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最新文件

名  称: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 9547-11160-2022-00036
发布机构: 区政府
文  号: 津滨政发〔2022〕21号
主题分类: 体育,群众体育
成文日期: 2022-09-11
发文日期: 2022-09-20
有效性: 有效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

滨海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

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滨海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天津市滨海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体育惠民”的工作理念,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在全民健身中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是滨海新区深入落实“双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滨城”,全面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区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工作迈上新水平的重要时期,为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依据《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战略,加快推进体育强区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参与广泛、市场活力充沛、法治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全民健康、全民健身意识显著增强,群众体育发展的各项指标走在全市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为高效、便捷;全民健身场地建设更加规范、普及;健全完善 “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普及和丰富,体育人口持续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8%,国民体质达标率在92%以上;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人均2.8平方米以上,推进各类体育健身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组织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各级体育社团数量不断增长,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7人;创新新区全民健身发展新模式,推动数字化建设,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品牌;推动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使全民健身成为推动美丽“滨城”建设的强大动力,成为人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加快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建设

1.研究制定《滨海新区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区住房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

2.推动社区健身设施提档升级,逐步形成“多点网格化”的发展格局:“多点”即街镇全民健身中心;“网格化”指居住生活圈大、中、小型体育健身场地。建立健全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到2025年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合理配套建设社区足球场地设施。(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区住房建设委、区城市管理委、区发展改革委、各开发区、各街镇)

3.加强户外休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在符合条件的公园、绿地、林带等建设嵌入式体育健身设施。持续完善群众身边的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多元化满足市民健身需求。(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发展改革委)

4.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工作。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适当倾斜。强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造完善体育健身场馆硬件设施,提升场馆使用效率。(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管理体育场地设施,按照建设土地、委托运营、减免税费、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区住房建设委、区城市管理委、区税务局)

(二)打造品牌,丰富群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完善多元主体办赛机制,提升全民健身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创新赛事活动,构建以区、街(镇)两级市民运动会和社区运动会为重点的多层次、多项目、多元化的群众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积极推进“一街(镇)一品”群众健身品牌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各开发区、各街镇)

2.提升“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日”“假日体育”“公园体育”等群众体育活动品牌质量,引领更多群众参与健身,扩大全民健身的影响力。鼓励支持各开发区、各街镇举办社区运动会和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总工会、区残联、各开发区、各街镇)

3.积极参与或举办“京津冀”“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系列特色主题全民健身赛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适时开展国际国内群众性体育赛事交流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与体育旅游、体育消费、城市宣传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区外事办)

(三)加强指导,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1.普及推广科学运动促进健康的大健康理念。依托传统和新兴媒体、社区健身中心等平台,通过举办“科学健康大讲堂”活动,深入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健身方法、慢病防治、运动风险防控与急救等普及推广工作。(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卫生健康委、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

2.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3.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吸纳各类人才加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文明办、区人社局)

(四)多元共治,激发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1.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发展各级各类单项、行业等体育社会组织,指导街镇成立社区体育健身组织、居(村)民健身会,推进体育组织多元化、多样化。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各街镇)

2.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使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成为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普及与推广体育项目、组织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指导各街镇、社区(村)积极成立体育健身社团组织、居民健身会或村民健身会,进一步扶持健身站点建设,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化、多样化,努力实现多元共治。(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

(五)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健身需求

1.做大做强健身休闲产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发展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马拉松等运动项目,推广冰雪、帆船(板)、赛艇、皮划艇等新兴时尚健身休闲项目。(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各开发区、天津港集团)

2.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建设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积极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打造市场化、消费型体育公园,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各开发区、天津港集团)

(六)信息助力,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

1.依托数字天津、智慧“滨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健身信息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平台,逐步推动全民健身数字化建设,依托信息终端实现全民健身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探索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等新兴运动方式。(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网信办)

2.鼓励各类体育机构搭建线上运动平台,开办居家健身课程。(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3.积极推进“智能健身园”“智能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工程,加强全民健身场馆智能化管理,不断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七)协同合作,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融合发展

1.推进体教融合。提升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水平,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小养成健身习惯。广泛开展青少年普及性体育运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部分专项运动技能,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推动业余体校基地项目进校园,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2.推进体卫融合。建立体育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建立社区运动康复促进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服务站,建立面向不同人群的体质健康监测、运动处方、健身指导、慢性病预防、运动康复治疗等新服务模式。尝试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积累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卫生健康委)

3.推进体旅融合。加强宣传做好“海”的文章,推广普及水上、冰雪等特色项目,大力发展滨海运动休闲旅游,打造集运动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旅游特色品牌,争创天津市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区。(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加强新时期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健全多部门协同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全民健身需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区财政预算,加强经费保障。积极拓宽多元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强队伍培养,提供科技人才保障

创新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培养模式,鼓励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人才的互联互通,加强对指导群众健身教练员队伍的培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构建一支专业化的体育专业人才队伍,为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水平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三)加强法制建设,实施有效过程监督

依法依规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认真执行体育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管理,落实对健身设施、赛事活动的有效监管。对体育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各公共场馆必须配备急救设备,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要达到防疫、应急、产品质量、消防和安全等要求,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疫情防控工作,提升全民健身安全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