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发布会

中新天津生态城以绿色为基 筑幸福之城 ——“见证滨城·奋进新征程”喜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十二
发布日期: 2022-05-06 08:24      来源: 滨城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近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生态城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取得的成效中提到:“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方面,中新天津生态城推行垃圾分类实名管理、弹性收费和信息公示,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7%。”这是生态城绿色发展的一次生动体现。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战略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自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生态城始终坚持城、产、人深度融合、和谐发展,绿色理念已在此生根发芽,智能应用场景也在这里得到更广泛的尝试,一个未来城市生活样板已逐步成型。

    绿色发展 生态之城

    南湾公园、南堤滨海步道、甘露溪公园……家住和馨园的市民王女士谈起生态城最近几年的变化,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公园越来越多了,能带孩子游玩的地方也越来越丰富。走到哪里都是满眼的绿色风光,人与环境实现了和谐共存。

    生态城的创业者们肩负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和样板的历史使命,借鉴新加坡绿色生态发展经验,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将积存40余年占地2.56平方公里的污水库改造成天津市最美河湖。凭借污水库治理工程,生态城取得国家级专利50余项。与此同时,成功破解北方滨海盐碱地改良和大规模绿化难题,土壤含盐量由10‰以上下降至3‰,绿化覆盖率达到5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种类由66种增加到265种,成为遗鸥、白琵鹭、黑天鹅等100种湿地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和过境区。如今,生态城建成并开放公园38个,居民走出家门便可呼吸清新空气、观赏绿树红花、聆听鸟啼虫鸣。

    “生态”就是生态城最具特色的亮点。早在建设之初,生态城就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明确了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020年初,生态城调整优化后的2.0升级版指标体系正式获住建部批复,绝大部分指标都达到或是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生态城各领域工作也一直遵循这套指标体系,努力打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典范。

    除了环境,“生态”也体现在生态城的方方面面。2021年,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建成。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用户类型齐全,既涵盖工业、服务业用户,也涵盖政府和居民用户;融入基础设施广泛,全面融入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通讯、绿化、文化和体育等城市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丰富,是涵盖电气冷热多能源、源网荷储多环节、生产生活多场景智慧能源应用和服务的城镇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小镇还特别修建了一座零能耗智慧建筑“0+小屋”,融合了“被动式”建筑与“主动式”能源供应技术,实现建筑能源100%自给自足和零能耗运行,具有智能、节能、舒适等多种运行控制模式。截至目前,小镇技术创新项目全部落地应用,区域供电可靠率超过99.999%,比肩新加坡、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

    此外,生态城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健全排水防涝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监管平台、打造样板项目,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体系,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收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对这些水进行“释放”利用。与此同时,无废城市也是生态城的突出特色,目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4%,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高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在绿色建筑方面,生态城严格落实绿色建筑要达到100%的要求。在生态城,每一栋建筑都是绿色建筑。

    产城融合 智慧之城

    如今,生态城已度过了新城建设最初的空窗期,产城融合深度整合、加速推进,人与经济同样实现了和谐共存。生态城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设立产业准入门槛,不引入高耗能、高排放、有污染的企业,主要聚焦以人的智慧、健康、生活为要素的产业,现已形成智能科技、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

    当前,生态城正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生态城建设了首个智慧小区。在这里,高空坠物不再是监管难点,广场舞也变得不再扰民,居民可以一键连接城市大脑,供热智能化让小区既低碳又温暖如春。在智慧交通方面,生态城建成全国应用规模最大的智慧交通系统,每15分钟就可以进行一次优化配时。银发AI智慧应用平台将对老年人的关爱从求助响应升级到主动关怀。结合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生态城还打造了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引入智慧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居民争当文明市民。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正在生态城实现高度融合,一批智慧领域头部企业落地生态城。比如通过发布老年人关爱需求吸引了科大讯飞落地,通过CIM平台建设吸引了ESRI入驻,利用企业知识图谱让爱数在生态城生根发芽。同时,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优势,逐步聚集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促进生态城智能科技产业生态形成。围绕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加速落地大数据研究院、国家级数据评估中心、360数据安全中心等机构和企业,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打造北方生态数字经济谷。同时加快建设CEC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信息园二期等载体,打造全智慧化的产业园区。

    依托国家动漫园,生态城深耕影视动漫、图书出版、广告传媒、互动娱乐等文创产业,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一批名企入驻生态城,《哪吒之魔童降世》《熊出没》《流浪地球》等国内高票房影片均有生态城企业参与。2021年8月,生态城获批全市首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占全市60%。同年,天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联盟在生态城成立。生态城作为其中的代表,已经形成了“蓝绿交织、河海相连、动静结合、全域游乐”的滨海旅游城市风光。天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生态城做足海的文章,汇聚起海洋文旅产业的强劲动能。

    目前,生态城10万平方米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丹娜生物、杰科生物、喜诺生物等大健康企业正在茁壮成长,向着有特色优势的大健康产业集群不断迈进。

    宜居宜游 幸福之城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生态城建立“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模式,规划建设20余个社区中心。适度提前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组建社区事务理事会,搭建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新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

    在教育资源方面,生态城坚持品牌化、集团化办学理念,一方面持续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南开中学等院校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促进校际研学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医疗资源方面,生态城实施名校名院名医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运营的有天津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和全市首家民营三级综合医院天津大学新城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优势互补。这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共同构成完整的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在商业配套方面,生态城社区商业已经实现全覆盖,并持续发力建设城市级商业配套。2021年,季景天地购物中心正式开业,爱琴海购物公园建成投用。今年,万达广场、天津欢乐城、珊瑚海生活广场也有望面客,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品质持续提升。

    商业配套的逐步完善,不仅提升了城市活力,也增强了旅游城市游客黏性,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助力。据了解,2019年至今,国家海洋博物馆、妈祖文化园、天津亿利生态世界精灵乐园、东堤公园、南堤公园等一大批核心景区陆续开放,生态城文旅景区及酒店数量增幅均超过100%。特别是2020年生态城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区域内河、湖、湾、海交相辉映,生态、海洋、民俗、文化多元融合,已形成拥有13个主题景区、6个文化场馆、38个城市公园、36公里生活海岸线蓝绿融合、景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未来,生态城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继续以绿色为基石,建设国际合作的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和幸福之城。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见证滨城·奋进新征程”喜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十二&showtitl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hushanshan&check_checkdate=2022/5/6 8:43:44&check_reasons=&translatecontenttype=ReferenceContent&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