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在线访谈

陈冰:天津“发挥上合峰会效应 提升城市文旅热度”访谈
发布日期: 2025-09-25 14:11      来源: 天津政务网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天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与津云新媒体合作推出的《政务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怡明。“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天津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总会成为中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那么,今年国庆黄金周,我市将推出哪些具有天津特色的文旅活动来吸引中外游客?天津应该如何充分发挥上合峰会效应,乘势借势提升城市文旅热度?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冰,围绕我市开展的各类文旅活动,以及天津文旅市场的发展方向等,向网友朋友们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欢迎您,陈局长!

    陈冰: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再过几天,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天津市民朋友也将迎来8天长假。不少市民和游客都格外期待能在假期里感受天津的烟火气与文化韵味。首先,我们请陈局长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今年国庆黄金周,我市将推出哪些具有天津特色的文旅活动来吸引中外游客?

    陈冰:今年“十一”假期,是上合峰会之后的第一个长假,全市主打“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策划推出“上合之游”“上合之夜”“上合之忆”“上合之旅”四大系列500余项文旅活动,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地方特色的文旅盛宴,激活假日文旅消费市场,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为祖国华诞献礼。

    一是“上合之游”系列活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八方宾朋聚首海河之滨,沉浸式感受津派文化、体验“河海津韵”,上合峰会的印记已深深烙刻在津城的大街小巷。金秋十月,“畅游”天津正当时。“上合之游”系列文化中心、古文化街、意风区、五大道以及充满上合元素的梅江会展中心等众多“参访点位”等待市民游客去游览打卡。此外,游客还能在盘山景区的国潮游园会、芦台大集的金秋香蟹节等活动中解锁多元体验,畅游津门秋色。

    二是“上合之夜”系列活动。今年以来,以海河沿岸的217栋建筑、14座桥梁、8.2公里的岸线和友谊路全段主干路网为核心,构建起“海河为横、友谊路为纵”的“T字轴”城市夜景体系。“上合之夜”系列以全新打造的“津眼秀“津门秀”“津钟秀”灵动的光影演绎合作共赢的上合故事,海河变身为流光溢彩的“城市会客厅”;“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点亮,海河游船打造的上合主题航班将带领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海河沿岸的独特风情;航母焰火、方特烟花、运河不夜城火神会也将点亮夜空,开启国庆中秋双节狂欢。

    三是“上合之忆”系列活动。上合峰会期间,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等津门非遗集体亮相,成为各国嘉宾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国庆节期间,市民游客可追寻“上合之忆”系列活动,走进这些非遗点位,在流转的匠心与技艺里,触摸非遗传承的温度;漫步海河之畔,在桥边音乐汇的乐章里,聆听家国共鸣的心声;驻足文博场馆,在历史文物的脉络里,感受文化交融的力量,深度感知“中国味、天津味、现代味、国际味”。

    四是“上合之旅”系列活动。在峰会顺利落幕后的首个节假日,上合风情将充分融入国庆节假期旅途的每一刻,形成吃住购的融合体验,回味“上合之旅”。吃得有风味,上合国宴的精致、成员国美食的多元与本地鲜味碰撞,主题餐点里藏着文明互鉴的巧思;住得有格调,从“元首同款”套房到融入非遗元素的亲子空间,上合印记让休憩成为文化浸润;购得有乐趣,商圈里的国际范儿与本土特色交融,折扣福利与文化体验结合,逛得尽兴又暖心。

    主持人: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峰会吸引全球目光,获得各方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接下来,天津应该如何充分发挥上合峰会效应,乘势借势提升城市文旅热度?

    陈冰:上合峰会不但提升了天津在国内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天津在国际的知名度。从提升城市文旅热度的角度来讲,我们一是主推“上合文旅嘉年华”,提升城市显示度和美誉度。紧紧抓住中秋、国庆、跨年等关键时点,统筹安排秋季和冬季文旅活动,积极引导各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商活动,让市民与全球游客沉浸式感受“后上合-天津魅力”。高水平办好“桥见”“街角”“邂逅”等特色活动,持续办好天津戏剧节、市民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会同体育部门,依托津门虎主场赛事、天津马拉松赛等体育活动,以文旅激活票根经济效能。持续推进引客入津,加强与携程等国内头部企业合作,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津旅游。

    二是发挥上合峰会效应,打造兼具国际范与本土味的特色活动。深耕打造“海河之夜”城市文旅品牌,做优夜游海河标志性体验,依托海河游船舱内民俗文艺表演、船外地标灯光秀,让夜游海河成为入境游客体验国际文化与城市底蕴的必打卡项目。联动峰会接待酒店推出“住峰会同款客房+文旅互动”专属套餐。打造上合主题参观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在畅享优质住宿的同时,饱览周边风光、体验上合魅力。

    三是加大文旅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热度和口碑。“十一”前我们在北京召开文旅推介会,重点发布天津国庆节和秋季文旅活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扩大天津文旅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显示度。推出“海河之夜”文旅达人宣传推广活动,邀约百万级全国优质达人以及千万级头部达人等不少于20人打卡我市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天津金牌导游、优秀获奖导游、自媒体达人开展直播、推出涵盖运河文化、名人故居、万国建筑、津沽记忆等主题系列宣传片。

    四是推动标杆性项目盘活,促进天津文旅消费扩容升级。对接相关企业,推动津湾广场6号楼盘活提升,构建海河沿岸集夜间娱乐、电竞体验、特色餐饮、高端零售为核心的“沉浸式文娱体验项目”,打造津湾广场“无界演艺聚落”品牌项目。在我市静海区团泊新城打造高星级酒店,大力推介现有优质资源,邀请和安排以北京为首的外地企业集团来津调研。

    五是优化全方位服务,提升文旅营商和消费环境。精心推出“十项暖心服务”,涵盖智慧地铁、便捷租车、延时参观等内容,让来津游客的国庆之旅轻松惬意。优化提升全市旅游景区及周边综合环境,针对景区周边摊位摊点、环境卫生、旅游厕所等方面开展重点整治行动。积极推动培育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质量品牌示范单位和示范区,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

    六是持续推进“引客入津”计划,大力拓展入境游市场。借峰会之势对外开展宣传推广,加大入境旅游产品营销,开设运营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形成整体营销和海外声量。联合北京、河北共同设计推出入境游精品主题线路,共同开展海外宣传推介,共同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境外营销联合体。加强邮轮旅游宣传推介,引导邮轮游客在津停留,增加在津观光旅游活动。借助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平台,搭建合作共赢的舞台,举办全球旅行商和旅行者大会,促进文旅领域经贸合作。持续提升支付、签证、通关、住宿、交通等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服务水平,让外籍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主持人: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一周年,三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在文旅协同发展方面具有着天然的优势。天津如何与京冀实现文旅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旅游市场?

    陈冰:大家都了解,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多年来,三地文旅部门在资源整合、线路开发、宣传推广、公共服务、市场共管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交流,吸引三地游客往来穿梭,感受别样魅力,构建了“协同管理、优势互补、形象共树、客源共享”的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动对接北京、河北的文旅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2025年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重点任务》,发布了10条历史文化游主题线路、8大主题冰雪旅游线路,联合开展了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历史文化游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京津冀携手粤港澳银发旅游列车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和展览展示活动。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中,推出京津冀三地重点展览推介。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中,发布第四批文物主题游径,推出“京津冀文化一脉”主题线路。

    自从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5月份发售以来,得到京津冀三地众多游客的喜爱。截至目前,联票已售出近2万张,其中天津购卡者占比15%左右,北京占比32%,河北占比45%,其他省市约占8%,这些购买者将成为国庆期间文旅市场的重要客源,持续推动京津冀三地文旅市场繁荣发展。国庆节之后,三地文旅部门还将继续扩大“京津冀自驾巡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动房车自驾游、露营地等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发展。下一步我局还将举办摄影艺术展、第九届京津冀图书馆阅读推广交流展示活动等,组织参加在河北省举办的京津冀非遗大联展,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主持人:天津旅游资源丰富,一座城市拥有河、海、楼、山、林、湿地、古镇、乡村等独特资源,又有很多富有“津味儿”的文化资源。天津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冰:我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展示城市鲜明特色,着力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融合发展,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城市特色鲜明,“大文旅”格局加速形成。河海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工商文化、民俗文化、演艺文化、文博文化、休闲文化8种文化形态,为我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了“软实力”。文旅资源品类齐全,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我市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了“硬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工作,2024年10月,市委召开天津市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会议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印发《关于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更高的站位和视角统筹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迈入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建立“1+2+16+N”工作联动机制、“一总、两分、五组”指挥调度体系和市内六区文旅融合发展联盟等文旅工作机制,构建起“上山下海、漫游津城,一核两翼、多点开花”的文旅工作格局,高位推动、多元融合、争先进位、质效齐升的“大文旅”格局加速形成。

    二是夯实发展基底,带动关联产业,供给侧结构持续优化。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深化文旅融合为着力点,不断优化文旅供给能力,塑造了“天津始‘钟’‘响’你”总主题,举办系列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热点”。创新艺术演出形式,推出“‘桥’见海河,邂逅浪漫”——桥边音乐汇系列活动。升级实施“邂逅·天津”创意城市计划。丰富提升“当日往返”“周末串门儿”和“长假深度”三大主题产品。将津派文化的重要载体、核心要素串珠成链,推出“河海津韵”30条精品文旅路线,“处处皆是景、主客皆共享”已成为天津独具特色的文旅新体验。深度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体育赛事去旅行”等融合品牌,推出“津旅风情行”“津彩展赛演”等一批商文旅主题活动。启动实施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创建提升和精品线路提亮工程。海河游船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张园、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入选我市2024年度“十佳消费新场景”。成功举办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吸引2000多家企业来津参展参会,展会期间线上线下成交额3.9亿元,项目签约额300.7亿元,文旅融合带动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显示度、贡献值、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客源结构,文旅消费活力显著提升。修订实施《天津市鼓励发展邮轮旅游的实施细则》,2024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全年接待国际邮轮105艘次,累计接待进出境旅客超35万人次,邮轮航次及旅客人次稳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二。2025年5月1日,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赞礼号”、东方邮轮“梦想号”和大洋邮轮“芮吉塔号”三艘国际邮轮同时停靠,这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全面复航以来,首次呈现“三船同靠”的盛况,为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8月底,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运营65个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约23万人次。

    四是打造文旅品牌,提升营销声量,城市旅游形象日趋突出。2025年,我市着力打造“海河之夜”全新文旅品牌,结合海河两岸的地标建筑,布局永乐溯源、古街津韵、欧风雅韵、津门迎客、津湾泛舟、百年风云“六个节点”,持续打造“六大场景”,多元展现津派“八大文化”,迭代升级城市漫游“九条线路”,达成高效协同“十项串联”,为游客提供多元化高品质文旅体验。深化开展“引客入津”行动,先后赴北京、香港等多地成功举办系列发布会和推介活动,全景式展现天津文旅最新品牌和产品。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良好的目的地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主持人:很多的网友朋友们都知道,天津是一座“有生日”的城市。今年是天津设卫筑城621年,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天津逐渐形成了“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多元并蓄”的历史文化特色,也在不断地推动天津文旅高质量发展。陈局长,今年天津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还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将打造哪些新的亮点?

    陈冰:全市文旅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工作主线,落实“四个以文”重要要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文旅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深学深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市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会议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启动天津市“十五五”文旅领域规划编制工作。年初确定了“聚焦一个目标、落实两个方案、保持三个热度、统筹四大板块、把握五个抓手,重点做好12项工作”的全年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十个聚焦”工作用力方向。抢抓上合峰会在津举办契机,全力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持续发挥“1+2+16+N”工作联动机制、“一总两分五组”指挥调度体系作用,凝心聚力落实“文旅贡献值稳中有升、城市热度持续攀升、文旅活跃度不断提升和投诉量下降、负面舆情下降”的工作目标。

    二是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入落实“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的重要要求,促进京津冀文旅各领域协同发展。三地联手以“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相互引流赋能,拉动节日文化消费。我们联合广东省文旅厅、中国铁路北京局举办“京铁乐游”银发旅游列车的首发仪式,推动京津冀与粤港澳文旅联动。在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中,推出京津冀三地重点展览推介。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中,发布第四批文物主题游径,推出“京津冀文化一脉”主题之“抗战记忆”和“紫塞雄关”线路。

    三是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旅消费。聚力打造“海河之夜”特色文旅IP,布局永乐溯源、古街津韵、欧风雅韵、津门迎客、津湾泛舟、百年风云“六大节点”,打造乐动、点亮、泛舟、舞动、寻味、运动、文润“七大场景”,展示津派“八大文化”,升级城市漫游“九条线路”,达成高效协同“十项串联”,为游客提供多元化高品质文旅体验。围绕“天津始‘钟’‘响’你”,推出4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持续推出“桥见海河”“最美街角”“邂逅天津”品牌活动,不断为市民游客持续带来丰盛的文艺盛宴。

    四是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实施津派文艺精品创作行动,创排打磨京剧《华子良》(传承版)、交响乐《战旗》。积极筹创京剧《潞安忠魂》、舞蹈剧场《青·润》等。繁荣文化演艺市场,开展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文化活动,已完成既定演出249场,精品剧目展演6场。精心组织天津音乐节,将高雅艺术从剧场拓展至多元场景,形成“音乐地标、建筑之美、城市漫步”三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实施广电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推动纪录片《“国宝”时刻-仇英桃源仙境图》《东方博物之门》等制作播出。

    五是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扎实做好我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推进大运河(天津段)、海河文化带等6个专题的新发现文物专项调查。统筹实施文物预防性保护、保护修缮、数字化保护等项目,已盘活法国公议局旧址、原开滦矿务局大楼等十多处闲置历史文化资源,盘活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推出一系列专题展览,其中《津沽荡寇——天津人民抗日斗争专题展》入选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继续做优“百年会馆”“叔同之夜”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持续推进文物和非遗进校园,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六是进一步优化文旅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服务、产品、景区、活动“四个品质”。持续指导、推进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按照5A级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现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持续打造“天图夜读”“我在天图读古籍,我在天图修文物”等品牌活动,与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深化“书香天津”建设。组织开展市民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强监管、提质效、促发展”专项行动、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市民游客的便利度、舒适度和满意度。

    主持人:今年的20项民心工程中包括“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第十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局长,今年的活动进展如何?

    陈冰:截止到目前,进展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持续开展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活动。2025年天津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以“崇德尚艺 艺术为民”为主题,组织国家级重点艺术院团和市级专业艺术院团知名艺术家参演的新创或保留经典剧(节)目进行展演。演出季于4月12日舞剧《天下大足》拉开演出季大幕,截至目前已完成既定演出249场。同时,惠民季还精选了十部重点作品,包括舞剧《天下大足》、话剧《原野》、杂技剧《战上海》、芭蕾舞剧《天鹅湖》等。目前精品剧目展演已完成6场。9月下旬还将举办中文原创音乐剧、瑞士苏黎世童声合唱团音乐会等4场演出精品剧目展演,给予观众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

    二是举办第十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以全市的各区文化场馆、文化广场、基层文化站为阵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曲艺、书画、展览、诵读、摄影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55项群众文化活动。突出“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的特色,不断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天津市第六届舞蹈大赛、天津市第九届少儿创意美术系列活动、第十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天津市第五届模特秀等45项活动纷纷启动。

    三是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活动。今年“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被列入20项民心工程,我们精心设计展览展示、社会教育等文化活动,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出展览397个,举办社教活动7202项,接待观众1098万余人次,异彩纷呈的展览,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社会大众假期的新选择。

    主持人:谢谢局长的解读。黄金周是天津展示自身魅力的重要窗口,游客在体验天津特色文旅资源,品尝地道美食的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天津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风采,进而通过口碑传播提升天津文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助力天津打造优质文旅品牌,让文旅引人气、聚财气、振士气,让“文化兴起来、文物活起来、旅游热起来、文艺火起来”。节目开始前,我们在天津政务网、北方网等平台开通了互动渠道,请市民朋友们对天津文旅工作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们都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意见。

    网民王女士:我感觉现在的天津太美了,灯光璀璨的海河美景、万国博览会的五大道、人头攒动的西北角等……天津能逛能吃能玩同时又带有文化色彩的地方特别多,城市旅游吸引力和文化感染力都很强。建议天津整合城市资源打造更多特色文旅品牌活动,让咱天津的文旅市场持续火下去。

    陈冰:感谢这位网民朋友,您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步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围绕“天津始‘钟’‘响’你”总主题,精致策划“四季”“二十四节气”文旅活动,重点推出了“桥见海河”“最美街角”“邂逅天津”系列活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桥’见海河 邂逅浪漫”桥边音乐汇,以海河沿线特色桥梁为背景,以亲水平台、广场、码头、游船等为舞台,打造集游览观光、文化沉浸、艺术欣赏于一体的新型文旅场景。贯穿4月至10月,在海河沿岸6区16个场地举办100场精彩演出。今年特别增设了“舞蹈秀”与“非遗展”两大亮点板块,为观众带来极具沉浸感的视听盛宴和非遗体验。此外,在专业院团基础上,广泛吸纳学院团体及社会团体参与,激发了群众文化创造活力,有力提升了活动影响力与群众文化获得感。“最美街角”系列活动,甄选具有天津特色的公共建筑和城市街角,推出“城市最美街角”“戏曲街角”“戏剧街角”等小而精的艺术活动,活化天津城市建筑,目前“最美街角”已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外地游客来津的打卡胜地。今年以来共组织了14场线下演出及活动。推出的复古骑行活动、“邂逅最美街角”矩阵音乐会、戏曲街角等均受到各方关注。“邂逅·天津”创意城市发展计划,融合各大公共服务场馆和网红街区元素,打造阳台歌剧、戏剧盲盒、舞蹈剧场、话剧快闪、穹顶芭蕾等沉浸式演艺空间,自2020年底启动以来已举办近百场邂逅演出,构筑具有国际范儿的“艺术之城”。

    网民郭先生:我市文旅资源类型丰富,拥有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迹、文博场馆、主题公园、创意产业园区、商贸综合体等。想问问局长,我们如何整合资源,打造既能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又具有天津特色的精品线路?

    陈冰:天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非常好的资源禀赋,为发展城市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为应对市场趋势和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我局实施旅游线路优化提升行动。去年,我市推出了“当日往返游”“周末串门儿游”和“长假深度游”三大主题28条天津文旅线路产品,为游客带来全方位旅游选择。无论是寻求短时间内的城市掠影,还是渴望沉浸式感受天津的历史文化,都有一条线路能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体验。

    今年,我局重点推出津城游玩九大路线,涵盖“津门时光隧道”海河古今穿越之旅等三条“当日游”,“津味烟火·非遗寻踪”非遗民俗体验之旅等三条“周末休闲游”和“一河揽千年·八种文化巡礼”之旅等三条“假期深度游”,串联津城地标与消费场景,为市民游客定制最具主题性和特色的旅游路线。

    主持人:近年来,天津文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品质化、差异化、精益化发展之路,深入挖掘和阐释津派文化,塑造“天津始‘钟’‘响’你”总主题,推出“海河之夜”城市文旅品牌,构建“上山下海、漫游津城,一核两翼、多点开花”的文旅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积极作出文旅贡献。

    本期访谈到此结束了。如果您对相关话题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您到天津政务网“问政”栏目或者北方网《政民零距离》平台留言,市区各级部门将及时为您做出回应。

    感谢各位网友的观看,下期再会。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liwanling&check_checkdate=2025/9/25 14:12:24&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