“她老家在江苏,本来是因为我来到新区的,但这个春节她可能要自己过了,很对不起她。但是,作为共产党员,为抗疫竭尽所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