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66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0-29 11:10      来源: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吕鹏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支撑适港产业提质升级的提案,经会同市教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天津市高度重视适港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先后获批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保税区临港经济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荣誉,全国首个聚焦海洋工程的产教联合体天津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正式揭牌成立,有效推动了教育、人才、资金、创新等资源加速向适港产业聚集。

    一、加强合作交流,促进适港产业集群发展

    (一)推动重点产业成龙配套

    举办海洋装备产业链对接活动,带动本地船舶制造上下游企业发展,提升成龙配套水平。2023年全年,海洋装备产值131.83亿元。组织完成南港、大港、临港化工园区认定审核。利用天津南港码头海运优势加快打造炼化龙头。2023年全年,绿色石化产业链产值4435.85亿元。

    (二)壮大重点产业规模

    依托天津港大部件运输便利优势,2023年长征五号、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四发四胜,保障空间站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实践23号卫星等发射任务圆满完成。发挥天津港大豆等大宗商品大进大出优势,持续引进高附加值粮油加工项目,推动物流通道升级为发展通道。

    二、加强联合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推动组建创新联合体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牵头组建京津冀能源保障与海洋低碳创新联合体、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天津港源网荷储一体化运管服绿色基地建设创新联合体、航天神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天津航天产业创新联合体等天津市创新联合体。

    (二)促进产学研融合创新

    支持高校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对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评估和筛选,确保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梳理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引导高校科研人员主动与产业、企业对接,将科研的前沿阵地建到企业内。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推动高校与企业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开展“卡脖子”技术以及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攻关,提升创新效能。

    (三)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等优化政策,助力企业积极争取天津市研发后补助资金支持,制定了天津市科技创新政策要点汇编,将科技、工信、人社、商务、国资、税务、银保监等部门涉及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摘要和解读,在官网宣传方便企业充分掌握和运用政策。整合科创服务资源、优化成果转化体系,打造滨海新区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与交易平台——“滨科荟”,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三、加强适港人才支持力度

    (一)支持人才引进落户

    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截至2024年1月底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8.1万人,平均年龄3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实施“海河英才”卡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申领,拓展配套服务功能,创新“人才举荐制+直接发卡”模式,会同相关部门在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专属服务。

    (二)搭建人才引进平台

    举办14场“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活动,同步搭建线上对接平台,提供重点岗位4.2万余个,现场接收简历3.1万余份。举办直播带岗活动,进行线上实时互动交流、投递简历,在线观看21万人次。举办“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活动,设置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人才交流洽谈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发布会、人力资源服务主题活动三大板块。组织“海河英才”学子津门行活动,邀请13所知名高校640余名师生代表来津调研考察。

    (三)完善人才支持政策

    印发《关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从加快聚集青年人才、引进海外人才、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四)大力培育优秀技能人才

    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8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适港产业发展质效

    加快资源集聚,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动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壮大适港制造业产业底盘。充分发挥保税区海洋装备产业、南港石油化工产业等集聚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海洋装备、化工新材料等主题园区,形成规模效应,打造临港产业集群高地。

    (二)引导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重点发展海洋装备、智能装备等领域,提高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装备产能,完善船舶维修等配套服务。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内合作机制,加强传感、控制、检测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关键设备制造、研发、升级,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切实推动适港产业提质升级。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和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适港产业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组织“海河英才”专场招聘会、“津洽会”、“双一流”高校招聘会、“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会、展、赛”活动,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深入实施“海河英才”卡制度,持续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为人才在津工作生活提供更加精准便捷服务保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四宜”美丽滨城。

    2024年4月30日

    工作人员:王妍

    联系电话:022-66707950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24/10/30 9:22:50&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