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在线访谈

任洪源: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5-19 15:48      来源: 天津政务网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我市已于近期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制造业政策》),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任洪源做客天津政务网,为我们介绍《制造业政策》的相关情况。任局长,您好!

    任洪源: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任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制造业政策》出台的背景好吗?

    任洪源: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制造业底蕴深厚,产业门类齐全,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发展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

    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十项行动”部署,作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化、具体化、实践化的重要抓手。其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未来五年我市制造业各项工作的施工图、实景图。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融合化、链群化、协同化生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水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集群集聚集约化水平,全力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为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切实为行动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有关单位,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先后赴广东、重庆等省市调研,实地走访我市工业大区、重点企业,研究编制了《制造业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期间,我们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有关程序,先后多次征求相关市级部门和各区政府意见。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书面征相关企业(协会)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邀请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库专家、知名领域专家召开论证会,论证政策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保证政策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主持人:任局长,在编制《制造业政策》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

    任洪源:我们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在编制过程中与国家制造业“十四五”规划、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衔接,在优化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继承、整合、升级、优化,以政策支持为导向,引导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国家产业规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天津实践中奋力谱写工信篇章。一是突出高端引领,提升政策“含新量”。我们深入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支持工业高质量投资,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主题园区,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打造高端化发展“主引擎”。二是突出数字赋能,提升政策“含智量”。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信创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智能化应用场景,实现以用立业、以用兴业。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制造,布局工业互联网,建设新型智能基础设施,抢占智能化发展“主阵地”。三是突出低碳转型,提升政策“含绿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创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等。保障绿色低碳企业生产,支持纳入重污染天气保障类企业清单,应急期间可采取自主减排措施,打好绿色化发展“主动仗”。

    主持人:《制造业政策》有哪些亮点呢?

    任洪源:文件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先行先试,强化政策首创。率先提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场景、信息系统与应用首次推广等一批引领性条款,支持力度全国领先。创新性提出产业基础再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企业壮大、市级产业主题园区等一批政策措施。二是坚持一业一策,强化精准滴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前沿趋势,围绕信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我市重点产业和产业链,因业制宜提出特色化支持政策,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坚持梯度培育,强化融通发展。做好“抓大、培优、育小”,为工业企业科学谋划成长路径,着力培育领航、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构建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形成梯队化发展、台阶式跃升、产业链协同、梯队结构良好的格局。

    主持人:任局长,《制造业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任洪源:《制造业政策》共6部分、43条政策。第一部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2个方面、13条政策:一是支持工业高质量投资,狠抓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重大工业项目、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项目、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提升工业投资强度,实现增产扩能提质。二是加强专属政策支持,围绕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因业制宜提出特色化、精准化政策,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第二部分提高产业能级。包括4方面12条。一是壮大企业规模,围绕大企业壮大、小微企业“小升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引育等领域,精准提出支持政策,进一步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底盘”。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战新百强企业,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引擎”。三是支持产业集群集聚,重点建设集群促进组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市级产业主题园区,推动重点企业向特定空间聚集。四是梯度培育优质企业,重点构建以领航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为重点、优质中小企业跟进跃升的格局。第三部分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3方面9条。一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建设智能制造试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场景、新型智能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强化智能制造赋能。二是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重点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支持创建绿色园区。三是推进产业服务化转型,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和工业设计,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第四部分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包括3方面4条。一是搭建制造业创新平台,重点鼓励科研院所来津,支持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二是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揭榜挂帅”模式,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创新产品,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三是强化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新产品应用,创建更多的新产品应用场景,以场景迭代引领产业升级。第五部分强化制造业要素保障,包括4条政策。围绕人才、用地、金融、数据4个方面,分别提出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其中,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对重点引育项目开展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循环用于制造业投入。第六部分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包括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升级、品牌培育等。

    主持人:我们将如何推动《制造业政策》落地落实呢?

    任洪源: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落实,强化上门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区抓好落实、确保落地,切实将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服务企业、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下一步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精细编制政策申报指南。进一步明确支持方向、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流程、时间安排、咨询电话等,让企业快速“对号入座”,缩短流程时间,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精心组织政策宣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载体,利用官方网站、解读宣讲会、调研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企业宣讲政策背景、主要内容、申报注意事项等,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三是准确聚焦支持方向。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目标任务,结合政策绩效评估和工作重点,组织发布第二年计划落实的政策申报指南,回应企业关切,破解企业难题,确保惠企助企的“暖心政策”送到企业的“心坎上”。

    主持人:任局长,未来五年,天津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任洪源: 我们将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为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为新兴产业的“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我们还前瞻布局未来智能、空天深海、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致力于抢占发展先机、构筑竞争新优势;大力推动冶金、轻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智能新技术赋能旧产线,振兴传统品牌,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八大工程”,明确重点发展方向。一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工程。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京津冀产业创新协同、链群协同,完善重点承接载体,强化天津港服务辐射作用,推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二是产业强基工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提升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推动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打造一批“国之重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基础支撑。三是产业链再造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一链一策”推动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协同培育,梯度培育市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集群,形成若干千亿级高端产业集群。五是优质企业锻造工程。聚焦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六是重大项目牵引工程。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合拳”,吸引更多企业来津发展,推进技术改造,做强增量、做优存量,增强发展后劲。七是绿色低碳转型工程。积极稳妥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推进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工业能效,助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八是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深化改革创新,整合各方面资源,强化人才支撑、金融支持、土地供给、能源要素等保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效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主持人:好,再次感谢任局长做客天津政务网,为我们详细介绍《制造业政策》的有关情况,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thirdtitle=&showtitle=&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zhaorui&Check_CheckDate=2023/5/19 15:51:55&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