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港街> 政务公开> 最新文件

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2-03-19 00:00      来源: 大港街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辖区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滨海新区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滨海新区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为推动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根据《天津市大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相关要求,结合大港实际编制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宏观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大港文化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原大港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秉承“以文化人、人和事谐”理念,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五年来,大港文化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形成上下联动、区企联动、城乡联动、军民联动、部门联动运行机制,实现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田野文化、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在事业发展、产业培育、市场监管、队伍建设和基本投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通过文化部“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检验收,先后获得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区、全国文化市场执法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最佳展示奖和农民画产业发展贡献奖、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一级馆、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大港油田、太平镇、胜利街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蓝星网吧被文化部命名为优秀网络文化企业。

    1.发展根基牢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政府累计投入4亿多元资金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服务能力得到提高。文化馆、图书馆设施齐备,8个街镇宣传文化站活动场所固定,村、居文化活动室达标率100%,22个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在内的农村楼房化中心居住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达17697平米,已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文化阵地,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覆盖全地区,文化广场星罗棋布、遍布城乡,4个涉农街镇文化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7800平方米的大港文化艺术中心开始试运行,成为区域群众文化重要载体。完善的文化设施,带动了文化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10分钟广场文化活动圈”变成了现实。

    群文工作者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举办本、专科班和短训班培养人才,建设梯次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结构,对“国家群星奖”、省市级奖获得者予以奖励,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群文工作队伍。各类文艺团队200多支,京剧团、河北梆子剧团、残疾人艺术团、农民艺术团等群众文化团队常年活跃在基层,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获得了佳绩。滨海老年合唱团先后三次获得全国性大奖,文化馆京剧票房和石化京剧票房分获“天津十佳票房”称号,刘荣丽、陈金强先后获得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十大名票”称号,刘大庆获得了2007年“全国小梅花奖”和“中国十小票友”称号。陈金强、刘大庆获得第三届央视票友大赛金奖,刘大庆成功登上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2009年,成立了大港业余艺术团,固定团员200人,已演出20余场。

    2.区域统筹发展

    加强与大港油田、中石化大港公司、中石化四公司、大港电厂等国有大企业联合,推进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统筹文化、教育、广电、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了相关设施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实施“城市反哺农村”战略,缩小城乡差距,探索多元投资方式,创新方法、提升档次,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确保人员、经费、阵地、活动四落实。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每年投资近50万元在农村中心居住区、学校、敬老院、企业公益放映电影和演出700余场,尤其是电影公益放映活动已成规模, 2007-2010年平均每年放映电影1200场,电影放映惠及大港每一个自然村、中心居住区和城市社区。

    3.品牌独具特色

    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广场大舞台从1996年开始,历经13年,每年投入100多万元,演出时间由每年1个月、3个月直至6个月,演出场次由每年30场、60场直至2009年的106场,50多个单位广泛参与,区域文化相互融合、共建共享。广场大舞台被文化部评为“特色文化活动”,大港世纪广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特色文化广场”,2009年天津市及全国15家主流媒体对大港广场文化活动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大港世纪大舞台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市、全国群众文化活动亮丽的品牌。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节庆活动主题突出,传统颂、端午颂、国旗颂、军旗颂、党旗颂、清风颂、和谐颂等主题活动贯穿全年,2009年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利契机,推出以成果展示、主题演出、编辑大型画册书刊等为主要内容的九大系列100余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国字号”文化活动,承办全国(天津)新相声作品大赛实验演出、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天津市滨海艺术节、“海河之春”音乐节等市级大型文化活动40余项;举办“滨海放歌”主题晚会,晚会主题歌——《新世纪远航》被列为庆祝十七大的歌曲,在《求是》杂志、《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报刊登播,成为新时期标志性歌曲之一。

    文艺精品迭出。2006年《大港文艺》复刊,共出版发行19期,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发展平台。先后有113篇论文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345件文艺作品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天津市第十七届文化杯(梁斌小说奖)小说评奖活动,共10篇作品获奖,其中两部长篇小说分获二、三等奖,这是大港文学史上获得的最高奖项。2009年,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大港文联组织了文艺作品、主题歌曲创作活动,编辑《而立大港之歌——主题音乐创作作品选》,广泛征集评选《大港赋》,编辑《大港辉煌30年书画工艺作品选》、《大港辉煌三十年集邮纪念画册》。

    4.文化交流活跃

    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50余项,接待国内专业院团演出,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2009年全国新相声作品大赛实验演出晚会,举办中国广播说唱团相声小品晚会、“达·芬奇科学与艺术”展、“天津•新加坡书法作品交流展”、“大港——邯郸摄影联展”等,邀请墨西哥国家艺术团、丹麦、俄罗斯艺术团来港演出,举办“中国作家走进滨海新区(大港)采风活动”,蒋子龙等15位知名作家集体到大港采风,一些作品被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今晚报等报刊上。

    5.勘察历史文脉

    开展文物普查,理清大港历史发展文脉。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铺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天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会议精神,确立了“政府组织,文化局牵头,各大企业,各街镇,各有关局参与”的上下联动的总体工作思路,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两年来,复查文物点41处,新发现文物点55处,采集战国、秦、汉、明、清的陶、瓷、铜、铁等质地文物300多件。南唐建筑基址的发现填补了天津市南部没有唐代遗址的空白,新发现古代遗址及墓地,为大港的历史文脉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文物资料,全面提升了大港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南和顺高跷》、《红星落子》等七项被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小王庄吹打乐》、《古林街八极拳》申报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6.加速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培育和建设,大港已初步形成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工艺美术、广播影视、体育健身、群众文化等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500多家,从业人员9000余人,年产值(营业收入)约11.6亿元,占区域生产总值的2.92%。2008年,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大港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大港区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农民画、剪纸、芦苇画、麦秸画、美绣等民间艺术品开发得到进一步重视,其中,芦苇画题材广泛,已注册了“港艺”商标,以太平镇文化中心、赵福堂和官港为代表,初步形成产品开发、生产、销售链。美绣市场前景较好,工艺水平较高,已形成牵头企业,部分产品出口海外。官港生态游乐园区将建设成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文化休闲园区。随着大港艺术中心的落成使用,以艺术中心为核心,以图书馆、文化乐园为基础,将形成滨海新区南部中心区的文化聚集区。

    7.市场健康有序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八大类市场、435家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发展,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辟崭新阵地,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拓展广阔空间。

    转变作风,树立全新执法理念,实现文化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严格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建立健全各项行政执法规章制度,形成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编印《文化暨新闻出版部门行政处罚实用手册》、《文化市场执法手册》,统一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成立文化市场稽查队,建立文化、公安、工商联动机制,成立文化经营行业协会,聘请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网吧义务联络员,建立网络监控平台,对所有网吧实施远程监控,形成文化市场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立体交叉管理网络。举办文化市场经营者培训班,提高广大经营业者的法律意识。开展娱乐场所“阳光工程”、音像制品正版示范店和文明安全网吧创建工作,与经营者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开展出版物市场和印刷企业专项治理,建立印刷企业基础台帐,严格落实承印制度。对校园周边、偏远地区的文化经营单位进行重点查处,坚决打击凶杀、暴力、色情、恐怖、封建迷信和政治类非法出版物。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连续举办十一届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

    8、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近年来,本地区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先后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天津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被确立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具备了大规模开发旅游产业的能力,而且发达的交通和充足的能源也为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经多方筹资,因此制宜地发展了一些旅游项目,初步建成了官港森林公园、海鲜一条街、大港世纪广场、望海山、临潮湖、贝壳馆等工程,特别是世纪广场、望海山、临潮湖、贝壳馆已成为天津新的旅游景点。

    但总体来看,本地区旅游业无论规模、水平,还是档次,与周边区域还有差距,与周边一些比较有名的旅游城市相比差距就更大,旅游资源远未得到有效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很大。当前影响和制约大港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发展总的布局尚未形成,缺乏整体发展规划;二是资源开发有的尚处初期阶段,有的还是处女地,深入开发的潜力大,难度也大;三是资金筹措有一定难度;四是扶持政策不够系统、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发展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文化旅游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关键时期,是推进大港现代化建设,建设宜居新城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加快推进,大港在滨海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大港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的文化品位、文化欣赏水平稳步提升,为“十二五”时期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清“十二五”时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开创大港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三)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三贴近”为基本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为出发点,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能够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为宗旨,以新老城区建设改造和加快生态型石化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努力做到城乡文化设施齐备、规范、先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稳健快速。实施“旅游兴港富民战略”和“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实施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注重速度效益型和质量效益型的双重结合,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城市为依托、产品为核心、效益为中心;科学引导,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讲究特色,深度开发,严格管理;突出政府主导,强化市场运作,推动全社会办旅游,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坚持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发展目标

    适应大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用5年时间力争使地区、街(镇)、居(村)的硬件设施居全国、市领先水平。

    深化基层文化管理,实施文化工作规范街(镇)、规范社区工程,制定具体的标准和实施方案,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用3-5年时间使全区大部分街(镇)、居(村)的基本阵地、队伍、内容、形式都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实现基层文化的有序、持久繁荣。

    深入发掘民间文化艺术,积极培育一批独具特色、有一定艺术水平、群众基础广泛的民间艺术,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促使其与市场接轨,逐步形成民间艺术产业化的新格局;建立民间艺术与民间艺术人才档案库,组织和鼓励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民间艺术家,开办民间艺术培训班,扩大影响,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

    采取措施,鼓励全社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期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在此基础上,实现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等的广泛融合,打造具有大港特色的地域文化。

    大力规范和优化文化旅游市场建立健全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在规范管理中促进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消除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养引进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扶持发展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和中介机构,保护开发一批民族文化资源,规划、实施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打造一批民族文化精品,构建大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框架;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形成“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不断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年打基础、两年成格局、三至四年见成效。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挖掘区域内文化设施资源潜力,加大内部机制的转换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盘活文化存量资产,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功能,着重抓好三级文化设施改造与建设。

    (五)区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娱乐城建设。适应“建设和谐大港”的要求,对文化艺术中心周边进行重点规划,建设一个集图书、音像、文体用品、艺术品、旅游用品等风格独特、功能齐备的大型零售批发中心。

    新建大港图书馆。增加购书经费,每年不少于60万元,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每年新增图书2万册。到2015年实现藏书30万册,达到国家地级图书馆一级馆标准;搞好信息咨询和资源共享,开设网上阅览服务,实现区域内外图书馆联网,形成区、街镇、村居成片,上下贯通的图书资源网络,成为现代化综合图书馆。

    改建大港少儿图书馆(现图书馆)。面积不少于4500平方米,藏书达到5万册,形成水平较高、功能完备的少儿馆,成为大港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

    引导和促进驻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功能,并积极促使其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以适应整个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在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六)乡镇、街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街镇宣传文化站建设达100%。完成街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面积在2000平米以上,设有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多功能厅、宣传橱窗,成为功能完善的文化活动场所。

    中心文化公园和农村儿童文化园。结合小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条件的镇、街建设中心文化公园和农村儿童文化园。中心文化公园内设立可以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露天广场,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儿童文化园是按照国家蒲公英计划的发展要求,主要是对农村儿童从小进行艺术教育和艺术培养。

    (七)村、居委会文化室建设。村、居委会及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室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创造条件,根据人口规模建立相应的文化室、图书室,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普及率达100%。

    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实施精品战略

    按照“区厂共建,城乡结合”的原则,建设以村镇文化为基础,企业文化为骨干,社区文化网络为依托,广场文化为特色,融街道文化、校园文化等各类型群众文化为一体的适应现代化城市要求的群众文化新格局。

    (八)丰富文化活动,形成区域特色。建立健全以文化局、驻区企业文体中心、教育局、街道办、老龄委、残联、武装部、工青妇等单位群众文化建设网络。以广场文化为切入点,以各街镇自办“社区一家亲”文艺活动为窗口,以“六进社区”为载体,融合驻区企业、大学城、各中小企业、中小学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形式为一体,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形成大港特色文化。

    (九)树立精品意识,繁荣文艺创作。要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文化品位,有计划地抓好美术、书法、摄影、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等各门类作品的创作、出品以及专兼职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发挥版画、油画、农民画、剪纸、小戏剧等的优势,争取在全市、全国的文艺作品评比中获奖;办好《大港文艺》等文学刊物,聚拢全区各方面的文艺人才,逐步形成区域内文化人才聚集的凹地。以滨海艺术节、大港文化艺术节为载体,进行整体包装,使之精品化、品牌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形成影响。  

    (十)设立奖励基金,形成育人机制。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和优秀作品,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十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大港的对外知名度。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生动展现人民群众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扩大大港在国内的影响,开拓国际间的交流。广泛建立国际、国内文化友好地区关系,大力加强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实现多领域互动,促进全面发展。

    五、围绕现代城市建设,繁荣文化市场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宏观控制,依法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积极扶持健康的文化产品,倡导适合广大群众消费水平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对文化活动场所由以发展“规模数量”为主转向以追求“质量”为主,促进城区文化市场的协调发展;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坚持“扫黄”“打非”,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行政,规范市场行为,建立文化市场信息网络,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增强行业自律;本着行商归市、发挥集聚效应的原则,争取建立起相对集中的具有大港特色的文化市场一条街。

    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建设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和文化领域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文化产业的位置凸现,面对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大港加快生态石化基地建设的新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大港地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十二)重视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根据大港地区的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文化产业布局和发展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传媒印刷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参股等形式整合全区传媒印刷资源,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新闻出版、制作、营销体系,规划建设绿色印刷包装基地,以专业化制作、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模式,推进书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和广告市场的发展,形成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管理有序、人才荟萃的发展格局。

    建设文化大厦。在大港文化艺术中心南侧临街地段规划建设集书画、工艺品、图书、音像、文化用品销售及古玩文物陈列展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港文化大厦,使之形成与艺术中心、文化广场协调互补的整体,构建高品位的文化消费聚集区。

    民间艺术业。在对布贴画、剪纸、农民画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包装的基础上,深挖我区的民间艺术,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

    (十三)注重文化经营人才培养。培养引进一批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 扶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营销中介机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使文化产业发展年均增长20%。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合理,发展大港本地特色旅游产业,建立与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结构匹配,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发挥新区动漫产业的辐射功能,壮大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大港地区非物质文化和文物的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多点并进。

    七、打造生态旅游基地,发展特色旅游业

    充分利用位于环渤海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和临海大工业资源,发挥大港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大港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努力打造“翠果飘香” 、“钻塔凌云” 、“世纪蓬勃” 、“贝壳探古”和“湿地风情”五大旅游版块,以京津冀旅游市场开发为重点,发展农村生态游、湿地旅游和工业旅游,开发具有大港特色的主题旅游观光项目。

    (十四)进一步整合设施农业、观光业、生态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旅游观光产品,推进旅游特色村建设,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完善崔庄、沙三村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崔庄村:(皇家枣园)旅游业发展应抓住“御枣”这一核心,做大作强“原始御枣林”的品牌,打响“御枣庄园”的口号。结合崔庄自身人的人文底蕴与中国传统的枣文化,逐步衍生出御枣与尊贵独享、御枣与福寿宝地、御枣与滋补养生、冬枣与民间艺术、冬枣与特色餐饮等一系列理念,开发出多层次、多内涵的旅游体验产品系列,打造一个具有传统乡村自然景观又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冬枣主题休闲体验基地。

    沙井子三村:畅心五彩乡野放歌四季田园

    总体围绕“四季田园”品牌,打造“一静一动”两大产品体系和两大景观休闲体系即:产品体系=四季田园休闲体验产品+乡村垂钓休闲产品;景观休闲体系=田野游赏体系+滨河生态景观休闲。

    四季田园休闲体验包括四季葡萄长廊、七彩果园、四季蔬果温室、乡野菜种植园、都市小菜园;乡村垂钓休闲产品包括畅渔湾垂钓园、规模垂钓园、爱心动物园、亲子游戏场、乡村餐厅、欢乐农家;田野游赏体系包括五谷园、石油文化长廊等。

    (十五)工业游开发潜力巨大。充分利用毗邻京、津大都市、处在环渤海中心的区位优势,以驻区大港油田、大港发电厂等大型国有企业为基础,精心设计工业游。

    发展工业旅游业,以大港油田为中心,以天津石化、大港电厂、海水淡化为基础,突出现代石油工业主题,开发建设以展示大港地质构造、石油勘探、开采、运输、加工流程,风能发电为重点的工业游项目。大港油田功勋井港5井是华北地区的第一口油井大港油田由此而得名,大港油田的海上钻井平台,是油气生产的重要基地,林立的井架也很值得游客参观。大港电厂的海水淡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进一步利用海水资源开辟了一条新路。

    (十六)提升改造已建成的精品旅游项目。已建成了的官港森林公园是大港重点生态区,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以湖面、芦苇、树木为主的生态资源已初具规模。海鲜一条街,大港世纪广场,学府园,望海山,临潮湖,渔人码头,古海岸遗址博物馆 ,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滨海新区四季田园示范区(沙三),崔庄皇家枣园已成为天津市新的旅游景点,并吸引了京津冀地区的大批游客。  

    (十七)海洋地质景观。在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在我区区域内形成了一批古泻湖湿地和古海岸遗迹。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相临的上古林贝壳堤,是天津市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1996年参加《国际第30届地学大会》的专家到我区上古林村南堤进行勘测时,一致认为该地段贝壳堤的规模在西太平洋边缘滨海平原是罕见的,它真实的记录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对于古地理、古气候及海洋生态多种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极其宝贵的”天然博物馆,也是大港发展旅游业的自然宝藏。

    天津市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现已被天津市科委、共青团天津市委、天津科技大学、华夏未来友缘国际美语幼稚园等单位列为科普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充实古贝壳博物馆展品,完善科普和旅游功能,建设成为集海洋研究及贝壳动物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打造天津市重要的滨海旅游带。

    (十八)发展湿地旅游。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大港区东南部,距渤海湾6公里,占地面积4.4万公顷,有湖泊、河流、海岸滩涂、沼泽等4种湿地,是目前天津市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从自身条件出发,利用大港水库、官港湖、钱圈水库等周边的大面积荒地等自然资源,在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增加项目设置。让游客在享受湿地生态之美同时,也享受当地独特的人文。力争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一批以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主题旅游等为主的、达到国际水准的大型标志性精品旅游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八、培养引进文化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队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良好机制。

    (十九)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爱岗敬业的专业队伍。对在职业务人员提出严格的学历要求。

    (二十)保持队伍的稳定。保持文化站专职干部队伍的稳定,专职专用,落实待遇。

    (二十一)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引进文化建设工作所急需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加强对社会业余文艺人才的组织、引导和管理,建立基层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档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十二)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文化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区文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九、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强领导。巩固和完善各级文化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机构,各乡镇、街和有关单位,要设立和健全相应组织,做到文化工作专人负责,建立文化工作责任制,每年研究文化工作不少于2次。

    (二十四)加大投入。根据财政部、文化部关于《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规范管理,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全国文化先进区创建标准要求,每年用于文化系统的活动经费不少于同级财政总支出的1%,并逐年增加。大力提倡社会文化社会办,群众文化群众办,充分发挥社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多层次、多方位的资金投入。

    (二十五)转换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二十六)完善考核。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制定达标标准,抓紧抓实。要把文化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