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道街道下辖29个社区,人口密度较大,辖区内仅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3000多人,老龄化程度较高。近年来,街道致力于打造全覆盖、多选择的社区养老服务圈,引入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从精神、健康和生活上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真正打造科学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从“养老”进阶到“享老”。
日间照料服务中心 老年居民的“第二个家”
“冯大爷,这是您的午餐,今天有您爱吃的圆白菜。”临近中午,杭州道街道贵阳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里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前来用餐的老年人。午间时光大家说说笑笑,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贵阳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每天会迎来40多位老人,500多平方米的场地满足了老人诸多的生活需求。正在享受按摩的崔奶奶每天都要到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来“报到”,“这里的服务人员特别专业,我的腰和腿都不好,每天过来按摩一下,现在好多了。”崔奶奶说。在中心的一楼,老人除了可以享受到专业按摩,还能享受足疗保健和伴医等服务,保证了老人对健康方面的需求。
除了关注健康,老人们对精神生活也非常注重,运动室、棋牌室、排练厅、练歌房,大家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以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载体的老年文体团队成为这里的主力,老年人们在这里能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重新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老年助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娱活动等综合性服务。截至目前,杭州道街道辖区共有3家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数以千计的老人提供日托照料服务。街道关注老年人生活,不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更让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成为老人的“第二个家”。
社区网格员 独居老人的“监护人”
杭州道街道的网格员每天都在社区里巡逻,高龄、空巢老人更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各社区经常开展“敲门行动”,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需求,网格员还定期电话问询,危急时刻成为他们的“监护人”。
10月12日上午,家住福园里小区的张大妈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好社区网格员及时赶到,张大妈才化险为夷。
当日上午,独自在家的张大妈突然觉得不舒服,长期独居的她,儿女不在身边,这让她一时慌了神。“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社区网格员小吴,他隔三岔五就到小区里来,我们特别熟。”张大妈说,她立即拨通了相关网格员的电话,“小吴,你这会儿忙吗?我觉得有点不大舒服。”他感觉电话那头的张大妈情况不太对,“好好,您别动啊,我这就过去。”他和另外两名社工很快便赶到老人家中。
一个人开车,两个人搀扶,三个人迅速把老人送到了距离最近的医院,同时联系上了张大妈的女儿。张大妈的女儿很快赶到了医院。“谢谢你们,幸亏有了你们,感谢社区的帮助。”张大妈的家人连连道谢。知道老人身体已无大碍,该负责人和同事们才放下心来返回社区。
青少年送祝福 敬老爱老代代传
10月是全国“敬老月”,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在今年的重阳节来临之际,杭州道街道各社区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在贻丰园社区,青少年也加入到爱老敬老的行列中来,社区与辖区共建单位贻成小学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节主题活动。活动中,社区志愿者为学生讲解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等,并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诗歌朗诵。活动还邀请了共建单位阳光树口腔医院的志愿者入户为辖区老年人进行免费口腔检查并送去了节日的礼物。
据介绍,本次主题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了学生尊老爱老的情感,更让他们懂得了“尊老爱老”是基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进一步树立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为孩子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