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测试>创文进行时

寨上街养犬治理模式亮出“金字招牌”
摆事实 讲道理 明法规 共创建

发布日期: 2020-07-05    
  • |
  • |
  • |
  • |
  •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遛狗不牵狗绳、宠物随地便溺、圈养烈性犬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在规范养宠、文明养犬和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中达成有效契合,成为了折射基层治理能力的多棱镜。连日来,寨上街道办事处紧盯创文点位关键问题,开展了党建引领创文工作“互比互看”活动,不少社区就文明养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其中,惠阳里社区结合自身老年人居多、养宠物普遍的现象,以“学守法规贯彻法规”为突破口,变被动管为主动做,让百姓从“边上看”变为“跟着干”,一改往日犬吠相闻、便溺遍布的社区养犬面貌,形成了规范治理的工作局面。

    文明养犬

    一只狗狗都不能少

    “以前咱们小区宠物粪便不少,一不小心就踩一脚。现在情况有了改观,绝大多数养犬户都能自觉清理宠物粪便,文明程度提高了,更美化了环境。”家住惠阳里社区的崔玉霞欣喜地说。正如她所言,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午后遛狗的居民除了规范地拴狗绳外,还统一拎着社区配发的宠物粪便垃圾袋。

    社工王东方告诉记者,社区通过前期排查,为全部小区的养犬户建立了工作档案,对是不是烈性犬、打没打过防疫针做到了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同时,社区还安排网格员逐一排查辖区范围内的流浪狗,及时对接有关部门进行收容处置。据了解,惠阳里社区所有养犬家庭均办理了养犬许可证,未发现烈性犬和漏报漏检情况。社区还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的方式,通过了社区《文明养犬居民公约》,凡在社区内养犬必须报备,签订文明养犬承诺书。对安全、卫生等各类问题,逐项进行事项承诺,做到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与此同时,社区还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为养犬家庭提供84消毒液,要求定期清理狗舍,消杀细菌,实现了工作的全覆盖。

    教育劝导

    一切行为按法规办

    心中有法,才能依法办事。围绕社区长久以来的养狗秩序混乱问题,惠阳里社区党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利用橱窗、展板和电子屏等阵地,向居民传播法律法规。同时,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进社区进行法治宣传,详细讲解《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不文明养犬的危害、违法现象查处标准。

    家住4号楼的张奶奶告诉记者,自己平常帮子女照看孩子,碰到遛狗的就非常害怕。近期,民警来到社区向大家讲解了不拴狗绳的危险和处罚标准,大家的认识程度逐渐提高了,遛狗的人都会有意避开老人儿童;遇到不拴狗绳的现象,一些党员都能主动站出来进行劝导制止。规范养犬越来越得到邻居们的支持和认可。“现在再带孙子出来,比以前安心多了。”张奶奶说道。

    拒绝任性

    一个标准落到基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养犬乱象,既要靠法治,更要靠自觉,如果遇到一味“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养犬户,更需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落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唯有如此,才能巩固常态化治理成效。

    惠阳里社区不断探索“宣传发动、骨干带动、群众行动”的方法,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以推进“共同缔造”为根本抓手,一方面,定期举办各类文明养犬沙龙活动,采用群众自治的模式,引导辖区养犬家庭积极参加,提升养犬户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为养犬家庭统一发放狗绳、清理粪便专属垃圾袋及纸巾,号召大家牢牢牵紧“文明绳”,自觉争当文明“养犬人”。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和“组织在线”平台派单,开展常态化监督巡查,对发现的不文明养犬行为亮红牌、促整改,积极提升治理效能。

    通过持续不断摆事实、讲道理、明法规、共创建,不到半个月时间,惠阳里社区养犬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关做法也被各兄弟社区相继复制,成为了寨上街强化基层治理,推进创文攻坚的“金字招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