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科学城”品牌系列活动点亮青少年科学梦想 |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天津市普汇青年科技志愿服务队及20多家专业单位,持续推进40多场“滨海科学城”系列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通过生物探索、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生态环保、传统文化、法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以多元主题与创新形式推动科普知识与实践体验深度交融,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提升了市民的科学素养,更在科技志愿服务的暖心行动中传递出城市的温情,营造出崇尚科学、尊重劳动、互助友爱的社会新风尚。
多元实践融合 奏响青少年科学热情交响曲
系列活动始终坚守“知行合一”的理念,借助沉浸式体验的独特魅力,将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可感、趣味十足的课堂盛宴。在“神奇生物探索”活动中,孩子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奥秘的微观生物世界,他们仔细观察动植物样本,积极参与趣味实验,在亲身体验中直观地领悟生物的特征与应激反应。化学实验环节中,色素“爆珠”的制作过程宛如一场精彩绝伦的微观魔术表演,孩子们惊叹奇妙的变化,眼中闪烁着对科学探索的渴望光芒。“航空飞行器科普”活动则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追逐蓝天梦想的舞台,他们亲手制作并试飞模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飞行原理,每一次成功的试飞都让他们欢呼雀跃。“深海重器”主题课堂带领青少年走进中船重工展厅,让他们近距离接触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聆听黄旭华院士等科学家的感人故事,科学家精神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此外,“探索大地奥秘”地质课、“双碳理念”环保实践、“水下机器人”探秘等特色活动,均以互动与趣味为核心,像一把把火炬,成功点燃了“滨城”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持久热情,让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创新传播路径 拓展科普辐射广度深度新维度
活动在形式与机制上不断创新突破,积极探索“以青少年带动全民”的科普新模式,为科普传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普法小卫士”活动中,孩子们经过系统培训后,化身为充满活力的“娃娃讲师”,他们自信满满地走进商场,主动向市民讲解法律常识,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递着法治精神,让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霜降节气”主题活动则充分发挥青年学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精彩的讲解和展示,实现了从“被动接收者”到“主动传播者”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让科普知识在更广泛的群体中得以传播和共享。
传递人文关怀 绘就科技志愿服务温情画卷
科技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传播之旅,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的温暖行动。寒潮来袭时,青年科技志愿者们心怀大爱,走上街头,为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送上保暖手套等御寒物资,一句句“您辛苦了”的问候,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环卫工人的心田,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情的色彩。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日中,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于清理海河沿岸环境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保理念。同时,他们还认真学习水利专家事迹,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合,让科技志愿服务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些行动不仅表达了对一线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更展现了科技志愿者的社会担当。
整合优质资源 搭建可持续发展坚实桥梁
滨海新区科协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积极联动天津海事局、海关、国网能源、水运工程科研院、区气象局及中船重工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将各方优质科普资源整合,为活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专业支撑。“科协牵头、多方协作、志愿服务”的模式,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有效连接了社会各方资源,保障了活动的专业性与多样性。滨海新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滨海科学城”品牌,紧密围绕公众需求与社会热点,精心设计更多贴近生活、富有创意的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科普活动像春风一样吹进社区、学校和企业。让科学的种子在“滨城”大地广泛播撒,让科技志愿服务暖流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田,为建设更高科学素养、更具城市温度的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贡献更大的力量。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