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天津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新意盎然”
发布日期: 2024-06-13 09:51      来源: 泰达政务服务平台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2024年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天津经开区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国企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手段,突出主业、聚焦实业,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强劲。区属国有企业正以高质量转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力量。

    蓝图绘就规划先行 区属国企峥嵘初现

    今年1月与4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简称经开国投公司)接连迎来好消息,这个于2023年刚刚成立的国企两度获得国内头部权威评级机构最高信用等级AAA评定,成为天津市为数不多的获得双AAA信用评级国企平台,成功跻身天津市国企第一梯队。

    兼具资产质量优、信用评级高、融资能力强多重优势于一身的经开国投公司已然成为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领头羊”,焕发出蓬勃生机。

    经开国投公司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是天津经开区对区属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创新优化调整的成功。“结合经开区实际,经开国投公司制定了‘两步走’发展战略,短期内将发挥‘信用支持、发债统筹、产业赋能’战略功能,中远期将成为经开区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产业引领平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天津经开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扎实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天津经开区早早明目标,定方向。

    在2024年年初年度工作会上,经开区明确提出开展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并发布《天津经开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方案》明确了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和发展举措。“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清晰务实,“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转型、现代化治理、正向化赋能、系统化统筹、差异化考核、政企联动”等多项举措扎实有力,“推动泰达城发集团聚焦开发建设和智慧城市运营服务领域,泰达产发集团聚焦产业项目载体运营、产业服务和产业金融领域,泰达南港集团聚焦绿色石化产业聚集发展和南部片区运营,新金融公司聚焦新能源板块、互联网经济板块开展市场化运营”发展方向科学明确,一张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从此绘就。

    今年以来,锚定战略定位,聚焦主业发展,经开区各区属国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峥嵘初现。截至5月底,经开区已实现类金融板块、开发建设板块、商办资产运营板块等业务集中统一运营管理,同步深化招商运营板块、物业服务板块等企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拓展绿色低碳、生态环保业务领域,推动经开区区属国企经营收益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聚焦实业向“新”发力 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蓄势赋能

    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天津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加速推进与区域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优化产业投资领域,助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加快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近日,坐落于天津经开区的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施工现场一片火热。这座即将于6月正式开园的产业园区将成为京津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兴产业领域的汇聚之地。

    如何从京津冀数量众多的医药产业园中脱颖而出,获取竞争优势?

    创新是答案,也是破局的关键。

    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的背后,是经开区生物医药领域核心科研平台——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与区域重要资产运营平台及产业运营平台——泰达产发集团的“强强联手”。在拥有强大研发支持和专业化入驻孵化服务的基础上,泰达产发集团更为产业园企业带来了诚意满满的“附加值”,其将探索成立专项基金,对入驻园区的优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打造“孵化+融资”的创新产业培育体系,推进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

    截至目前,艾斯拓康、恒翊药业、全和诚等8家优质企业完成注册,30余个储备项目蓄势待发,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初试”答卷。

    除了在生物医药细分赛道创新布局之外,区属国有企业还在多个产业领域实现发力突破。在绿色石化领域,泰达南港集团灵活运用“股权+基金”方式,已投资建设南港120万吨乙烯配套污水处理项目、中圣冷能综合利用项目,并储备洽谈多个产业项目,优质产业项目发展赋能加力;在数字产业领域,泰达产发集团深化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合作,加大数字产业领域业务拓展;在直播经济领域,新金融公司联动多方力量共同建设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经开区),吸引大杰至美、蓝鲸教育、修雷傲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打造经开区直播电商新业态;在智能产业领域,泰达城发集团将依托塘沽南站城市更新项目,着力打造10万平方米的M0新型智能产业园区,助力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天津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立足主业,与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合资合作、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锻造发展新优势,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资产盘活模式创新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4月初,天津经开区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REITs”)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复,标志着天津市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正式落地经开区。借助公募REITs这一创新金融工具,泰达产发集团所属科工园公司将持有的优质厂房存量资产有效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金融资产,实现资产的双重溢价,为区域产业导入提供坚实基础。

    这是天津经开区产业园区资产盘活通道搭建的重要里程碑,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贡献了“泰达经验”。

    “此次公募REITs项目是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在优质资产证券化上的一次成功探索,打响了‘泰达品牌’。”天津经开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全面贯彻国务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政策,以“市场化、专业化、证券化”为导向,创新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资产盘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除落地首个公募REITs外,由泰达南港集团谋划推动的南港工业区生态环境导向综合开发运营项目也已于近日完成备案手续,并成功获得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和天津银行首期贷款12.8亿元,成为经开区首个落地实施的EOD模式项目,也成为区属国企市场化资产盘活的又一范例。该项目将以生态环境修复为出发点,以污水处理、浓海水输送、风力发电等收益补足南港工业区建设投入,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把存量资源资产盘活与市场化转型发展相结合,将有效带动南港工业区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今年以来,天津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按照“应盘尽盘”总体思路,“一资产一策”“一股权一策”制定盘活方案,引入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咨询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以“资产+招商”的产业招商新模式“唤醒”沉睡资产,让闲置资源“腾笼换鸟”,激发存量资产新活力。截至5月底,经开区区属国有企业已先后促成星马汽车、创业中心大厦、建发工业厂房、微电子工业区公寓等多个闲置资产成功盘活,涉及土地26.45万平方米,去化厂房面积9.32万平方米。

    “聚焦‘三新’抓实‘三量’工作是本轮国企改革的主要抓手,也是加快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天津经开区将盘活存量资产与扩大有效投资有效结合起来,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蝶变焕新,在推动国企自身高速高质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更多贡献。”天津经开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24/6/13 10:36:40&check_reasons=&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