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229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
农工党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海水倒灌防治,提高韧性城市建设水平的提案,经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市水务局、市气象局、市规划资源局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党派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夯实防御责任体系
新区进一步压实市防指防潮分部职能,由区级领导包保沿海战区,不断完善市级部门与区、开发区(街镇)、村居(企业)四级防御组织体系,以《防汛防潮工作安排意见》为指导,突出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压实14个防潮堤段主体责任,制定《风暴潮防御责任清单》,逐一落实“行政、管理、技术”3个责任人,细化应急、海防、海洋、水务、港口等部门职责,实施“网格化”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灾害预警叫应和信息跟踪反馈,健全灾害回溯机制,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
二、完善应急预案机制
针对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风暴潮日趋增多等现象,动态预案管理,修订完善防汛防潮等20个专项预案及通讯、电力等保障预案,按照人员转移“四定”原则(定人、定车、定路线、定安置点),制定风暴潮群众转移安置方案及危险区域“四断”(断电、断水、断交通、断网络)应急方案;强化8处防潮工程风险点动态治理及应急措施,沿海47个商用码头、海堤沿线88处口门涵闸深化“一处一预案”,5座渔港码头、889艘舟艇渔船及长期在津作业100余艘渔船落实休渔及应对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今年还将制定《风暴潮应急响应工作指南》及《风暴潮风险区划图谱》,着重细化人员转移避险、基础设施运行、次生灾害防御等重点环节措施。
三、强化预警叫应联动
依托海洋观测网络及海上、陆域智能网格预报系统,沿海已建成岸基观测站、自动观测站、浮标、海上平台等海洋气象观测设施,形成了覆盖天津海域的海洋观测监测网络,可实时获取风向、风力、潮位、海浪、海温等要素数据,依托数值预报业务化系统与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结合数值模拟、智能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对天津海域潮汐、海浪、海温等要素开展未来五天内的海洋预报和趋势预测,提高天文大潮、台风过境和冷空气等条件下风暴潮预报精度与时效,逐步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建立市防指防潮分部牵头,区防指组织,海防、海洋、气象、水务等多部门参与的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制定《跨部门应急响应工作手册》,预报预警数据实时共享,应急响应协同作战;以大应急融合平台为核心支撑,加快推动沿海4处应急叫应终端、10处防潮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站点建设,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推送系统,靶向发布预警信息,强化“叫应”“叫醒”手段;同时,广泛开展“情景—应对”式实战演练,2024年以来,共组织军地联合及开发区、街镇、驻区企业等各类应急演练736次,提高基层责任人专业水平和风险意识。
四、扎实抢险救援根基
完善专群结合的分梯次队伍调动机制,组织24支综合抢险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6支开发区(街镇)抢险救援队伍、472支村居抢险队,共计1.34万人;110余类2000余万元的区级专储抢险物资汛前完成维保,优选15条物资调运路线,设置8处沿海物料前置场站,前置2400余万元抢险物资,保证快速抢险需要。
五、工程建设及常态化隐患治理
在完成李家河子泵站迎水坡、白水头1.9公里路面等4处海堤维修工程,养护10座海堤闸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保税区白水头段3.4公里海堤达标治理工程,提升防御标准;聚焦堤防薄弱环节、涉海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防潮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完善常态化巡查及重点巡检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地面控沉及生态修复保护
会同市规资、水务等部门,全力开展地面沉降风险评估、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等工作,采用全球导航卫星(GNS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开展多频次高精度沉降监测,2018年以来,地面沉降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新区年平均沉降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2018—2024年,新区深层地下水累计压采2348万立方米,下一步还将实施新一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至2025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850万立方米,2030年基本实现零开采。
会同市海洋部门,不断加大对自然岸线的管控保护力度,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围填海最严禁令,对海岸线实施严格管控,实施分类管理、分段保护,确保自然岸线不低于18公里。海洋生态修复方面,配合实施天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汉沽项目),共完成生态修复933.6公顷、岸线修复17.7千米、海堤生态化改造17.7千米、海岸带整治修复253.6公顷、退养还滩30.6公顷、退养还湿155.7公顷、盐沼植被修复120公顷、牡蛎礁修复工程680公顷。
会同市农业部门,累计投放各类礁体3.14万块,约13.49万空方,形成天津市大神堂海域、滨海旅游区外海和驴驹河外海三块礁区面积;配套开展了增殖放流和试验性海藻移植工作,“十三五”以来已累计放流鱼、虾、蟹、贝等各类苗种20余种,共计约140亿单位,海洋牧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最后,再次感谢贵党派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贵党派继续关注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4月24日
工作人员:王飞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