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8〕45号)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夜间经济发展,促进夜间市场繁荣,推进消费升级,激发城市活力,结合新区实际,制定该实施方案。
《方案》经区人民政府同意,于2019年4月17日正式印发实施。
一、文件出台背景是什么?
随着新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完善特色化城市功能,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挖掘发展潜力,建设一批夜间经济载体,营造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加快形成新区夜间经济体系,着力将夜间经济打造成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滨海新区制定了《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二、新区发展夜间经济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新区以打造“夜滨海”为主题,通过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高起点规划建设“3+3+N”具有滨海特色的夜间经济聚集区,力争2020年,形成6个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全区发展形成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聚集区,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层次分明、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新区夜间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开展繁荣夜间消费体验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形成一批常态化、亲民化、特色化“夜滨海”品牌活动。
三、新区重点打造的夜间经济聚集区有哪些?
新区将重点打造滨海文化中心-万达广场、开发区MSD、永旺-时尚天街等3个商贸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分别以文化体验、商务休闲、特色餐饮等为主力业态,吸引中高端消费人群;打造于家堡环球购、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解放路步行街等3个商旅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分别围绕全球精品、海洋文化、体验式消费等不同主题,突出特色主力业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品、特色餐饮企业进驻,高水平设计建设沿河“灯光秀”,使海河沿岸成为新区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带;依托辖区特色餐饮街、商业步行街、体育场馆、图书馆、影剧院、高校等载体,打造一批餐饮集聚型、百姓生活型、文体消费型、便利服务型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夜间经济集聚区。
四、新区组织开展“夜游滨海”体验活动形式是哪些?
新区将推出“夜游滨海”活动,推动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方特欢乐世界、欢乐水魔方等景区开展景区灯光秀、夜宿、特色表演、优惠票价等活动吸引游客夜间旅游消费,促进新区旅游夜间经济发展;开展“夜滨购”体验活动,深入推进“缤购体验季”系列主题活动,每年的7至10月策划推出“夜滨购”体验活动,鼓励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引导“万家乐”、“便利蜂”等企业建设24小时便利店,联动全区夜间经济聚集区,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开展“夜品滨味”体验活动,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海鲜节、餐饮嘉年华等活动,开展品牌餐饮评选,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区城市文化载体资源,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促进新区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五、新区推动夜间经济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新区将在环境整治、放宽管制、完善配套管理、提升服务功能等方面,全面支持夜间经济发展。一是重点建设的夜间经济集聚区纳入城市环境整治和亮化、绿化工程的年度重点任务,提高夜间经济集聚区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水平;二是晚20至24时放宽相关摆卖管制,在符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市政环卫等相关规定,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秩序等前提下,对部分路段的夜间经济集聚区配套进行规范充实。经有关部门审批许可,允许沿街商户利用街面开展形象展示推广活动;三是各夜间经济集聚区属地开发区、街道梳理街区范围内及周边停车场情况,提出优化街面停车位管理、夜间临时停车等具体措施;四是进一步优化夜间经济集聚区附近公共交通线路设置,加密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五是充分考虑各夜间经济集聚区特点,完善水电气供给、雨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六是完善夜间经济集聚区食品安全、消防、治安等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切实提升服务夜间经济发展的管理保障水平。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