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 |
木版年画据传约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画店为戴莲增、齐健隆两家,他们最初可能都是画工,以人名代店名。戴莲增画店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明代崇祯年间,后来,戴、齐两家系统又分为很多画店,重要者为“莲增、美丽、莲增丽;健隆、惠隆、健惠隆”。
杨柳青木版年画生产盛于清代中叶,发展成以杨柳青镇为中心,还包括南乡三十二村庄(杨柳青、周家庄、李家庄、赵家庄、古佛寺、炒米店、木厂、冯高庄、郭家庄、大杜庄、小杜庄、宣家院、毕家村、小甸子村、宫家庄、阎家庄、康庄、房家庄、东西流城村、老君堂、岳家开、王家村、大沙窝、小沙窝、新口村、郑家庄)都印制年画。
清末民初,农村凋敝,石印年画兴起,杨柳青年画生产日渐衰落,但犹有十六、七家(如戴莲增金记、万盛恒、万盛昌、戴莲增、莲增戴记、义顺号、戴美丽、庆和、玉万等画店)。
日本军国广义入侵后,杨柳青年画在生产销售上均受到很大破坏,画店相继倒闭,有些则主要以刻印神码勉强维持,至解放前已濒于艺绝人亡的境地。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乱,杨柳青的一些珍贵古版被损毁无数,杨柳青木版年画濒临艺绝。
1953年,天津市文化局组织老艺人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恢复了年画生产。
1958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杨柳青画店(由天津德裕公画庄、天津荣宝斋、杨柳青年画工场合并而成,后更名为天津杨柳青画社),对杨柳青木版年画开展专项保护发掘工作。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