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出台支持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 政策精准滴灌 滋育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
近日,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正式印发《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支持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放管结合”三大方面推出30条促进新区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减轻民营经济经营负担,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助力民营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创造更优准入准营市场
在深化改革、创造更优准入准营市场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新区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挥试点引领作用,启动高频证照联办“一件事一次办”,试点推行“一企一照一码”、平台经济个体工商户集群注册等改革创新举措;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的桎梏点,针对现有政策的限制,大胆改革、突破创新,提出放宽零售药企选址限制、拓宽民营经济字号空间、拓宽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等突破性建议;逐步推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全程电子化审批,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信息智能化、数字化、公开化改革,为提升企业信誉度搭建数字底座。
营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在优化服务、营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新区将深化开展各项助企纾困行动,在特种设备注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食品经营许可等领域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丰富对各类企业的培育和技术服务措施,推动小微企业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围绕危险化学品、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等重点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优势;支持民营经济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推广“开放许可+限期免费”模式;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打造包容审慎监管体系
在放管结合、打造包容审慎监管体系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新区将充分发挥信用约束激励作用,进一步优化信息公示、失信惩戒、“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监管手段,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强化线上线下市场交易秩序和价格监管,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指导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专家库,营造良好法治经营环境;发挥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小组作用,建立区域全覆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大幅提升重点产业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据了解,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动《若干措施》落地见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引导鼓励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点燃民营经济“强大引擎”。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