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双节“团圆食” 塘沽街道专项排查拧紧食品安全“螺丝钉”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团圆宴”“节日采购”进入高峰期,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为守护好每一份“团圆味”,近日,塘沽街道聚焦辖区餐饮门店、生鲜商超、社区食品零售铺等核心商户,开展针对性食品安全排查行动,以“钉钉子”精神拧紧各环节安全阀门,全力筑牢节日饮食安全防线。
检查人员紧扣节日消费特点,以“盯紧食材源头、规范操作流程、消除风险隐患”为核心,深入农贸市场周边、商业街区、居民楼下等商户密集区域,逐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在餐饮商户,检查人员重点翻看食材采购台账,对节前集中备货的肉类、海鲜、月饼、糕点等应节食材,逐一核对供应商资质、索证索票完整性及保质期,严防过期、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材端上餐桌;深入后厨操作区,细致查看生熟食材是否分区存放、冷藏冷冻设备温度是否达标,以及刀具、砧板等厨具是否按“生熟分开”原则使用,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向商户负责人指出,明确整改标准与时限,要求在节前完成闭环整改。
针对生鲜超市与社区食品零售铺,检查人员将目光聚焦于节日热销食品——仔细核查预包装月饼、熟食、乳制品的标签信息,确保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储存条件等内容清晰完整;对散装糖果、干货、卤味等食品,重点检查是否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售卖者信息”,同时查看冷藏柜、保鲜柜运行状态,提醒商户因节前客流量大,需加强食品周转管理,避免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变质;此外,逐一核验商户从业人员健康证有效期,督促落实佩戴口罩、手部消毒等个人卫生要求,从“人”的环节守住安全底线。
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同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向商户负责人讲解《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强调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其主动规范经营;向过往选购节日食材的群众发放消费提示,提醒大家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标签信息、留存购物凭证,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反馈,切实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双节的团圆时刻,既要有烟火气,更要有安全感。”塘沽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排查已覆盖辖区150余家重点食品商户,现场整改问题隐患46处。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加大节日期间巡查频次,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以精准化、常态化监管拧紧食品安全“螺丝钉”,确保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双节假期。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