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会客厅 | 专访区人大代表,经开区党委常委、泰达街道工委书记吴鹏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新区全面建设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的重要一年。
开局即决战,开年即冲刺!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区两会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展现新区上下坚定信心决心,乘势而上,干字当头,勇争先、善作为,善作善成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干劲、拼劲,区融媒体中心在区两会现场设置“融媒会客厅”,特邀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中的各单位负责人、企业家们话成就,说亮点,出实招,见真章!
下面是滨海新区人大代表,经开区党委常委、泰达街道工委书记吴鹏的访谈。
2024年,泰达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从“全要素谋划、全领域治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领域提质赋能”四个方面发力,着力写好民生答卷,为建设幸福泰达2.0版升级加力。
2024年:“量”“质”双提升
吴鹏介绍道,2024年,泰达街道实现量的提升,从医疗领域来说,泰心医院二期项目顺利开展,泰心医院停车楼项目基本完工。此外,泰达医院、泰心医院对于公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跟2023年相比,两所医院的出院病人都有了两位数的增长,家庭医生签约数量跟去年相比增长29%;教育方面,于响片区岳阳道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泰达中学、耀华中学滨城学校、泰达一中高中部四个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投用的同时,泰达街道还在“纳新”,滨城和平保育院、泰达二幼的新园址也正式投入使用。于响片区名校矩阵效应得到初步显现。
其次是质的提升。医疗方面,泰心医院火箭心三期顺利研发,成功植入火箭心的实验羊已经成活超过1000天,创下心室辅助装置实验羊国内最长存活记录。此外,泰达医院日间手术门诊、肾衰门诊以及滨海新区首家公办医院的医美科陆续开始正式面向居民开放。
教育方面,大思政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生态初步体现。“我们在2024年底承接京津冀家校社协同论坛,我们泰达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首届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我们的学校在各个年龄段足、篮、排均获得冠军。泰达一中承接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们和教科研院合作的K12教育实验区全面开花结果。”吴鹏说。
在城市治理领域,北海路一大街双向可变车道作为天津市唯一一个案例获评了全国的精品交通案例。质的提升同时也初步实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初从于响新春灯会、春日生活节、夏日艺术季等活动轮番开展。第四届社区微创新大赛开展260余场活动,惠及居民3万余人。同时,进一步延伸党群服务中心,在30多个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打通了服务居民、凝聚居民和汇聚居民的“最后一米”。
2025年:逐“新”而行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扎实推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见行见效的攻坚之年。泰达街道将逐“新”而行,以“含新量”持续提升幸福泰达“含金量”。
“新的开始是向新而生,围绕着新,我们找到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是新质生产力。”吴鹏介绍道,要用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来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比如用数字教育打造未来教育的生态。医疗系统和各类的机构进行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企业发展空间。在低空经济方面,持续探索无人机在城市运维过程当中的应用。
“第二是找到我们的角色定位,我想至少是三个方面,现代化基础教育高端示范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示范区、高品质生活的先行示范区,围绕着这三个示范区,我们明年要做一些工作。”
教育方面,扭住教育教学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拔尖人才等方面协同发力。同时探索学校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对学校、幼儿园开展幸福教育的评价体系,使泰达教育能够全方位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医疗方面,卫健系统关注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两个重点,重点聚焦“一老一小”: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幼儿全面普惠的托育。
社区治理方面,用好泰达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体系,用好泰达社区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作用于社会治理。未来在于响片区布点泰达第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天河社区建立新的日间照料站。
交通治理方面,围绕人车混行、交口道路情况复杂等情况,在北海路一大街交口、黄海路一大街交口、黄海路泰达大街交口、南海路泰达大街交口,通过交通信号、交通导行、交通标线标识的区划调整等方式解决交通的堵点和难点问题。
2025年,站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阶段的又一个新起点,泰达街将逐“新”而行,向“新”而生,着力打造高品质泰达生活,为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注入泰达动能。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