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转化应用——全国人大代表建言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发布日期: 2020-05-24 11:0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在更多瓶颈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完善创新应用体系……两会期间,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项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举措。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创新有了很好的基础,在若干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这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潘复生院士说。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疫情发生后,我国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

    潘复生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在国家急需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在基础研究领域给科研人员以充分的自由,开展“自由创新示范区”试点,创造“无干扰”的创新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颠覆性技术源头。

    “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在科技人才评价方面,不再‘唯论文’,鼓励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些都极大减轻了科研人员负担,激发了创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说。

    “企业是创新成果的应用端,企业应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史浩飞建议,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要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创新成果,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应用体系。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third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20/5/24 11:05:41&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