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88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
唐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水平建设滨城科创区的提案,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滨城科创区建设是滨海新区扎实落实“十项行动”、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的核心抓手,是滨海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的具体行动,是滨海新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集聚创新要素,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焕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2023年滨海新区在市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举全区之力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滨城科创区。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高标准规划,系统布局发展空间
“一核”(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载体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一区”(华苑科技园)打造滨城科创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一带”依靠“一核一区”双向驱动,“一带”从东向西串联经开区、高新区渤龙湖片区、保税区空港片区,形成集中承载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产业化高地。“N园”发挥主题园区主题式、组团式创新优势,升级打造N个特色鲜明的主题创新园。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具体项目和市场主体遍地开花。
(二)精准产业发展,明确科创区发展定位
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核心承载地。聚焦错位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抢抓时间窗口期,着重布局创新链中后端环节,积极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建设产业创新策源地。聚焦先进制造业主题,面向产业、重在应用,探索大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硬科技创新等新模式,强化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科创改革先行地。按照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定位,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叠加联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生态环境。
(三)注重细化分解,分段明确目标任务
在战略目标上,科创区建设计划分“三步走”,2023年至2025年为起步期,2025年至2027年为成长期,2027年到2035年为壮大期。通过起步期和成长期,基本建成“一核一区一带N园”创新布局,形成引领支撑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北方产业科创高地。到2035年,基本建成资源集聚明显、研创活力四射、产业特色鲜明、人产城深度融合、跨域联动有力、人才近悦远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围绕科创区建设,构建“1563”建设思路,即:突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一个战略定位;聚焦产业应用创新、系统协同创新、制度模式创新、主题组团创新、平台功能创新五大突破方向;实施科创策源强基、科创成果产业化、产业焕新升级、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科创体制改革攻坚、科创载体能级攀升六大重点行动,实现京津冀成果产业化核心承载地、产业创新策源地、科创改革先行地三个功能定位。同时,聚焦25项重点任务、制定“一核”“一区”建设子方案,强化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新时代美丽“滨城”建设注入澎湃动力、增添强劲活力,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滨海之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四宜”美丽滨城。
2024年4月30日
工作人员:辛鹏
联系电话:022-66707999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