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对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397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7-27 16:15      来源: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张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细胞与基因产业促进力度,助力“细胞谷”建设推动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建议,经会同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天津市在细胞和基因研究及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市拥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顶尖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拥有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汉氏联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细胞研发企业;建立了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专业的“华夏干细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细胞产业的发展,以服务重点产业链、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海河实验室建设等为重要抓手,全力支持以“细胞谷”为特色的天津细胞产业创新型集群发展,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市科技局将细胞领域研究作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累计投入数千万元,资助100余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了细胞领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是2020年市科技局依托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建设了“天津市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该中心开展细胞药物质控方法的研发及质控体系的研发。经过两年研发,天津市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初步搭建了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基础研究平台、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建立了2项细胞质控创新方法。二是2021年市科技局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建设“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生命基本单元、围绕细胞生态体系、细胞生态与免疫、细胞生态失衡与重大疾病五个方向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相关领域的先行先试和科研成果转化,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协调领导小组,大力促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机制体制创新、对接引育生物医药企业,成立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服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采用揭榜挂帅制进行科研立项,解决“卡脖子”项目的科研技术攻关。目前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已注册挂牌,进入运营阶段,与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家企业落户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引入7名院士和6个科研团队,发布2022年科研项目立项指南。高质量推动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设已纳入2022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二、实施人才提升工程

    市人社局近年来对细胞与基因技术等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引育工作高度重视。

    (一)建设细胞与基因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加快集聚培育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助推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高质量发展,2021年创建新医科和生物医药产业博士后创新联合体,集聚天津大学、康希诺公司等43家博士后设站单位,覆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共72个、导师160名,实现博士后“联招、联育、联考、联用”。当年新引进博士188人,项目合作金额超过1亿元。二是实施中国博士后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累计引育细胞与基因技术等生物医药领域优秀博士后人才19人。三是出台青年科学家支持培育十条措施,以生物医药等我市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为重点,从设立专项、项目申报、素质提升、评价激励、创业扶持、服务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一批青年科学家。四是以赛促育激发创新潜能,精心组织参加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工作,在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支撑下,选拔150余人组建天津代表团,全面参与“赛、展、会”等各项活动。经过努力拼搏,天津代表团共获得6个金奖、10个银奖、13个铜奖和17个优胜奖,金奖总数、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位,其中,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共获得1金、2银、1铜和4个优胜奖,占我市获奖总数的17.4%。

    (二)激发细胞与基因技术人才创新活力

    锚定12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重构职称专业体系,印发《市人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优化工程技术系列职称评价支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设置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造专业职称,其中,制药职称评价标准已发布,涵盖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生产、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质量及技术服务等领域,为实现“干什么、评什么”精准评价产业链人才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加大细胞与基因技术人才培训力度

    一是开展继续教育助力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开展国家级和市级高级研修项目,2021年组织12期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高研班和自主创新人才培训班,培训高层次人才700余人,项目选题均紧密围绕我市先进制造业、医疗卫生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南开大学等3家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44家市级继续教育基地,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培训生物医药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三是每年发布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目录,指导生物医药领域单位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并通过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提供公需科目在线培训,更新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帮助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三、优化干细胞存储市场营商环境

    关于建议中医疗机构应当支持脐带血、脐带、胎盘等生物样本采集工作,市卫健委于2019年已组织妇产质控中心讨论,明确产妇对胎盘、脐带、脐带血有捐献、储存或丢弃的权利。医疗机构在不违反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当按照产妇的意愿,配合产妇对胎盘、脐带、脐带血进行处置,并与市人大代表建立了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对具体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医疗机构要按照产妇意愿处置脐带胎盘等生物样本,为天津市干细胞技术的开发和科研活动继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开展政策先行先试

    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医疗专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治疗、科研和商业需求,分析面临的堵点和难点。同时,借鉴上海、北京、深圳、海南、云南等地区经验做法,全面梳理细胞治疗的全流程、全链条,形成了以点带面突破的试点思路。

    二是积极促进《天津市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工作,完善基因和细胞药械产品研发、生产、使用支持政策,促进我市细胞产业链发展。

    三是结合我市生物医药发展实际,出台《天津市药品安全监管“十四五”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继续发挥我市细胞药物监管科学研究中心作用,鼓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细胞药物研究,提升市药检院疫苗批签发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细胞产品落户天津。  

    四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印发《鼓励医疗器械中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按照产品上市前研发、注册申报审评审批、上市后生产经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综合性政策顺序结构给予政策支持。

    五是起草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方案,明确为国家试制度的方向,拟通过细胞治疗“国家队”优势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依托自贸区基因与细胞治疗联动创新示范基地细胞存储、研发、生产制备、临床转化应用等全闭环管理环境,在有效防控风险的条件下,组织开展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试点,探索在进口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细胞治疗按照医疗技术准入开展临床收费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目前,首批甄选了三个试点病种,将推动开展试单,小范围内探索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全闭环管理流程,将为后期以点带面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奠定良好基础。

    六是强化保税研发政策宣传,组织召开保税研发政策宣讲会,围绕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关总署《关于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研发业务的公告》等一系列事关保税研发业务开展的重大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在做好“面”上宣传的同时,积极开展“点”上解读,以有意向有需求的企业为重点,成立政策服务专班,挨家挨户上门送政策,开展个性化政策辅导,切实让企业把政策弄明白、搞透彻。

    七是强化联动配合,提高政策执行力。开展专题研究保税研发工作推动方案,并赴天津港保税区、滨海综保区、东疆综保区、泰达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地考察,积极论证建设保税研发公共平台可行性。会同天津海关、高新区管委会对渤龙湖片区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深入调研,推动药研院、血研所等单位申建保税研发中心,并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保税研发“特色综保区”的工作思路。目前,保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高新一站”已在滨海综保区落地,可为区外科技研发企业提供“区内外联动、小批量药品试剂快速通关、先放后验、先出区后报关”等一系列便捷通关服务。

    五、实施国产化替代工程

    新区聚焦生物医药上下游配套企业,从原材料、耗材、设备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知名企业调研,研究国产替代可能性,有针对性的制定招商计划清单,吸引产业链企业落户。充分发挥康希诺、凯莱英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引进生物药上下游培养基、病毒分离纯化、中硼医用包装瓶等相关配套企业。目前新区已经接触洽谈了20多家配套企业,将通过链式培育,推动项目及配套产业链的落地,实施国产化替代。今年,已引进上海乐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新区设立研发中心,为生物药企业提供配套储液袋、反应器袋等一次性使用耗材及设备的研发生产服务。依托天津博蕴纯化装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天津科技大学、康希诺生物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生物医药关键原材料及系统装备工程开发验证适配平台,建设从实验室研发、中试、验证、放大的全套合成装置与公共服务平台,解决生物药国产化替代“卡脖子”问题。

    六、建立“链长制”和专家咨询机制

    为落实“坚持制造业立市、打造制造强市”战略部署,天津市以产业链建设为核心抓手,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产业链链长制,成员囊括了“细胞谷”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动会,研究解决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协调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推动“细胞谷”和细胞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此外,积极组织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与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技术对接,邀请细胞领域专家对细胞与基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领域重大需求把脉,提出建议方案。

    七、下一步工作

    (一)支持细胞和基因领域科研创新发展

    贯彻落实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方案,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支持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技术研发和转化。二是布局创新平台,全力推动细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设,打造前沿技术策源地。三是深化产学研医合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联合组建医工协同创新联合体,以临床应用促进技术或产品迭代发展。四是提升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借助国家和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升细胞领域临床医学研究水平,支持医疗机构承接企业临床研究项目,促进新产品转化应用。

    (二)落实人才引领战略

    一是支持“细胞谷”试验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世界排名靠前的院校(学科)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来津从事博士后研究。二是实施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支持“细胞谷学院”组织继续教育高级研修项目。三是支持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和“细胞谷”龙头企业开展制药专业职称自主评审,精准评价和培养储备“细胞制药工程师”。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积极推动《天津市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立法实施,推进《条例》在自贸区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进行先行先试,同时,将深入探索建立研究型病房,提升临床转化能力,推进细胞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四)围绕产业链补链强链

    重点围绕康希诺等龙头企业配套产业链,实施生物药原辅料、设备、耗材等国产化替代,建成集研发、转化、应用、生产于一体的细胞产业聚集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细胞和基因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滨海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出新的贡献。

    2022年5月19日

    工作人员:高慧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22/7/27 16:15:34&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