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成果 天津港集团2024年高质量发展报告出炉 |
从天津港集团获悉,2024年,天津港集团把握“稳中求新、稳中求进、稳中求融、稳中求优”的工作节奏,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员工,攻坚克难、拼搏实干,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沉甸甸的发展实绩。港口生产双创历史最好水平:货物吞吐量完成4.93亿吨,同比增长3%;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年增长100万标准箱以上。
据了解,2024年,天津港完善实施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战略和“拓集、优散、延链、强物流、重协同、数字化”新经营策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发展举措更加有力。同时,“融入式”党建走深走实,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收官。“六融六力、六红工程、六员网格、六大行动、三评一体”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深化,培育出50个党建品牌,集团公司“融入式”党建品牌还入选了第五届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此外,天津港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了“1+4+N”架构改革,明确了股份公司、物流公司、产业公司、资源公司“四个平台”的功能定位,构建起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在生产智能化全面提升方面,大型集装箱装卸设备自动化率行业领先,全栈自主可控的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持续迭代升级并逐步推广。首创的港口智能管控系统TCA上线运行,引领行业迈入自动化码头2.0时代。在智慧赋能效率提升方面,不断优化生产组织,34次打破各货类作业效率纪录,6条干线船时效率位居全球第一。在数字化转型领跑行业方面,制定了数字化转型变革规划,与华为共同研发了港口大模型PortGPT1.0,组建了大数据中心,并建设了行业首个A级绿色低碳算力中心。
本质安全体系不断巩固。天津港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落实全市36项“硬措施”,以“十严格”强化现场管控,强化“三外”管理,推广场桥自动化防护、智能监测等科技兴安成果,确保港口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绿色低碳布局加快构建。全年实现新并网风机12台、69兆瓦,全港年发绿电能力近2亿千瓦时。天津港成为唯一拥有2座五星级绿色码头的港口,其绿色低碳港区建设实践还入选了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同时,清洁运输体系持续健全,铁矿石清洁运输比例达71%,煤码头率先开启了煤炭长途清洁运输,集装箱、焦炭内部倒运实现了100%清洁运输。此外,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153”工程治理面积达590万平方米,绘就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景象。
海向航线布局日趋完善。新开通了南美东、美东、东南亚等直航航线,集装箱航线数增至147条。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首次登陆北方口岸。“海上高速-FAST”、环渤海支线运输能力不断增强。陆向物流体系深化构建,开展了“四千行动”“春雨行动”,走访客户2000余家,举办了13场客户推介活动。新开通了呼和浩特、赤峰等海铁联运班列,建成了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箱管中心。铁水联运量突破1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2%,保持全国前三,跨境陆桥运量位居沿海港口前列。
在港口承载能级持续提升方面,南港新建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正式运营,汇盛码头西侧集装箱堆场建成投产,环球滚装码头汽车物流堆场开工建设。推进了30万吨级航道拓宽浚深、一批泊位升级改造等项目,谋划了“十五五”水运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超百亿元。在政企联合招商成效显著方面,与东疆综保区、开发区、保税区等签署了战略协议,国能二期码头、华能防波堤风电等项目有力推进,完成了实华原油储备、万科东庐等5宗地块盘活,出让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在物流增值功能深化拓展方面,焦炭、焦煤、铁矿石等获批交割库资质,汽车商检、混矿、冷链加工等新业态加快培育。
特别是,邮轮文旅成为了城市新名片。古文化街“津港印象”港产城融合发展展示项目投入运营,天津港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邮轮母港全年接待邮轮105航次、35万人次,保持北方首位。
港口功能带动产业发展。天津港以港口功能拓展为带动,天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粮油加工等产业规模巩固扩大,冷链、大宗贸易、跨境电商、邮轮经济等特色产业落地生根。随着口岸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天津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的排名重返前20,进一步彰显了其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重要地位。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