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港街道在开元里社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设置了十余个非遗项目展台,打造非遗民俗集市,为辖区居民提供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展现非遗保护的风貌与活力。
逛集市赏民俗 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本次活动在开元里社区舞蹈队带来的扇子舞中拉开帷幕。随后,滨海新区徐派变脸等项目的传承人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技艺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此外,大港街道辖区的多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带着非遗作品和文创产品亮相,引来广大居民驻足观看和体验,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以及艺术价值。
剪纸传承人现场展示的剪纸绝活勾起了不少孩子的好奇心,大家纷纷围观,并亲手体验起来;在面塑传承人手中,一团普通的面泥经过捏、塑、搓、揉、掀、刮、刻、点、切,眨眼间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看似繁复缠绕的中国结,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很快就呈现出来;传统糖画技艺传承人还邀请居民亲手体验制作糖画的过程,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伴随着丝竹声声,面塑、剪纸、钩针编织、酿醋等10多位非遗传承人以非遗作品展示和现场展演等方式,为社区居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居民们一边逛非遗集市,一边体验非遗、玩转非遗,纷纷被传承人精湛的手艺所折服。“通过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互动交流,沉浸式体验传统非遗文化,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特色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这样的活动特别好,很接地气!”居民点赞道。
青少年比技艺 提高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除此之外,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大港街道辖区近80名青少年以比赛的形式,现场制作面塑作品并进行成果展示,为孩子们提供与非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孩子们按照年龄分为四个组进行面塑制作。经过志愿者对面塑制作技巧的简单介绍之后,孩子们拿出材料开始制作。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福袋、雪人以及花草树木等面塑作品在大家的巧手中诞生。活动后,工作人员对每位孩子的作品进行评比打分,优秀的作品还会被送到街道及社区展览场馆进行成果展示。
“真没想到,这么多孩子还有居民都喜欢非遗绝活,我们以这样的形式走进社区走近居民,让居民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并传承非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天津市非遗项目“面人王”工艺第四代传承人王永艳说,“让青少年亲手制作面塑,是为了让他们在体验中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同时提高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接地气聚人气 营造保护文化遗产良好氛围
据介绍,大港街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走进社区,把优秀传统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让群众近距离、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推动非遗有效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此次活动将非遗文化与市集形式相融合,让非遗项目接地气、聚人气,让社区居民充分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大港街道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接下来,大港街道将继续为居民提供文化保障,坚守非遗文化传承,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居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让大家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