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深学细悟谋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滨城” |
连日来,滨海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区住房建设委 解民求 惠民生 纾民忧
连日来,区住房建设委各级党组织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美丽“滨城”建设贡献力量。
区住房建设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区住房建设委党委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一是解民求,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6月6日,滨海新区第二大街跨津山铁路桥项目顺利建成通车;6月25日,大连东道延长线建成通车;6月30日,洞庭路下穿进港二线铁路地道工程、洞庭路导行路正式通车……这些都极大地缓解了“滨城”核心区及周边交通压力,提升了滨海新区城市路网的系统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二是惠民生,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减少农村危房存量,提升农房抗震能力,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拆除重建、加固改造,提升农房抗震改进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实地组织农房抗震改造现场观摩会等形式,使广大农户了解农房抗震改造的政策和好处。三是纾民忧,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是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组织滨海建投集团正式开工建设春光路雨水管网新建工程(紫云环路—新港三号路),项目建成后,紫云环道及春光路的雨水将通过新建雨水管网排入新港地区雨水管网进入海河,对改善新港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提高新区环境承载力、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市规自局滨海分局 争当“滨城”规划建设先锋
市规自局滨海分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并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讨,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令人振奋,将凝聚推动“滨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努力争当“滨城”规划建设先锋。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足规划和自然资源职责,开展“滨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推动民用建筑规划设计创新的指导意见(试行)实施,大力推进新洋市场、华北陶瓷等片区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在“滨城”国土空间规划、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耕地保护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新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精准实施“点状供地”,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规划资源业务工作。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进乡村振兴,强化街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土地高效复合利用,建设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街镇。以优化规划资源政务服务环境为重点,推动“交地即拿证”等一批惠企便民政策落地。
区人社局 “六个坚持”保就业稳民生
连日来,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坚守人民立场,坚持系统思维,找差距、抓落实,做好本职工作,让企业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区人社局就业培训工作将重点做好“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就业“两手抓”。确保今年新增就业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立足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实施人才定制化培养、属地化使用,寻求政策新突破、服务新提升,完善促进就业政策服务体系。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保市场主体和保居民就业并举。年内扶持大学生创业200家,开展技能培训8万人次。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不低于4000万元贷款,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四是坚持分类施策,推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在挖掘传统产业吸纳就业潜力的同时,加强对平台经济、众创经济、分享经济的政策服务支持力度,拓展新业态就业渠道。
五是坚持优化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转型升级。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特色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强化就业见习基地指导。
六是坚持深入基层,解决企业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走进大专院校、基层企业、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