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3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 |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了首批65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名单。滨海新区共有3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占全市获批总数的75%。滨海新区由此成为全国拥有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数量最多的国家级新区。
此次获批的3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分别是:经开区建设的绿色精细化工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新区建设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建设的合成生物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绿色石化产业作为新区传统支柱产业,产业链规模超4000亿元,全市占比超90%,拥有专利9800余件,形成了以南港工业区为主阵地,从原油开采到高端化工材料的完整链条,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信创产业是新区重要主导产业,链上企业超1000家,拥有专利16000余件,已构建覆盖“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智能终端和服务器—超级计算—信息安全服务”的全链条体系,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生物制造产业是新区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已形成涵盖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合成生物技术的全产业链体系。
三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获批,充分体现了新区产业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也标志着知识产权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将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多措并举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分批次布局建设32家市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家市级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4家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涵盖新区主要创新主体和产业园区。打造“一月一链”专利转化运用特色平台,形成“政研企金服+”模式,推出专利包、基金包、融资包、保险包等知识产权服务包,推动完成专利转让、许可超5000件。建立“投贷券”联动的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机制,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多途径获得发展资金。2025年上半年,累计推动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近50亿元,惠及企业超30家,有效服务滨海新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下一步,区知识产权局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保护高地建设,高标准谋划知识产权发展“十五五”规划,聚焦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进一步发挥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示范带动作用,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坚实力量。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