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秋节前夕,杭州道街道贻丰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一场经典诵读会,来自辖区贻成小学的学生在社工的引导下,对关于中秋的经典诗词进行诵读和解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今年以来杭州道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点。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宣讲家风家训、感受传统文化、组织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让精神文明建设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
“浸润式”体验 引导居民守护传统文化
中秋节前夕,安顺道社区早早就开始筹划关于中秋节的主题活动。“传统节日都是固定的,怎样才能做出新意,吸引居民都来参与并且有所收获,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安顺道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的中秋节,安顺道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主题活动,坚持立足传统文化、深挖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与居民开展互动,让居民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社区邀请热心志愿者孙老师为辖区青少年带来建党百年剪纸作品展,让大家对剪纸文化产生了兴趣。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现场从折、画、剪三个步骤认真学习剪纸的方法和技巧。“这次活动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代表,将传统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更适合青少年群体。”该负责人说。
在米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场制作月饼成为居民乐于参与的活动。揉面团、搓剂子、和馅料、上模具,每个制作环节都遵循着传统制作工艺。这次活动邀请了各年龄段的居民参加,老少齐聚一堂,老辈讲小辈听,老辈做小辈尝。在这里,传统文化回归代际传承,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个人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创新活动形式 让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杭州道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传播形式的创新,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
今年中秋节,毓园社区尝试了当下最流行的拍摄短视频的形式,送祝福、唱经典歌曲、互致问候。中秋节前夕,社区居民、下沉干部、网格员和物业工作人员各自分组,加紧排练。“这是我第一次录小视频,心里还挺紧张,重来了好几遍。”居民张阿姨笑着说。参加活动的很多居民都非常喜欢这种创新形式,认真地对待这次录制。
“这次的活动形式是以前没有尝试过的,采用线上送祝福的方式,除了创新以外,还考虑到目前的防疫要求,引导大家过节少聚集、少流动。”毓园社区工作人员说,中秋节当天,短视频被广大居民争相转发,有祝福、有演唱,大家都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有新意。
满足文化需求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杭州道街道采取创新方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风尚。同时,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满足居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凝聚和动员群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街道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以重要传统节日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坚定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今年,杭州道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开展活动近百场,把学党史、过佳节融合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营造了有党史学习教育、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