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2024年河湖长制“向群众汇报”工作报告 |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落实河湖长制,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级总河湖长令,持续提升河湖长履职能力,有效完善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深化工作方法改革创新,着力推动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河道防洪安全屏障全面筑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河湖长制工作回顾
(一)夯实治理基底,凝聚河湖管护合力
一是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优化河湖管理架构,动态调整河湖长组织体系,对标市级河湖长设置情况,19位区领导担任区级河湖长。双总河湖长、区级河湖长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定期主持召开区级河湖长会议,细化举措、分析形势、调度任务、压茬推进,确保河湖长制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示范带动各级河湖长巡河、管河、护河、治河,先后巡河湖5.3万人次,推动解决一批涉河湖重点难点问题,守护河湖“最前哨”。
二是工作机制持续完善。进一步强化督导巡查工作机制,细化实化河长湖长及部门职责,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印发季度工作情况通报3份,下发整改通知单27份。同时加强闭环管理,督促整改问题2457项。全年共约谈履职不到位河湖长6人次,全区通报批评属地街镇1次,持续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不断提升各级河湖长履职能力,推动长效管控机制落地见效。
三是治水合力逐步形成。持续发挥“跨界河湖长”、“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河湖长吹哨 部门报道”等联防联控机制作用,联合跨省、市、区各部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针对跨省河道障碍物、跨境河道非法捕捞以及河道历史遗留建筑等“老大难”问题开展联合整治,切实提升各部门、各级河湖长主动进位、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联合河道管理单位、属地部门、执法部门开展联合巡查执法行动4次,共清理非法捕捞船只55条、插网和地笼60余处,切实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四是全民参与成效凸显。精心打造于家堡滨河公园和新港公园2座河湖长制主题公园,扎牢滨海新区河湖长制宣传阵地。持续开展河湖长制宣传活动,开展河湖长制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各类宣传活动,先后出动37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万余份,增设警示标语、横幅、警示牌130余个,宣传受众超1万人,河湖长制社会知晓率进一步提升。全面畅通社会监督举报途径,先后解决各级社会监督举报问题共30项,满意率达100%。实现河湖长“向群众汇报”全覆盖,6734名群众担任现场“阅卷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办理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6项。
(二)聚焦任务重点,提升河湖管护水平
一是全力建设幸福河湖。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建设新时代幸福河湖的动员令,围绕“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科学水管理”,高标高质编制《滨海新区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制定区级年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步骤,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分批分类打造幸福河湖样板。海河滨海新区段、静湖提前参评并完成建设任务,河安湖晏、岸绿景美、鱼翔莺语、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初步呈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彰显。
二是聚力攻坚主要任务。出台《2024年滨海新区河湖长制主要任务》,围绕高效利用水资源、综合治理水环境、保护修复水生态、切实保障水安全四个方面,重点开展40项重点工作,推动各项河湖保护工作落实落细。各牵头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对照考核目标,详细梳理工作内容,主动对接市级考核部门,对标市级要求,积极协调市级主管部门对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指导。
三是从严从细排水监管。进一步强化河湖排水管理,加大排水宣传培训力度,提升排水规范管理意识,加强河道排水巡查检查,严格按照《区河(湖)长办关于加强取排水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做好排水备案工作,严禁向河道排放不达标水体,保障河湖水质稳定达标。全年累计向市级河道排水备案181次,排水10371余万立方米。
(三)突出专项治理,改善河湖生态面貌
一是持续打好清河湖“提升战”。持续开展清河湖专项行动,以改善水质、清零垃圾、补齐长效管理为重点,强化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着力解决河湖水环境重点难点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3次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清理水面堤岸垃圾约788.94吨。
二是纵深推进清四乱“歼灭战”。印发《滨海新区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方案》,综合运用“回头看”、日常检查、现场督导检查等方式方法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2024年共现场督导检查2次,印发督办单4次。各开发区、街镇通过集中排查及日常巡查,发现清理处置各类“四乱”点位21处。扎实开展河湖遥感图斑问题线索整治,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逐点位核查图斑线索206处。针对6处确认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强化监督指导,现已全部提前完成整改,先后清理“乱占”种植500平米,拆除“乱建”板房、砖房等550平米。
三是稳步实施黑臭水体“持久战”。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持续组织各开发区、街镇全区范围开展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对全区69条黑臭水体点位每月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相关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保持长效管控。针对已治理完成的建成区黑臭水体(城排明渠、下坞泵站干渠)督促属地街镇加强日常巡查养管。每季度区河(湖)长办组织各开发区、街镇对全区建成区水体开展排查,未发现新增建成区黑臭水体。
四是全力打赢防汛抗旱“攻坚战”。今年汛期我区成功处置防汛、防潮、防洪Ⅳ级以上应急响应10次,积极应对暴雨、雷雨大风、雷电等气象预警91期,其中暴雨红色预警1期,橙色预警3期。强化河道堤防、水库大坝、闸涵泵站等日常巡查,针对发现的22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逐一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限期整改,汛前全部完成。印发《滨海新区清理整治阻水片林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组织各级河湖长、河道管理单位对区内9条行洪河道及44条骨干排涝河道的阻碍行洪片林、高杆作物等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共排查点位66处。建立区119人的水务局防洪抢险救援队和36人的防洪抢险专家组,为防洪抢险提供人员技术支撑。密切关注水情变化,加强防汛物资管理,累计发放移动排水设备26套。发布水情通报29期,为相关单位防汛决策提供工作建议,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2025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安排
滨海新区2025年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河湖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水环境生态保护,不断推进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滨城”提供坚强的水生态保障。现将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协调推动
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动态调整各级河湖长设置,不定期召开区级河湖长会议、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当前水环境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统筹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协调推动河湖长制各项任务。组织各级河湖长按期开展巡河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河湖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运用河长制信息平台,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持续提升基层河湖长履职尽责意识。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共同营造全民治水护水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巡查检查整改
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工作机制,采取“不打招呼”、“四不两直”等方式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和力度,每季度对各级河湖长履职情况进行通报,计划印发检查通报4期,督促各级河湖长切实履职尽责,确保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对标市级检查内容,将8个城市街道,4个开发区违规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污问题纳入2025年检查通报,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保障入河水体水质达标。
(三)加强河湖水环境治理
对全区1501条(座)水体持续开展春季、汛后、秋冬季清河湖专项行动,以改善水质、清零垃圾、补齐长效管理为重点,着力解决河湖水环境重点难点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治。督促各级河湖长加强水污染源头管控和处置,对入河排口水质污染全方位溯源排查,分类施策,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加大黑臭水体排查治理,重点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新增黑臭水体,对已经整治完成的69条黑臭水体做好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防止问题反弹。
(四)加强河湖岸线保护
根据依法划定的河湖管理范围和岸线保护范围,明确河湖岸线边界,对侵占河湖岸线、破坏河岸生态的行为进行全面整治,综合运用“回头看”、日常检查、现场督导等方式纵深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整治、碍洪突出问题核查整治等专项工作,全面部署核查研判,边查边改,提高整治效率,全力恢复河湖岸线生态功能及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和安全。
(五)加强水质管控检测
为了加强河湖水环境管控,开展重点河湖水质检测工作,计划每月对重点河湖145个水质断面进行水质检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为河湖治理、管控提供数据支撑。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分析研判,建立水质预警机制,对水质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处置,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针对性的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污染源排查和治理,持续改善河湖生态水质。
(六)加强取排水备案管理
进一步强化市区管河道(市管河道9条、区管河道44条)取排水备案管理,加大取排水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取排水规范管理意识,加强河道取排水巡查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处置。督促各排水管理单位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取排水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做好取排水备案工作,严禁向河道排放不达标水体,保障河湖水质稳定达标。
(七)加强宣传培训力度
持续开展河湖长制宣传活动,结合3月份“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各类节假日等宣传节点,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河湖长制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各类宣传活动,抓住重点时段、重点节日开展河湖安全管理宣传和劝导,增强人民群众涉水安全意识,提升河湖长制社会知晓率。积极组织开展各级河湖长、特别是新任河湖长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河湖长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河湖长、河湖长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更好的履职尽责提供基础保障。
(八)加强幸福河湖创建
2025年天津市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已经纳入20项民心工程,按照市河(湖)长办统一安排部署,我区申报启动空港景观湖幸福河湖评价工作,同时保一争三,协同推进金海湖、渤龙湖幸福河湖评价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积极对接市级部门,通过持续改善河湖生态面貌,营造与景观绿化相得益彰的水域生态,丰富水域岸边文艺体育活动,真正提升河湖周边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开展并完成北排水河、沧浪渠、洪泥河、黑猪河、荒地排水河、青静黄排水渠、捷地减河7条河道和官港湖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建立相关河湖健康档案,科学、动态掌握河湖健康状况,为管理、保护、治理河湖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滨海新区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河湖长制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四宜”美丽滨城提供坚强的水生态保障,让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天津市滨海新区河(湖)长制办公室
2025年3月28日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