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远景目标纲要 |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远景目标纲要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道
二〇二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1
第一节 发展基础1
第二节 发展环境6
第三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7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8
第一节 指导思想8
第二节 基本原则8
第三节 主要目标9
第三章 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11
第一节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11
第二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12
第三节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3
第四节 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安全13
第四章 加速提升经济发展动能14
第一节加快产业转型发展14
第二节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15
第三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6
第四节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17
第五节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18
第六节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18
第五章 大力增进民生福祉保障19
第一节 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19
第二节 构建养老服务新体系19
第三节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0
第六章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环境21
第一节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21
第二节 优化社会发展环境21
第三节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22
第四节 健全完善防控体系23
第五节 打造公开透明政府23
第七章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24
第一节 提高污染防治水平24
第二节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5
第三节 深化市容环境治理25
第八章 保障措施26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6
第二节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27
第三节 提升土地利用效能27
第四节 广泛调动社会参与27
第五节 坚守安全环保底线28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面临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新要求的时期。“十四五”时期是滨海新区落实“双城”发展布局,全面建设美丽“滨城”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本纲要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街办事处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大港街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三五”以来,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发展形势,大港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大港街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安全环保等各领域发展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已具备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坚实基础。
1.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经济指标总体平稳,202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4亿元;实现税收10.06亿元,商品销售总额完成6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7.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到位额2.58亿元,完成新动能引育全部指标。“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8亿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7家、国家科技中小企业认定20家、雏鹰企业认定7家,累计申请100多个专利。“十三五”末新增“四上”企业60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浓厚。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聚焦重点产业,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打造产业联盟、共同缔造理事会等多个平台,发挥双万双服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调解决困难,企业和项目问题解决率、满意率均为100%。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引资引智工作,引进优势资源入园区,实现大港街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2.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作用,发挥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坚持党建带群建,更好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配置,支持群团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群团组织紧密凝聚,工会组织建设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圆满完成了每年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的签订工作,签订率100%。团组织建设有力推进,开展主题调研和团课,面向青年问需,提出对策措施切实解决困难,开展街道团委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人大代表建议回复满意率100%。党管武装严格落实,编实编强民兵队伍,规范队伍建设,确保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大港武装部应急训练考核成绩全部达标。通过整组,现有民兵总数已达695人。圆满完成兵役登记任务,登记率100%。营造浓厚拥军氛围,保障退役军人权益。党建活动扎实丰富,紧紧依托组织在线、志愿滨海“两个平台”,重点围绕机关干部、全体党员、各类志愿者、驻辖区单位“四类群体”,打造党建引领红色联盟品牌,在全街开展社区入列轮值行动、“心连心”包联行动、“今天我坐班”便民接待行动、党内关怀“暖心”行动、党员先锋行动、文明领航行动、党建引领共建行动、解难题惠民生实践行动、我是“店小二”精准服务企业行动、美丽家园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等“十个专项行动”。
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深入落实新区街镇机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府运行与服务效率。“一制三化”审批改革大力推进,推行“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模式。依托“滨海通办”平台,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确保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争取“一次都不跑”,强化“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理念。帮扶企业解难题,深入服务企业,扎实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和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加大涉民营企业案件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积极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组织银企对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用足用好资金政策,津八条、促进民营企业发展19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50条、智能制造资金等各项政策深入落实,切实解决企业在政策申报、技改资金、用电需求、土地使用等方面问题,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企业发展沃土。
4.民生保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好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围绕“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方针,将“一老一小”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定向发力。社会养老体系健全,做好政府兜底养老,发放社会化老龄补贴,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辖区空巢留守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机制完善,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做好扶贫助残、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开展就业援助,为辖区农民工、残疾人、重症精神病监护人发放补贴,为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小中高助学金和奖学金。社会幼托服务规范,织密儿童安全保障,加强托幼点卫生保健管理和业务指导,确保民办托幼点安全规范运行。加强巡查,对无证园依法治理、依法取缔。“十三五”期间为享受社会救助家庭200余户发放救助金、分散供养护理补贴、集中供养护理补贴、特困补贴、实物救助、物价补贴等多种救助资金近1800万元,为全街3062名高龄老人足额发放健康关爱金。共举办招聘会131场,累计进场68804人次。组织辖区1432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9464个,达成就业意向4627个。
5.社会治理取得进展。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依法治街,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依法治街体系完备,以行政执法和网格化管理为着力点,成立了执法协调、司法协调、守法普法3个协调工作小组,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规范信访工作程序。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深化“法律六进”,加强普法宣传,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级中心进驻率100%。平安建设能力增强,平安大港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有序开展信访维稳工作,预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高度关注“四失五类”人员,做好动态排查和管理服务,全力实施“双安双创”攻坚行动,有效开展重点人管控工作,“十三五”末,全街上下没有发生一起市访和京访。服务体系智能便捷,优化全域网格化管理、8890便民服务平台、滨海掌上行手机APP一体化民生服务体系,构建“回应有速度、解决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滨海治理模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群众诉求得到解决,化解率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双百行动”,社会秩序稳定向好。持续守护网络安全,互联网+监管工作认领率达100%。
6.安全生产管理有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以推进安全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以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为着力点。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在全街范围内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围绕危化、仓储、消防、交通、食品等重点领域,积极组织社区居委会、辖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分行业分类别、全领域全过程,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危化行业专项治理,统筹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地毯式检查,建立“两个清单”,对发现的隐患限期整改,逐一销号,确保隐患“清零”,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检测、监控。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操作岗位应急措施,及时上报生产安全事故,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对事故伤亡人员依法赔偿等事故善后工作,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应急管理体系完备,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区、街和社区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制定印发大港街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按照“一处一预案”组织各社区编制社区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大港街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转移安置预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配合新区完成自然灾害普查质检工作。强化应急人员物资装备保障。
7.社会文化稳步推进,大港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文化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文明城区加速创建,全面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攻坚战,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闭环体系,居民户数覆盖率达到70%以上,建成区公共机构、相关企业、部队营区等覆盖率达到100%。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加强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港街文化站作用,完善电子屏、投影等多媒体设施,进一步实现和新区文化馆资源共享,让居民就近可以享受到新区文化馆的培训资源。特色文化活动丰富,金秋艺术节的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汇聚大港街各类文化精髓,展示出大港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继续打造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挖掘文化底蕴,保护和宣传大港剪纸非遗文化传承项目。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各国协调合作与博弈竞争并存,要做好长期应对准备,统筹安全与发展。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摆在首位,提出“制造强国”战略。
从天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深化实施阶段,“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最重要的历史时期,提出“制造业立市”战略。
从新区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双城”发展总体布局已初步形成,提出“制造强区”战略。
大港街作为滨海新区空间发展战略南部地区的重要区域,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抢抓改革开放、创新转型、协同发展的新机遇,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勇于知难而进,敢于担当作为,为实现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优质发展,实体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宜居生态城区全面建成、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安全环保治理成效显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大港街全面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宜业滨城副城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改革活区、开放兴区、环境优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成高质量发展的滨城副城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安全发展。突出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坚持铁面、铁规、铁腕、铁心,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锚定“碳中和 碳达峰”目标,生态环境优先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着力发展绿色石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美丽大港。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用好市场化思维,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充分依托石化产业优势,坚持循环经济、高新技术化、生态化和智慧化发展。
坚持优质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双创”园区,发展平台经济,发挥科研院所优势,推动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以产促成、以城兴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建成生态宜居宜业滨海新区南翼副城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规模稳步壮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统筹社会救助保障资源、聚焦兜底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治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管理服务平台。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更加科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厚植生态宜居现代化滨城环境。
专栏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
类别 | 序号 | 具体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经济 发展 | 1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76.4 | 107.21 |
2 | 商品销售总额(亿元) | 63.6 | 73.7 | |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家) | 38 | 44 | |
4 | 市场主体数量(家) | 6194 | 7408 | |
5 |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 4.07 | 5 | |
6 | 全口径税收(亿元) | 10.06 | 13.66 | |
7 | 实际利用内资(亿元) | 3 | 6 | |
8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 11 | 50 | |
宜居 宜业 | 9 |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3.5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10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 控制在3.5以内 | |
11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5.34 | 15.5 | |
12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 92 | 95 | |
生态 环保 | 13 | 单位GDP能耗消耗降低(%)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14 | PM2.5年均浓度 | 47μg/m3 | 42μg/m3 | |
15 |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 ) | 67.5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
16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 III类水体比例(% ) |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第三章 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广泛团结各界力量,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凝聚起全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贯彻落地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坚持在“统”字上下功夫,突出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探索实践“1+X+N”融合党建发展模式。增强议事协商能力,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注重发挥统战作用,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热情。打造全区域统筹、全方位联动、全领域融合的党建共建联合体。发挥群团组织、辖区企业、党员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委中心组“头雁”作用,以全街237个基层党组织为主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民学习、全民信仰、全民实践。努力在全街形成全领域“大缔造”效应,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注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以“两新”组织为主体,以新天地大厦、新基业商圈、晨晖菜市场为重点,按产业链抓党组织建设,网格化推进商务楼宇和商圈市场党组织覆盖,全面提高“两个覆盖”质量。力求在“融”字上求突破,用好用活“组织在线”智慧平台,织巧织密党建红网格,最大限度吸纳党员、群众及各类组织入网上线,形成融合共进的为民服务红色硬核。确保在“实”字上见成效,抓紧抓牢抓实“组织力提升工程”,强化社区星级评定考核,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突出政治功能,打造党建阵地集群,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党建特色活动、做好党员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灵魂和根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强化“一岗双责”,始终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巡查、党建述职、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担起管党治党责任。街纪检监察工委持续加大对街道及石化园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和监督管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置。用好监督工作大数据平台建立干部廉政档案,提升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持续整治“四风”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坚持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
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拧紧思想“总开关”。高扬思想之旗,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居民需求、资源互补、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特色品牌文明实践站所,真正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进寻常百姓家。健全完善舆情风险分析、领导包保检查、突发事件应对责任链条,形成统揽协调意识形态工作一盘棋。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筑牢意识形态铜墙铁壁。奏响红色之音,精心筹备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广泛开展红色党建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
积极应对依然复杂的疫情形势和经济形势,深入落实新区五大战略机遇,发扬“二次创业”奋斗精神,把抓好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创新创业等作为街道经济工作的重点,坚持特色化、协同化、融合化、优质化发展,聚焦新材料、石油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研究探索“双碳”产业、平台经济等新领域,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大港街“一城一区两带”布局,完善研发、贸易、制造、物流的石化产业链条,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滨城南部片区配套完善的生态宜居街区。
培育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充分发挥石化产业基础优势、以绿色化工和清洁能源为重点,选择性发展石化下游和精细化工产品。依托科技研发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加极,围绕石化新材料、建筑新材料,在碳基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等领域,加快科技攻关、产业升级、补链延链、集约集群,形成比较优势。培育鲁华泓锦、嘉泰伟业等领军企业,在新、特、专、高、精、尖上下功夫,加快从产业中低端向高端迈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地,支持津滨石化等一批生产服务型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率,抓好产业延伸,加快发展维修、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石油装备制造升级改造。提高现有化工企业的环保治理标准,关停并转部分化工企业,加紧培育石化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进产品优化和生产工艺升级。打造“双碳”环保新生态,依托联博化工、嘉泰伟业等企业利用高新专利技术支撑,拓展二氧化碳加氢利用产业链,积极开发多种业态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构建“双碳”企业合作平台,建立碳达峰、碳中和产业链合作发展新模式,深入研发不同业态和工艺,打造碳转化应用新赛道。做精做大建筑安装业,以靖凯、宇达等10多家大型建筑安装企业为龙头,规划引导建筑安装企业加快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升技术质量标准、打造企业品牌信誉、开拓外围更广阔的市场,逐步向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小巨人”建筑安装企业的目标发展。
第二节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街道现状为基础,遵循产业集聚发展规律,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产业集群,以培育市场主体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抓手,大力培育消费、投资、经营等市场主体,不断激活市场活力。打造楼宇经济业,充分利用管理好现有楼宇资源,打造占地少、潜力大的楼宇经济,以污泥无害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鑫源达电动车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发挥胜利宏达科技孵化器,滨海新区化工产品交易中心、海泰科技创e园以及闲置行政楼宇资源优势,把握“双创”机遇,加快推进楼宇出租和科技孵化器推广。壮大商贸餐饮业,重点引进、培育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鼓励支持其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加快发展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适度发展融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提高餐饮业档次和水平,全面推进行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文化创意业,结合大港浓郁的企业文化底蕴和民间艺术资源,探索文化创意合作模式,发挥大学城、海泰科技创e园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涵盖大学科技文化创意中心、民间文化艺术长廊、创意商品交易区、大剧院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展销会等集创意企业聚集、创意人士集居、创意产品交易的首个创意产业聚集区。提升社区服务业,统筹考虑社区服务业中的公益性服务和非公益性服务两大板块,增加就业机会,满足社区多层次的需求。重点发展家庭保洁、家庭保姆、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建成一批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健身公园和健身娱乐广场,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充分把握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机遇,利用好南部地区核心城区资源,着力构建街道大招商体系,抢抓招商基机遇,创新招商模式,完善招商机制,提升招商服务水平与精准招商能力。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建成投产一批、启动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探索建立招商与纳税额挂钩的联动奖励机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加强与各地商会、协会、联盟的合作,不断充实招商力量,及时关注最新招商信息,积极协调引进和洽谈招商项目。紧抓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机遇,用好首都资源,加强与在京企业、教育研发机构、各类商会协会的对接,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意向,帮助策划疏解方案,促进和吸引知名企业到大港街发展。大力培育中小微企业,积极整合辖区闲置楼宇资源,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强与银行对接,进一步推动中小微企业贷款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联动机制和责任机制,积极推进平台经济项目的引进注册。着力打造精致园区,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与石化央企板块相邻、互联互通的区位优势,打造优势产业,依托天津石化和中石化公司,加大对总部经济和结算中心的招商力度,形成园区和楼宇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第四节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科学衔接新区“十四五”总体规划,切实突破发展制约,打造新区南翼下一步发展的新阵地和动力源,大力发展新经济,探索新模式,在发展现代都市型产业上加强研究谋划,打造引育新动能示范样本。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高等院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指导和培训力度。帮助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争取科技部门对创新载体的扶持服务,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和树立高新技术示范企业,切实推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力争认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实现瞪羚企业零的突破。
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做为市级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辅以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产业的发展现状。
园区实际管辖面积约7.5平方公里,已集聚了如渤化精细化工基地、渤大硫酸、长兴化学、天智化工等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和集团,同时吸附了为其配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园区已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企业衔接紧密、企业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与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共同构成了滨海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的支点。“十四五时期”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将聚焦新材料、石油装备等新领域,研究探索“双碳”产业、平台经济等新领域,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延伸石化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化工设备、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高性能纤维等产品的制造和加工企业。创特色、创品牌,结合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园区内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块状经济的发展,推动传统行业的换代升级,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积极推动瑞德塞恩、万全设备等企业的上市工作,带动园区经济的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打基础、立长远的重要工作,要抓机遇快发展,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当务之急的大事。要打开脑袋上的“津门”,始终秉承“我就是营商环境,我就是天津形象”的理念,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要求,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化解经济下行压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服务暖企上持续发力。主动加强跟踪服务,不断延伸长效服务机制,制定领导包企服务制度,定期走访企业,召开联席会,帮助企业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维护好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强调“事事都要痛快办,人人都要做贡献”,营造浓厚营商环境氛围。在转变作风上持续发力。深入落实“一制三化”,转思路、转作风、提效能,依托“滨海通办”平台,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确保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争取“一次都不跑”。推进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服务型政府。在诚信建设上持续发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助力打造滨城副城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将兜底保障工作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完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机制。街道科室、社区、网格员、楼门栋长和志愿者共同联动,全面掌握困难群众底数,社会救助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帮尽帮。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定期举办招聘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就业培训。充分利用媒体公布招聘信息促进新增就业,加大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确保在疫情大考下保民生稳就业促发展。
老龄工作秉承养老、安居、健康的核心价值理念,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逐步细化社区困难、空巢、独居老人基本台账,发放老年关爱金,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借助智慧养老网络平台,加速整合社区及周边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建立完善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核心、各运营服务单位为保障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平台,开展健康医疗服务、志愿服务,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巩固居家养老基础,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自觉承担家庭责任。保障辖区内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围绕新区“文化繁荣”工程,开辟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确保文化站面积达到2000平米以上,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小于300平米;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街道文化服务;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育优秀群文队伍6支以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保持原有金秋文化艺术节文化品牌,创新新的文化活动品牌,发挥大港大剧院、世纪广场等文化载体功能,举办高水平的群文活动。鼓励和扶持体现街镇新发展新面貌、凝聚人心的文艺作品创作,积极引入名人文艺作品,发挥名人、能人带动作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建立开元里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加强文化管理员队伍管理和业务培训,积极探索文化服务新运营模式,不断提升文化数字化、智慧化、社会化服务,不断满足不同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展现大港街文化发展新面貌。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确保辖区政治安全、生产安全、人居安全,全面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为辖区居民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严格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加强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防止暴恐势力、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保持对“法轮功”等邪教分子的强大攻势,深入开展“敲门行动”、“清缴行动”、“攻坚行动”,要持续开展反宣品清理清缴工作,防止诱发重大政治性问题。把“稳定是第一责任”落到实处,做好各种维稳群体和维稳重点人的服务管控工作,坚决落实“三色预警”、“三级响应”、“三道防线”,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宜居宜业的根本,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滨城”发展战略部署,全力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做大做强街道矛调中心,发挥矛调、网格、司法、信访、行政、民政等工作平台作用,要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支持社区品牌调解室、访调对接调解室建设,形成共享共建工作格局;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做好涉企、涉众、涉金、涉黑等领域的工作,尤其要做好石化企业社会化移交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处置化解工作。要按照“战区制、主官上”的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疏导管控和教育转化;做好政府兜底保障,坚持严格落实对“四失”“五类”人员的关爱帮扶和政策兜底措施,对生活困难情况特殊的人员家庭,机关社区要积极主动,做到应帮尽帮、应管尽管,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恶性案件。实现新区包街道、街道包社区、社区包人员的三级包保工作体系。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按照鸿忠书记“四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六个必”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把安全发展贯穿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强化“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开展针对突出重点领域、时段、节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确保对辖区重点企业单位隐患排查“全覆盖”,实现辖区生产“零事故”。加强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治理,畅通消防安全生命通道,重点整治消防车通道安全隐患,探索完善停车供给优化、多部门联合惩戒等消防车通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坚持把食品“双安双创”作为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通过完善“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健全完善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严格落实防控责任与措施,加强网格化管理,统筹社区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组织本辖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做好本辖区内病媒生物防控和控制吸烟工作。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健全辖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点。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防治措施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群众做好本辖区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本辖区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组织本辖区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协助做好监督检查。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中,组织力量向居民宣传动物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协助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各项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努力为辖区居民织牢抗疫“防护网”,高擎“保护伞”。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公开范围,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做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工作。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建立健全网格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加强依法治街道,加强法治政府工作中行政公开、重要行政决策工作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依法治街、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继续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贯穿于全街各项工作中。
第七章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区为向导,结合污染防治、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市容整治等专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卫生区建设成果,推进常态化文明城区建设,为辖区居民创造生态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为抓手,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重点做好化工特色产业集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系统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提升工业、扬尘等领域的治理水平,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以“三线一单”为依据,严格落实焦化、玻璃、铸造等重点行业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加大对天津石化、中沙石化及园区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协同相关部门从规划选址、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环保设施完善及规范运行等方面进行分类处置,强化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针对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标准,运用控源减排、生态修复、强化监管等多种手段,系统实施水污染治理、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度的落实,强化河道管护,确保主要河流稳定消劣,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针对土壤污染防控,在摸清土壤环境底数的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污染源监管,构建起部门联动、综合施策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攻坚改革。扎实推进20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着力在经济发展、三大攻坚战、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六个领域精准发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健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机构撤并、职能调整、简政放权等情况,根据新区要求适时对权责清单调整更新,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优化一体化民生服务体系,用好全域网格化管理、8890便民服务平台、滨海掌上行手机APP,构建“回应有速度、解决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滨海治理模式。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争创全国示范城市。加快建立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创建“无黑”滨海。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全面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文明行为,治理不文明行为,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区复审迎检工作,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攻坚战。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天津的总目标,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城市更新,对大港城区进行环境改造、环境优化,全力提升城区品质化。加快世纪大道改造,提升商业街区'颜值',打造全长700米永明路商业街区“门前三包”示范工程,借鉴先进地区城市环境治理中多元模式,发动社区、志愿者、商铺、公共机构共同参与,以点带面,为群众营造出更加整洁有序的商业消费环境。瞄准街巷治理'靶心',贯彻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疏堵结合,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城区街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公共空间问题多发区域,开展市容环境顽疾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创文创卫成果,全面提升街区形象。拔除违建“硬钉子”,加大违建治理力度,巩固拆违成果,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与片警、社区、物业公司多方联动,推进“执法力量进社区”,同频共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至2025年底逐步完成五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协调推动20项民心工程四化东路建设顺利进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合力共谋,对楼道环境、圈地种菜、安全隐患等现象进行规范整治,着力打造出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小区,让老旧小区“蝶变”美丽家园。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按照《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及相关工作整体部署,发挥精品小区的引领作用,完善硬件配备,强化检查监督,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不断探索成熟且适合大港街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扎实推进。为辖区居民打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发挥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美丽“滨城”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协调联动,为完成规划各项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建立跨部门“十四五”规划统筹联动,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和整合力度,强化协调机制和推进力度,积极做好与上级部门衔接工作,加强与区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财政配套和重大项目落地,争取区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倾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将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鼓励先行先试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提升产业层级和用地
效率,进一步增强配套服务能力。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化,根
据工业空间布局规划,从严控制限制类工业项目用地。建立土地利用评估考核体系,推行使用土地亩均投资强度指标衡量准入制定,提高土地配置和产出效率要求。创新工业用地出让方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发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力量,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献计献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共识。邀请政企学研各界与各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分析,系统总结发展经验教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提升安全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水平。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消除重点领域安全隐患。落实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推进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及处置机制。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