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2024年,是财政工作实干奋进、乘势而上、积极有为的一年。在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财政紧紧围绕“抓收入、保运行、促化债、清往来”四项重点工作,锚定目标、压实责任,各项工作目标如期有序落实。一年来,财政收入稳居首位,区域运转降本增效,债务化解稳步加力,往来清理提前收官,财政管理规范高效,财力保障坚实有力。
一、2024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2024年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我区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新区下达147.4亿元收入预算目标的10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2.7亿元,同比增长9.3%,税收占比93.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97.0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524.6亿元,同比增长9.2%。
(二)2024年财力及结余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2024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4亿元,考虑补助上解等因素综合算账后,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42.2亿元,同比增长10.6%,主要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较好。安排支出139.1亿元,结余3.1亿元,全部为一般债券及上级转移支付结转。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44.6亿元,较2023年增收4.0亿元。考虑专项债券等收入综合算账后,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96.9亿元(含新增专项债券及超长期特别国债41.2亿元、结转专项债券11.5亿元),同比增长21.1%,主要由于债券收入增长。安排支出68.9亿元,结余28.0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券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结转。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亿元。按要求调出补充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综合算账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0.4亿元。全部安排注资支出,无结余。
综上,2024年总财力239.5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要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债券发行收入及国债争取均同比有所增长。
(三)区级财政支出情况
2024年,完成总支出208.3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1亿元,同比增长9.2%;政府性基金支出68.9亿元,同比增长0.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4亿元,全部为企业经营利润安排的注资支出。
(四)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税源涵养添秤加力,财政收入两位数增长。2024年,按照管委会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新区财政下达的增长目标,积极落实同比向好、环比向优总体要求,科学开展税源引育调度,扎实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四个季度均超额完成收入目标。自二季度以来收入增速在各功能区排名中稳居第一。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2.4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有效实现了“高起点开局、高速度跃进、高质量收尾”的收入增长态势。
2.资源争取卓有成效,政策资金精准护航。2024年,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前储备各类项目及收入资源,结合区域建设现实需要,撬动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累计争取上级资金超230亿元。有效充实区域预算总盘子,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腾挪资金财力助力区域债务风险化解、年度暂付款清理等工作,扎实推动“一揽子”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3.预算管理精细规范,暂付款清理如期落实。全力推进暂付款消化清零工作。两年来,逐项梳理每笔暂付款项形成原因,分类制定清零方案,按期逐项清理销账。2024年底如期实现50.8亿元暂付款账面清零,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制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优化预算管理程序,持续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加力深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累计核减支出3.7亿元,平均审减率19%,推动财政支出降本增效。
4.财会监督全面扩围,税源建设加力提效。加强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组织制定《2024年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多项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等五方面专项工作。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财会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审计等部门信息推送,贯通横向协同监督机制。规定动作走深走实、自选动作做细做优,在部门往来款清理、全国大市场公平性竞争、政府采购警示教育等方面上报多期《财会监督工作报告》,巩固深化监督成果。税源分析纵深推进,累计向管委会报送税源结构分析、消费税改革研判等5期专项分析报告,前三季度全市税源建设评价位居21个区前30%、新区内部排名第一。
总的来看,2024年,财政全体工作人员克难攻坚、聚力实干,强化收支分析研判,统筹资源规范管理,在“紧平衡”下实现了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如:财政运行仍将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区域“三保”、债券利息、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不减,产业支撑仍需做强做优,税源引育有待向新求质,财政统筹管理尚需加力提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经开区“1233445N”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打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战”。
(二)预算草案
2025年,本着收支平衡、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原则,在保障全年预算紧平衡的前提下,努力优化支出结构,扎实提升营商环境,稳妥保障区域平稳运转。收入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照新区下达的3.5%增长目标安排,基金预算收入按照全年奋斗目标46.2亿元安排,国资预算收入按照0.6亿元安排。支出方面,全力落实化债要求、稳妥安排化债支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部门运转持续压缩,产业政策加力优化、公用事业充分保障、基建安排总额不减、土地补偿收支同步的原则安排2025年收支预算。
1.收入预算
①一般公共预算。按照新区下达3.5%增幅要求,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为157.75亿元。综合考虑补助上解等因素综合算账后,预计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30.4亿元,较2024年下降8.3%,主要由于年初预算暂不考虑高质量发展资金等上级专项支持。全部安排支出,无结余。
②政府性基金预算。结合土地部门市场评估,安排2025年土地出让收入预算目标40亿元、同比增长5.4%,债券收益收入6亿元,污水处理费收入0.2亿元,共计46.2亿元。考虑债券还本及补助上解等因素,综合算账后,政府性基金财力73.7亿元(含债券28.0亿元)。全部安排支出,无结余。
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5年,国有资本收益预计0.6亿元。按要求调入30%补充一般预算财力后,预计国资预算财力0.4亿元。全部安排国企注资支出,无结余。
综上,2025年总财力预计204.5亿元,同比下降14.6%,主要由于未考虑当年债券争取额度。安排支出204.5亿元,较2024年下降1.9%,剔除债券因素后,较2024年增长1.0%。
2.支出预算
2025年,按照以收定支、预算平衡的总原则,安排总支出20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0.4亿元,同比下降6.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3.7亿元,同比增长7.0%;国资预算支出0.4亿元,同比增长13.8%。
(三)2025年财政主要工作和措施
2025年,财政工作将按照党委、管委会的整体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委、管委会对2025年财政工作的具体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四方面重点工作:
1.靠前发力抓收入,全力以赴增财力。对照滨海新区下达的2025年收入预算目标,协调税务部门强化税收组织,依法依规应收尽收,深化与规资、招商、发改等部门协同联动,着力引入优质增量税源,加强重点税源走访服务,夯实收入基础盘。强化向上对接汇报,全力以赴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压减各项上解支出、落实各级财政惠企政策,充盈我区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强化多部门联动,深入挖掘区域优质资产资源,抢抓政策机遇期,为区域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财力保障。
2.以收定支强管控,加力提效优结构。严格落实收入管控、预算管控,以“零基预算”理念为引导,优先“三保”、政府债券利息偿付、公用事业等刚性支出,健全有保有压、讲求绩效的预算分配机制。提高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批复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严控预算调整调剂,跟踪评估过紧日子情况,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深化监督意识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优化监督方式方法,完善“纵横贯通”监督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深化监督成果。
3.多措并举推化债,凝聚合力防风险。着力统筹风险化解与稳定发展两大任务,压实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按照化债责任书明确任务,全力推动2025年化债方案落实落细。持续强化与金融机构共生协作,相向而行,加强融资项目储备,强化财政资源调配,积极发挥放大乘数效应,加力引入更多金融支持资源。用足用好国家已出台的专项债券置换隐债等支持政策,紧抓政策机遇、把握政策窗口期,适时优化债务化解方案。密切关注后续政策动态,积极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对接,多渠道、多方式主动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坚定不移加快存量隐性债务的化解进程。
4.压实责任强绩效,降本增效保重点。从严从紧开展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有力做好基建投资管理“后半篇文章”,完善建设项目资金闭环管控,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切实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加强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组织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深化成本绩效分析评价,强化部门绩效运行全流程监控和自评,努力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