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滨海新区企业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新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举措。
一、全面实施“一个平台统服务”综合改革
(一)政务服务“一门办”,中心“一站式”办理全覆盖。除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企业可在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受理、一站式办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各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企业赋能服务区,引入专业服务机构,集中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增值衍生服务。(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二)线上服务“一网办”,全流程电子化办理。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一网办”,利用电子印章、签名、证照等技术,享受远程踏勘、评审等特色服务,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在线引导、帮办代办等功能助企业随时掌握进度,“足不出户”轻松办事。(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区数据局、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三)“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化服务体验。“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清单动态更新,覆盖国家、市级及“滨城”特色事项,企业可通过联合辅导、综合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机制实现更深程度的“一次办成”。(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四)跨部门业务“一起办”,“一件事”协同联办。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企业可通过申请表单多表合一、线上一网申请、材料一次提交,大幅压缩办理时长和办理成本。聚焦“准入不准营”“先证后照”“先照后证”等难题,进一步深化拓展“证照联办”改革,推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天津市市场主体一网通办平台、天津市食品经营许可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提升餐饮店、幼儿园、超市、药店等“一件事”的办理质效。(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数据局、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五)高频事项“一刻办”,即时办结服务。企业可在综合窗口享受标准化服务,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制度保障;高频简单事项授权窗口即时办结,告知承诺制扩大应用,提交申请表和承诺书即可办理,智能“秒办”减少等待时间。(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二、严格执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化管理
(六)政务服务事项全区统一办理标准。依托滨海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标准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享受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同一事项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办事指南统一规范。(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透明化管理。组织全区各部门、各开发区梳理编制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各开发区、各部门权责边界,确保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三、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
(八)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协同加速。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优化供地环节,持续提高规划用地审批效率,强化与水电气热网等公共服务企业以及环评能评水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协同联动,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早落地。(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九)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通过事前行政指导服务等方式,推动“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许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许可”、“建筑施工机械使用登记”、“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等事项承诺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至5个工作日,并组织各单位分别向社会公告。(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区住房建设委、区城市管理委、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十)常态化实施“拿地即开工”。对滨海新区范围内所有新建工业厂房、普通仓库项目(特殊工程除外)常态化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利用企业竞买土地时间提前开展前期手续办理工作,企业取得土地当天即可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登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开工手续。同时,进一步优化水、电接入流程,在立项阶段即组织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主动介入服务,在土地供应前实现通水通电,使企业能够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区住房建设委、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十一)智能导引与靠前服务。企业可通过“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导引系统”,根据拟建设的项目情况在系统中通过“问答”的方式生成定制化审批指导清单和流程图。依托“水电气热报装靠前服务系统”,将具有水电气热报装需求的项目信息推送至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按照各自服务范围在规定时限内认领并主动对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报装服务,进一步加强系统数据共享,强化跨部门协同合作,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提升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水务局、区城市管理委、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四、全方位提升企业服务效能与精准化水平
(十二)深入推进“政企同行·有需必应”工作。高效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在各开发区、各街镇构建覆盖所有经营主体的为企服务机制,设置服务专项组,统筹企业问题解决。梳理发布为企服务常见问题应答手册汇编,指导为企服务人员开展工作。(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区网格中心;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各街镇)
(十三)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选取专业化服务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园区、众创空间等企业集聚区布设政务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事项咨询、材料预审、帮办代办、材料寄递等一站式就近服务。(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各街镇)
(十四)深化政策精准推送服务。依托滨海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政策适配器建设,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全面归集整合国家、市级、区级、各开发区各类惠企政策与招商政策,集中展示,持续优化政策发布、深度解读、智能匹配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分析企业画像与政策条件,主动精准推送适配政策,显著提升政策覆盖面和利用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十五)优化“办不成事”问题反映机制。增强“办不成事”问题反映窗口职能,对于企业群众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发生符合办理条件但却未能成功办理的情况,建立“受理—分类—转办—办结—反馈—核查—备案”的闭环管理制度,优化跨部门问题解决流程,安排专人接待投诉,建立台账,全程督办,限期解决。(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各街镇)
(十六)探索实现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鼓励各开发区探索实现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线上统一政策兑现申报平台,线下设置政策兑现综合窗口,一站式受理本区域企事业单位的政策兑现事项,并探索政策兑现“免申即享”。(责任单位:各开发区相关部门)
(十七)探索建立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确保财政、金融、产业、环保等领域政策同向发力,形成支持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合力。(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相关区级部门、各开发区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