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港保税区关于支持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政策解读 |
政策原文: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港保税区关于支持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
《天津港保税区关于支持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于2025年8月8日由天津港保税区印发,现就政策相关内容进行如下解读:
一、背景情况
在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传统产业格局深度重构的国际竞争大背景下,生物制造已成为中美博弈和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核心战场。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制造产业培育和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并打造“生物制造”为战略新兴产业,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先后出台了多项产业实施意见。国内北京、上海、河北、成都、合肥等多地也先后出台支持生物经济发展的各项支持措施。天津市为支持合成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于2024年出台《天津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构筑生物制造创新策源体系、持续支持基础和应用研究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多层次培育壮大产业主体、打造标志性产业集聚区、探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构建高水平产业人才梯队、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加强金融投资服务体系建设等九项重点任务予以支持。保税区已精耕生物制造产业18年,建有以中科院工生所、国家合成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创新策源,汇聚了低碳合成工程学、京津冀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平台机构,打造以生物制造产业谷、生物制造产业园为代表的专业载体,形成了“空港科技研发、临港规模生产”的空间一体化布局,已吸引以国投创新院为代表的大型央国企集聚保税区,涌现出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吨级中试、怡和健康糖、瑞普菌丝蛋白等一批标志性生物制造产业化项目,是国内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和产业集聚高地。
二、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重点以提升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研发能力、加强生物制造产业主体培育、支持生物制造产业生态建设为主要抓手,主要面向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制造工程、工业蛋白质科学与生物催化工程、生物系统与生物工艺工程、生物制造产业高端装备领域,共计四大领域23个产业方向,在强化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研发成果本地转化、支持设立全国性研发总部、支持引进生物制造高层次人才、完善生物制造产业配套、提升金融支撑效能等方面形成具体支持。
三、特色亮点
(一)聚焦实体经济和未来产业支持力度空前,构建生物制造领域全链条的产业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成果本地转化、设立全国性研发总部、引进生物制造高层次人才、生物制造产业配套给予支持。特别是对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支持。
(二)精准锚定研发激励,直接奖励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持续创新。创新平台集聚,顶级的研发平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并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三)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线,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服务体系;构建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打造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生物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引领示范区,打造成为天津市的一张产业新名片,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上贡献保税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