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东疆获评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鸟飞鱼跃成生态新地标 |
昔日盐碱遍布的滩涂,如今成为候鸟栖息的乐园与市民亲近自然的课堂。日前,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依托东疆亲海景区打造的生态示范区域,成功获评“天津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称号,标志着东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实现阶段性突破。
这一生态成果的背后,是东疆三年的持续攻坚。自2022年起,东疆环境和城管局聚焦岸线生态修复,通过科学监测、精准干预与生态补偿等系列举措,让这片海湾实现生态“蝶变”。数据显示,东疆亲海岸线生物量增长率超200%,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130%,鸟类数量更是实现245%的爆发式增长,黑脸琵鹭、白腰杓鹬等珍稀候鸟频频在此停歇,“候鸟乐园”的名片愈发鲜亮。
为筑牢生态基底,东疆构建起全方位保护体系。生物养护方面,累计增殖放流本土贝类1800万单位,为海洋生物搭建稳定“食物保障线”;污染治理中,坚持“源头管控、系统治理”,规范陆源污染监管、常态化清理海洋垃圾,更以“美丽海湾我在行动”市级志愿品牌凝聚全民护海力量;产业转型上,推动港口码头绿色用能升级,从源头降低生态负担,最终绘就“水清滩净、鸟飞鱼跃”的生态画卷。
“保护不是将生态‘圈起来’,而是让更多人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东疆环境和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疆以“因地制宜、共建共享”为原则,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体验体系。亲海景区内,潮汐滩涂等自然观测场景被完整保留,市民俯身便可观察藤壶、沙蟹等潮间带生物的生活习性;主题艺术装置与专属研学空间的增设,更让学生有了专业生态体验课程,家庭游客能参与亲子自然课堂,实现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的有机融合。
完善的长效机制为生态成果保驾护航。东疆已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体系,配备专业生态评估与科普讲师团队,联动志愿者开展常态化服务,确保生态监测“不缺位”、科普活动“不断档”。运营中,通过划定游客专属活动区、控制体验课程数量、定期开展生态“回头看”等举措,平衡体验需求与生态承载力,形成“保护为先、适度利用、科学科普”的良性循环模式,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提供“东疆方案”。
展望未来,东疆将以此次获评为新起点,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体系、升级科普课程内容,深化“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力争将东疆亲海岸线打造为京津冀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众体验的示范标杆,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