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13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0-29 11:17      来源: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韩洪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天津大神堂牡蛎礁生态区建设及经验推广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深化实施编制海洋公园规划工作

    《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规划(2022-2035年)》已完成区级层面全部编制程序并报市规划资源局,市规划资源局完成第二次征求市级相关政府组成部门意见工作,待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批。规划以保护牡蛎礁生存环境和遗鸥栖息地为根本、以观赏近岸海域风光为向导,以弘扬和构建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为支点,在海洋公园内开展适度生态养殖、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将海洋公园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游憩目的地。规划内容包括珍稀鸟类保护基地、牡蛎礁生态科普基地、服务中心、木栈道、观鸟屋、生态监测站、景观大门、管理检查站、巡护瞭望塔、海上监控平台等基础管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设施以及适度的生态养殖、旅游休闲等生态产业。下一步持续推动海洋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待规划得到批复后对照完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资金,促进规划尽快落地实施。

    二、做好牡蛎礁科普宣传工作

    国家海洋博物馆“远古海洋”展厅专门设立了牡蛎礁展区,占地7平方米,占用空间 21立方米。所展示的牡蛎礁群标本为整体采集,长2.8米,宽1.4米,高1米,保持了牡蛎礁切面原貌,层次分明,可以清晰显示牡蛎之间的附着机制和每个牡蛎在自然状态下的外形特征。该展品生动诠释了“沧海桑田”这一海陆变化的过程,见证了距今约7000年以来古河口与古海岸交汇地的变迁,并在日常的讲解和科普课程中向广大青少年宣传牡蛎礁的知识。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会组织相关博物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持续深化全域科普,在教育活动中增加相关科普知识,增强对牡蛎礁的科普认识和宣传。天津自然博物馆将开展科普活动进校园,助力“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并将积极创造条件,推出相关主题展览。国家海洋博物馆还将针对牡蛎礁提供线上讲解科普资源,同时设计开发科普课程和研学活动,通过“海博老师进校园”与“中小学生逛海博”双向互动,面向学生群体推广。

    三、强化宣传推广力度

    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海报,通过“天津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科普宣传牡蛎礁及野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基本知识和保护成效等内容,通过宣传提高公众保护牡蛎礁的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将结合宣传重点,精心策划选题,广泛收集、遴选优秀选材进行再次加工,推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贴近群众的相关优秀作品,坚持内容为王,以牡蛎礁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为内容抓手,向广大市民推送关于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相关信息,以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宣传阵地,做好海洋文化宣传,牡蛎礁知识推广。

    四、加大牡蛎礁资源在研学中的普及交流

    一方面,国家海洋博物馆、滨海新区博物馆、滨海新区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等点位始终致力于牡蛎礁相关知识的科普工作,是研学旅游的重要点位、滨海新区研学游的重点宣传板块;另一方面,市教委结合我市特色资源,依托全国和我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教学资源展示交流活动;发挥市教科院教研优势,引导中小学把生态文明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重点内容,与社会实践、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注重提升育人实效;强化与生态环境局的协同联动,发挥京津冀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创新联盟作用,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伟大实践,集聚京津冀“政产学研用”等优质资源,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和宣传教育,提升广大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录制播出涵盖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相关的开学季课程,培养广大学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五、积极与市文化和旅游局沟通博物馆建设相关事宜

    按照《博物馆条例》等法规要求,建设博物馆需要明确博物馆的建设主体单位、符合要求的馆舍、来源合法的藏品、博物馆的管理人员、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等因素。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我市博物馆行业管理部门,对建设牡蛎礁主题博物馆表示支持,可在博物馆展览大纲编写、藏品保护、讲解员培训和设立备案程序等博物馆业务工作方面给予支持。滨海新区也将组织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相关事宜。

    六、加强牡蛎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为保护大神堂区域珍贵的牡蛎礁资源,2023年组织开展了牡蛎礁修复工作,采用人工牡蛎增殖礁体结合袋装牡蛎壳投放的方式,在680公顷海域范围内投放人工牡蛎礁体34.5万方,充分保护天然牡蛎礁礁体,同时通过牡蛎的不断附着与天然牡蛎礁连成一体,扩大现存牡蛎礁的面积,推动逆转牡蛎礁的退化趋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四宜”美丽滨城。

    2024年4月30日  

    工作人员:刘妍

    联系电话:022-66782306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24/10/30 9:22:50&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