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最新文件

名  称: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索引号: 8080-11018-2021-00008
发布机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 2021-07-20
发文日期: 2021-07-20
有效性: 有效

序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或泰达)落实国家战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开区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动“产、城、港”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发展能级和城市核心功能,全面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和美丽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攻坚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经开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天津样板,呈现泰达力量,探索泰达模式,贡献泰达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建议的精神以及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两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经开区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十四五”时期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后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的历史方位,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最新外部环境,经开区应牢牢把握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创新高地、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第一节 回顾过去五年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经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加快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始终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发展水平多年来稳居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梯队,为“十四五”经开区更好地担当三大使命,加快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济基础扎实雄厚。2020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国家级经开区中名列前茅,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1.2万元/人,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65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建设5000万以上重点项目48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71亿元。百亿级企业达到18家,十亿级企业152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0.3%和45.6%。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形成了汽车、电子、石化、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获批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汽车、电子信息均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现代金融、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二、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科技型企业增量及总量均位居全市前列。2020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8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85家,天津市瞪羚企业达到46家,雏鹰企业达到370家,累计有36家企业入选天津市科技领军及领军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1%,涌现出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以及埃博拉病毒疫苗、心脏药物支架、磁悬浮透平真空泵等原创科技成果和产品。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不断丰富。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研发中心、总部中心数量达到17个,引进了军科院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国家级研发机构共26家,市级研发机构124家,市级以上孵化载体23家,创业孵化面积近130万平方米。技术成果转化活跃。2020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9件,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88亿元,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近480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聚集。人才总量突破20万,537人次获得各类人才称号,81名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定机构改革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精力和资源更加聚焦主责主业。机构设置精简高效。职责明确、集中统一、充分授权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合理精简,专业招商部门有效扩充。全员竞聘择优上岗。按照企业化模式选人用人,取消编制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制和聘期制。绩效考核全面实施。建立了以岗位职责分类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形成了一支聚焦经济发展,更加年轻、更具朝气、更富活力、更有激情的“野战军”。同时,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果,整合打造城市发展集团、产业发展集团、南港发展集团和新金融公司四户一级集团,专业化公司、人才队伍、激励约束机制等建设不断完善。

四、对外开放特色鲜明

外资聚集效应明显。建区以来,累计外商投资总额1349.97亿美元,11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424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额总量位居全国经开区前列。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12.48亿美元,外资项目持续向产业高端延伸,研发业务进一步聚焦关键技术。自贸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获批国家首批产融合作试点,自由贸易账户正式落地,率先开展金融综合监管,积极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成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持续丰富提升,南港口岸实现开放。对外贸易量质双升。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23.9亿元,软件研发、医药研发等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23.3亿美元,离岸执行额达到13.1亿美元。获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五、园区面貌初具城市形态

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十三五”时期,经开区基础设施及公建投资累计达到231.31亿元,形成道路长度635.6公里、道路面积1521.3万平方米、桥梁长度24.7公里和桥梁面积52.6万平方米。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经开区与中心商务区合并,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划归经开区管理,推动双创示范基地、自贸区和经开区产业基础功能叠加,实现经开区与原中心商务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融合发展。核心标志区功能和形象显著提升。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取得突破,以天津港为中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南港10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滨海高铁站投入使用,南港铁路全面建成通车,海港、空港、铁路联动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增强。

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开局良好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经开区充分利用实体经济基础、研发成果转化、自贸区深改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借助由高铁滨海站与北京南站联通带动的1小时城际通勤圈,促进京津冀人才有效流动,打造京津冀产业先行区。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积极引进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使经开区成为首都外溢资源的重要承接地。“十三五”期间,引进来自北京的企业1124家,投资额超3500亿元。

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综合水平稳居全国开发区第一梯队。各项指标持续改善,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自由贸易领域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成熟经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围绕天津“一制三化”改革要求,编制完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企业服务标准化手册等一整套政策制度体系。“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五减”“四办”改革,对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简单事项实行“一人审批制”,探索“标准+承诺”审批新模式,推动“一制三化”改革2.0版各项举措落地。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泰达政务服务平台与智慧办公平台加快建设,“一网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形成。企业运营成本、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政府办学到社会办学的完备的教育体系,拥有各级各类学校超30所。“健康泰达”建设全面落实。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18所,其中,国办综合性医院1所、国办专科医院1所。现代化社区建设初见成效。通过“一四四七”社区治理模式和“幸福泰达2.0”全面提升了市民幸福体验,全面推进政府从容管理。

九、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四清一绿”行动深入推进。2020年全区公共绿地面积为229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29%;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底,PM2.5由2015年75μg/m3下降到50μg/m3,重污染天数较2015年下降65.6%;全面消除区域黑臭水体,4个地表水体考核断面总体水质为V类;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产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2017年成为首批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的国家级开发区,同年荣获首批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任务艰巨。“四上”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均需提升,产业体系向新兴前沿产业领域、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拓展不够,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结合不够紧密。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创新主体数量和活力不足,具备科技创新“基因”的规上企业比例相对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三是空间布局有待优化。部分园区空间分散、位置偏远、配套不足、开发成本高、聚集效应差,与母区联动发展能力弱,与主城区及周边地区的融合发展不够。四是外向经济能级不高。外资项目结构仍需优化,缺少在“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高端服务环节的布局,外贸增长遇到瓶颈,进出口总额呈波动下行态势。五是配套设施存在短板。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及城市服务业发展缺少支撑,人员“潮汐”现象和“职住分离”现象明显。

第二节 把握未来发展大势

“十四五”时期,经开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总体上仍处于战略机遇期。

国际环境。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加速演变,为经开区重塑“三链”带来新机遇和新要求。一方面,带来经贸新秩序。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蔓延等面临巨大冲击,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发达国家、低成本国家双重挤压。同时,RCEP正式签署有力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和全球经贸复苏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推动业态新变革。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弯道超车、变道超车新机遇,推动新基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在线服务等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新趋势下,经开区必须着力抢占先机,加快前瞻布局,积极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发挥好“双循环”新格局中的支点作用。

国内环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赋予经开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新使命。党中央将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能够得到更好发挥。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国家级经开区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发展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排头兵,更应以高质量供给和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者、趋势引领者和行动实践者。

区域环境。京津冀城市群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正在推动京津冀及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是应对北方经济整体失速的破局关键点。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是优化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的主要抓手。北京市在“十三五”时期已基本完成了一般制造业、传统商贸物流等低端业态的疏解,“十四五”时期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将向纵深推进,通过将技术研发和转化、教育、医疗、商务等优质产业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疏解到周边,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共赢。这将为经开区集聚人才、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优势资源和打造协同平台体系,提供宝贵的时代机遇,也带来了相比周边地区“慢进则退”,必须把握好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窗口期”。

城市环境。天津进入加快建设“一基地三区”“五个现代化天津”、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为经开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核心区提供强劲动力。国家《关于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为滨海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供了强力政策支持。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美丽“滨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美丽“滨城”基本建成。随着滨海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品质跃升,经开区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有条件、有必要积极争取支持,着力推动硬件配套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加快实现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发展。

第三节 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天津样板”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美丽“滨城”核心区建设,以全面推动“产、城、港”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城市功能为战略路径,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扩大开放、改革赋能、城市建设五大重点任务,重新构建“一核五区、多点支撑”城市空间新格局,发挥泰达优势,呈现泰达力量,探索泰达模式,贡献泰达智慧,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和美丽滨海新城核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力量。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为实现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引领。保持创新的闯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注重提升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构筑完善创新体系和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适应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趋势,紧跟国际前沿,提高对跨国公司的磁性和粘合力,筑牢外资基本盘。前瞻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经开区在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的地位。坚持国际视野高起点规划,世界标准高水平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功能完善的国际化新都市。

坚持开放改革、先行先试。坚持更大力度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与区域竞争,激发对外经济活力,培育发展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保持深化改革的锐气,不断完善产权制度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理顺与新区和其他开发区关系,做好法定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美丽滨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并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共存。推进产城港融合,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筑生活空间、生产格局、生态体系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美丽新城。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首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经开区社会事业投入、管理、运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有机融合发展,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保障和发展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推动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推动各园区、各部门同频共振,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的关系,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协调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战略定位

围绕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天津样板”的战略要求,推动实施产业聚变、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改革推动、协同联动、产城港融合等战略举措,构建“产业智能化、动力内生化、发展绿色化、城市智慧化”的发展新格局。

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深入落实“一基地三区”战略定位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制造业底盘大、基础好的优势,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推广“互联网+”制造发展模式,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新技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力度,构建链接研发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业化的互动机制,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建设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中心区。

打造美丽滨海新城核心区。按照多元化人口结构、高品质宜居环境、高标准设施品质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深化港产城融合,综合统筹空间布局,精心规划、重点打造核心片区,对标国际水平打造滨海新区城市“主客厅”。培育形成水城融、蓝绿汇、天人合的时空背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弘扬泰达文化,提升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核心区。

四、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经开区在城市功能、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开放改革、营商环境、生态环保、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历史性进展,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牢固确立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地位,为重夺首位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60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7.9万元/人,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上市企业数量达到25家。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3.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到23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达到15家。

对外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与国际创新高地、知名机构等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借势城市群发展红利,强化与周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连接,与国内改革创新前沿区域开展多领域合作。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185亿元,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亿美元。

营商环境优化呈现新气象。法定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寻求突破,健全“职责明确、集中统一、充分授权”的法定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完善,更加适应经开区开放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自由贸易领域探索出一批可复制成熟经验,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政务服务“网上办”占比达到95%,政务服务满意度达到90%。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向上向善、重信守诺的社会风尚更加深入人心,“融合多元,开放精致”的现代城市品格与精神更加彰显,“开放、包容、创新”的泰达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平方米。

绿色集约发展达到新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更加突出,区域性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治理更加现代化。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核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

民生福祉改善亮出新成绩。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与高收入阶段和成熟社会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格局。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8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86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28岁。

表1 经开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属性


经济现代化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1.8

7*

预期性

2

工业总产值(亿元)

5090

7500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

-3.4

7

预期性

4

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440.8

[2600]

预期性

5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2

50以上

预期性

6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1

50以上

预期性

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29

35

预期性

8

高技术服务业及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34

45

预期性

9

全区市场主体数量(万家)

4.3

6.9

预期性

10

上市企业数量(家)

16

25

预期性

11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51.2

57.9

预期性

创新新格局

12

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3.4(2019

3.5

预期性

13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784

1500

预期性

14

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万人)

19

23

预期性

15

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家)

9

15

预期性

提升开放度

16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

2223.9

3185

预期性 

17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亿美元)

12.48

[73]

预期性

营商新环境

18

政务服务“网上办”占比(%)

80

95

预期性 

19

政务服务满意度%)

--

90

预期性

美丽新城区

20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2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22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

66.7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23

核心区绿化覆盖率(%)

35

37

约束性

民生新福祉

24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23

30

预期性

25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5.34

15.8

预期性

26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4.86

4.86

预期性

27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5.3

37.8

预期性

2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00

100

预期性

29

人均预期寿命(岁)

83.03

83.28

预期性

30

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1.87

2

预期性

注:1.[  ]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为五年平均数;

2.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为预计数。

五、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经开区主要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产业高端集聚、创新链接全球、经济高度开放、社会高度文明、居民安康富足、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全面形成“产业智能化、动力内生化、发展绿色化、城市智慧化”的发展新格局,重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第一,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0%;核心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站上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高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5%,达到目前的三倍,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建成我国重要的新技术研发基地、新模式示范基地、新业态诞生之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建成体制机制灵活、高端人才荟萃、服务功能完备的高品质营商环境;整体绿色发展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园区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建成滨海新区核心标志区。

六、空间布局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的发展思路,按照“产城融合、聚集优势、功能协同、错位相融”的布局理念,聚焦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经开区东区、中心商务片区为“一核”的城市主轴,打造天津汽车城、南港工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五区”引领,特色园区“多点支撑”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美丽“滨城”核心区搭建合理的空间载体。
聚焦城市主轴,倾力打造美丽“滨城”核心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要发挥中关村和滨海新区联动的枢纽作用,吸引北京产业和创新资源延伸拓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5G)、装备制造(机器人)、高技术服务业和现代新兴服务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园区和新经济高地;东区发展坚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工业区转型升级和“二次开发”,实现减量增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聚集,大园区下构建专业小园区,配套居住、商业等“产业邻里”,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心商务片区发展坚持持续放大自贸试验区功能优势,建设金融创新示范区与新经济总部集聚区。突出活力、开放的主城区气质,在城市主轴之上,重点围绕海河两岸、茱莉亚音乐学院、滨海高铁站、滨海文化艺术中心、周大福金融中心等地标建筑,丰富城市商务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盘活楼宇,引入国际化社区理念,快速聚集人口,全力打造“中央活力区”。

提升产业支柱,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园区。围绕经开区主导产业提升,持续发力,打造一批承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园区。依托东区、西区及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天津汽车城核心区。南港工业区加快推动120万吨乙烯项目落地,形成烯烃、轻烃等多头综合利用产业链,打造国内最大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润滑油生产基地以及京津冀地区最大LNG承载地,建成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培育主题园区,精心打造细分领域产业链。依托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细分产业链主题园区,聚集发展新优势。在东区天河科技园、天大科技园,依托超算天津中心培育泰达大数据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细分产业。以天河科技园为载体,打造天津集成电路设计园,建设“北方芯谷”。在西区依托相关企业疫苗研发生产能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国产疫苗基地。

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提早谋划产业拓展新空间。立足天津市、新区发展大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有舍有得,系统谋划“一区多园”产业空间优化整合。同时,深入落实向海发展战略,谋划在海河以南合理规划选址,重点发展海河以南,实现由滨海中关村到东区的沿海区域连片开发,并能与南港工业区联动发展,真正支撑起滨海新区核心区,带动周边区域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章 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夯实外资基本盘,实现外资内资“双轮驱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4+1”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球顶尖“泰达智造”和“泰达服务”,形成若干个世界一流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500亿元、800亿元、3200亿元和1500亿元。

第一节 做大做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

突出制造业基因和优势,强化龙头带动,着眼要素聚集,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以内需市场为拓展重点,抢占四大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制高点和高增长细分市场,着力提升主导产业的总体规模、发展质量和发展能级,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一、打造以四大主导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构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立足经开区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资源聚集优势,聚焦龙头、蓄势发力,重点突破“卡脖子”关键环节,构建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新型激光显示、消费电子等为赋能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设立产业基金,构建集设计、生产、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大力扶持高端芯片企业和人才,形成以IC为引领、芯片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支撑、材料装备为配套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依托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细分行业龙头打造天津集成电路设计园。开展5G产业强链补链,加强5G终端设备关键工艺设计生产能力,着力发展基站天线、光模块等产业环节,攻关第三代半导体、高端射频材料等先进5G电子信息材料。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依托超算天津中心等打造泰达大数据信息产业园,与能源装备优势企业合作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链。拓展消费电子产业,构建涵盖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品类丰富、协同适配的产业生态体系。

创建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体外诊断、医学影像、高值耗材、健康功能食品等领域,重点发展和引进具备研发实力的本土企业和外资公司。依托相关重点企业,建设国产疫苗基地。推动“互联网+”与健康产业深度结合,鼓励医用机器人、远程医疗、智能医疗器械、健康大数据与健康物联网等智慧医疗和精准医疗企业做大做强。将经开区打造成为研产并行、内外兼修、量质齐升的专业化、链条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构筑世界一流汽车产业集群。依托经开区汽车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聚集优势,积极引入汽车相关重大项目,以重点整车项目为支撑,做优质量品牌,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天津汽车城核心区;把握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销售收入占比均达到经开区汽车产业总量的20%,成为全国领先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高地;聚焦节能汽车关键总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零部件三个重点零部件领域聚力发展,培育或引入15-25家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依托重点企业推进固态、锂硫、金属空气、氢燃料等新型电池研发,积极引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总成企业,打造动力电池全产业链。

建设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国产替代为契机,聚焦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引导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吸引国内外制造业知名企业到经开区投资。围绕主导产业智能化转型需求,打造从整机到关键零部件的工业机器人完整产业链,着力提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和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应用能力;积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引进火箭整机、发动机、上游零部件、发射服务等商业航天企业,探索引进卫星本体制造、卫星遥感设备、地面控制设备等商业卫星制造厂商,培育支持智能无人机企业加速发展;拓展增材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引进三维立体打印(3DP)、熔融沉积成形(FDM)、光固化成形(SLA)等领域的增材制造技术服务与装备生产企业。围绕高速智能绿色铁路、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引进装备制造企业,布局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制动材料等轨道交通产业链关键环节。

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把握国内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发挥石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的技术支撑,加快完善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下游环节,重点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进一步丰富精细化学品种类,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化工材料抗氧化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

二、前瞻布局谋划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建设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新高地。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进口替代需求,前瞻布局量子计算、数字孪生、6G、区块链、高端服务器等先进计算产业,与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融合,构建“计算系统+应用+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设立未来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或政策扶植抢占产业制高点。

超前谋划生物医药前沿产业。瞄准DNA数据存储、纳米生物技术、脑机接口、干细胞、基因编辑等在“十四五”时期向成熟应用迈进的前沿突破方向,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商业应用的超前布局谋划,加大疫苗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国内外头部企业。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以车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核心,计算产业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依托中汽研汽车工程研究院等机构,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高地,推动车载导航、自动驾驶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电子产品发展。

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围绕工业软件和平台、IC设计、数据采集、边缘计算等重点领域,优化产业发展载体,吸引国内外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在经开区落户全国总部、区域总部。引导“互联网+制造业”广泛融合,加快建设企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前沿新材料培育工程。高标准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供应基地,在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新材料产品应用领域,攻克一批国产替代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前沿新材料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重点推进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高端射频材料等前沿领域新材料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促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并举发展。依托港口和石化生产副产的氢气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氢能生产基地。依托相关LNG重大项目,建设冷能梯级利用产业链。积极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项目建设,引入钙钛矿等第三代光伏材料项目。

专栏1 未来产业培育工程

对未来产业加强主动谋划、抢先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前沿产业示范项目,为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动能。

先进计算产业。依托超算天津中心等机构,加快集聚计算机与高性能服务器的研发生产上下游环节,加大力度吸引配套企业。积极参与鲲鹏生态系统,同步加强安全、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与服务器设计、生产与配套能力,并重点发展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超前部署新型合成生物、细胞与再生医学、微生物基因组、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等领域前沿研究。强化细胞治疗创新链建设,推进“细胞谷”相关项目。产品创新上,重点发展医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智能医疗器械、智能医疗软件、健康检测产品,支持大分子合成生物药研发。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为切入点,重点发展车用元器件、车载电子装置等。在环境感知、决策、执行、通信、卫星导航等1至3个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工业互联网产业。在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及安全层,系统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水平发展,重点发展数据采集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存储和运营核心服务平台等领域,加快推动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协同研发、协同制造、仿真设计、数据集成等。

前沿新材料产业。围绕汽车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高端制造材料、生物医药材料、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领域重点布局新材料产业链。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对国产新材料的测试应用提供保障。

新能源产业。支持制氢、储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攻关及应用。与经开区电力、冷链物流发展相结合,实现冷能高效利用。

三、加快向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的延伸转型

促进智能制造公共创新服务。加强对智能产业研发应用的创新支撑,持续为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帮助打通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中遇到的难点、痛点,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软件开发商、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提供更精准快捷的对接服务,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

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鼓励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细分行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平台服务,逐步实现从传统工业云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迭代升级。引导经开区企业“上云上平台”,基于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本,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创新应用工业技术软件化。

推动医药外包服务和数字化临床资源服务集群化发展。依托行业领军企业,重点推进化药中间体和高端原料药的研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质量技术水平和安全环境健康运行标准,打造涵盖化合物筛选、药理、药效、药代动力、药物毒性、动物实验、剂型研究、临床研究、中试生产的医药服务外包全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快构建医疗资源联接聚集、健康数据融合互动的信息环境,建设数字化临床资源服务平台,为不同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期及上市后的研究服务。

打造汽车服务业新增长点。支持汽车企业顺应国内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新趋势,加快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向汽车多品牌销售、汽车超市、平行进口汽车、二手车出口、汽车共享出行等新业态积极拓展,构建覆盖汽车销售、汽车物流、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金融、汽车租赁、汽车休闲、汽车文化和会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服务体系,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国汽车服务和流通体系的重要支点。

四、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智能制造和品牌营销能力

打造“泰达智造”新名片。推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积极探索建立“工业4.0”发展实验试点,支持大型企业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生产端的智能调度和动态控制,实现管理、设计、制造、装配、实时在线检测等环节一体化控制及互联互动。在关键工序连接节点上采用专用机器人,鼓励在组装、搬运等环节实施自动化改造。

加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大力推广精益制造、“工业4.0”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增强产品质量竞争力;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承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和展览;支持主导产业在核心业务领域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泰达标准”,提升经开区制造业产品品质。

专栏2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工程

1.实施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在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集群的应用,引导企业紧扣关键工序自动化、关键岗位工业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等重点环节,积极应用智能制造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率,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推进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充分发挥经开区政策牵引作用,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设计能力,积极探索工业设计产业与块状经济提升发展需求之间的服务对接机制。进一步推进工业产品设计、研发、创新的信息化。鼓励传统优势企业建立面向产品设计、研发的数字化集成环境,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第二节 系统优化产业生态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和辐射引导,形成前沿产业场景培育地和生态创新区。构建协同发展的区域产业生态圈,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提升重点行业供应链的韧性、根植性和控制力,提高产业组织的柔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一、打造前沿产业应用创新示范区

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围绕智能制造应用、智能医疗与健康应用、智能交通与港口应用、智慧城市与环保应用、智能金融应用、智能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应用等重点应用场景,加强重点领域应用和辐射引导,实施智慧城市产业云创新中心建设等场景应用示范工程。

筹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展5G-V2X技术应用和试验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封闭区道路测试工作,提供标准要求场景以及借助隧道、雨雾等环境的自定义场景测试,引导中小型智能网联企业快速发展,打造无人驾驶产业集聚。加强与滨海新区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开展半开放区域和公开道路等测试验证,保障车载终端、路侧单元与云平台间通信的可靠性、兼容性和安全性,逐步完成端到端的技术验证和互联互通测试。

推进政务大数据协同应用。以“智慧泰达”建设为引领,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建设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促进城市管理部门数据共享和协同,深化大数据在土地利用、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市场监管、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库,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丰富政府决策依据,实现动态化管理。

推动京津冀区域新能源项目示范应用。发挥京津冀新能源产业的资源条件、技术力量、产业基础及政策环境优势,以城市更新为契机,着力打造绿色城市发展示范载体,推进海上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制造和终端清洁电能替代,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项目建设。依托南港工业区氢能资源,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场景的示范运行。

专栏3 应用场景创新工程与重点项目

1.智能汽车示范测试区。在经开区内选址建设智能汽车示范测试场,推动建设封闭式典型公共道路测试场、仿真试验室、检测认证和数据中心以及创新配套产业园等软硬件基础设施,为智能汽车创新研发测试提供核心环境。

2.政务大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城市大数据资源库,搭建经开区数据资源的核心枢纽,有效汇集、按需共享全区各部门数据信息,支撑数字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数据资源。

3.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项目。建设氢能示范运营平台,开放部分公交车运营路线进行示范运营,制定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做好公共交通领域示范运行,提升经开区在氢燃料汽车应用领域知名度。

二、构建开放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圈

打造专业化、创新型的共享制造示范平台。引导企业通过共享模式,高效利用经开区产业体系中的分散资源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闲置资源。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鼓励龙头企业向社会开放研发、制造、检测等优质资源,鼓励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多产业领域跨界拓展,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共享制造示范平台。

建设知识和人才的开放共享服务中心。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开放共享服务中心,积极推广共享员工、共享培训等新模式,有效解决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

培育共享服务新业态。积极创新共享经济新业态,优先在共享出行、住宿等领域应用智能化、网联化前瞻性技术。鼓励围绕供应链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泰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点服务支撑领域,发展共享经济中介服务平台。培育引进数据运营、智能客服、服务众包等领域的高成长企业。

专栏4 数据共享开放工程

1.推动建立企业数据交易市场。聚焦知识创新、高等教育、技术转化、知识培训、知识共享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鼓励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主动开放数据,研究制定数据采集及分级分类、政务数据共享、政府及公共数据开放等标准规范,培育数据交易市场。

2.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开放使用。突出数据的资源属性,制定政务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规定,建立公共数据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建立“云上泰达”平台,向社会提供政府数据资源的浏览、查询、下载等基本服务,同时汇聚发布基于政府数据资源开发的应用程序等增值服务。

三、提升产业供应链的抗压韧性

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顺应疫情后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趋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补链、延链、强链,探索龙头企业+投资基金、专业园区、创新平台、示范项目的“1+4”带动模式,加快引导产业链、生态链增量企业在园区布局,打造一批空间上有序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新兴产业链集群。

建立产业供应链协调调度平台。建立跨国别、跨区域、跨层级的对接机制,形成核心技术、元器件和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储备库,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替代转换能力。

提升流通供应链服务水平。积极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构建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提供采购执行、高效配送、分销执行、融资结算、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促进流通供应链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第三节 打造以新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实施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行动,大力发展以新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创意经济、跨境电商、新兴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一批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聚集,建立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与制造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加快推动金融业创新集聚发展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持牌机构、外资机构、头部机构和京津冀高水平金融机构等集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在经开区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创投管理机构、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等,建立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和金融对外开放窗口。

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形式更好地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搭建服务实体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融资平台,建立融资需求清单和融资需求台账。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开展企业上市辅导,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打造资产管理创新中心,扩大底层基础资产的有效供给,构建具备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管产品创新体系。

打造供应链金融和商业保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金融的产业资源配置和新兴产业培育作用,重点打造汽车金融、医疗金融、能源金融、科技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业租赁等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多层次、可穿透、可增信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建设好天津商业保理创新发展基地,努力打造北方商业保理中心,争取国际保理业务试点,消除外汇结转障碍。积极探索开展供应链票据、标准化可信仓单融资、金融科技应用等保理新业务。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依托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创新优势,积极向相关监管机构争取银、保、证等领域的外资机构在经开区落地。完善跨境投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加快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探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RQFLP)投资业务等跨境投融资创新,积极争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

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和监管水平,鼓励推动金融机构先行先试新科技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在金融产品差异化定价、智能营销和客服、智能研究和投资、金融风控和监管、高效支付清算等场景的应用能力。

二、着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重点发展数据智能产业。充分利用经开区生产和生活场景,大力吸引数据治理分析、数据中台搭建等数据智能企业聚集,鼓励区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同数据智能企业合作创新,通过数据赋能驱动业务决策,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推动数据智能产业做大做强。

着力打造数字服务平台。以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为契机,探索建设数字创新研究院、创新实验中心、跨境数据流通治理与运营平台等数字服务平台,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融合创新,促进区域数字服贸规模快速增长,数字服务出口能力显著增强。

鼓励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依托超算天津中心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能力,发展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租赁、系统托管等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拓展业务流程管理、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外包业务领域,促进外包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鼓励软件企业承接全球离岸软件外包业务,推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软件外包模式创新。

专栏5 经开区数字经济三年行动方案

实施“123456”数字化转型推进策略,围绕打造“数字经济看泰达”一个战略愿景品牌,以龙头带动和平台赋能为两轮驱动,推进实施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融合和场景赋能应用三大产业路径,达到产业集聚、技术创新、数字治理、新基建等四大发展目标,实施数字设施升级工程、数字创新引领工程、数字社会治理工程、数字监管提升工程和数字开源合作工程五大工程,配套提供资本扶持、人才引培、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保障体系、招商梳理等六方面支撑,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示范、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天津智能场景应用先行区。

1.实施产业数字化工程。聚焦智能汽车、数字信息、数字石化、数字金融、数字商贸等产业,搭平台、造场景、强推介,实现数字产业聚集,通过实施5G产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超算+等加速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赋能经开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实施数字设施升级工程。开展新型基础设施示范行动和传统基础设施升级行动,重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5G独立组网建设,打造数字园区基础平台,建成大数据存储与超算中心相结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规模领跑全国。

3.实施数字创新引领工程。开展超算中心创新应用行动、泰达数字经济研究院建设行动、数创泰达平台赋能行动、数智企业倍增行动,坚持创新驱动,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推动数字价值链向高端化延伸,打造“硬科技”、“新场景”集聚地。

4.实施数字社会治理工程。开展泰达城市大脑建设行动、数字泰达政务提升行动、数字泰达生活便民行动,加快推进泰达城市大脑建设,全面深化数字协同创新框架,不断增强经开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园区样板区。

5.实施数字监管提升工程。开展多方监管共治行动、绿色泰达发展行动、数字空间更新行动,深化数据监管力度,强化数据应用价值,增强经开区数字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处理能力,促进经开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6.实施数字开放合作工程。开展国际数字服务港建设行动、京津冀数字协同互通行动、自贸综保普惠发展行动,积极融入国际、国家、区域等数字经济战略生态体系,全力推进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经开区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数字价值化的提升和创造,建成并融入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生态圈。

三、积极拓展文创教育产业新增长点

努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数字经济对文化创意内容制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深化混合技术、人机交互、3D等数字技术在影视、游戏、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加大文创产业专项政策支持力度,以数字创意产业基础和综合成本优势重点吸引拥有自主研发产品能力的高潜力企业,推动网络视听、网游手游、网络文学、动漫电竞、网红直播等在线文娱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大经开区直播生态产业园。

积极发展职业培训等细分领域。利用自贸区外资开放政策,吸引外资机构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开展业务,拓展外语教育、早教幼教、职业培训、医疗服务培训等重点需求领域。积极对接北京等地企业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加强在线教育平台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互联网教育领域科研机构,重点拓展职业考试培训、K12在线教育等下沉市场需求广阔的细分产业。

四、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天津港加快发展航运高端服务业,拓展国际贸易功能和资金结算功能,吸引相关航运服务业总部、分支机构入驻,打造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区。发展进出口、离岸、转口等贸易业态,整合口岸和贸易商数据,助推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培育智慧物流服务生态。引导智能化、智慧化物流解决方案龙头企业在经开区布局,与本地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企业加强合作,建设协调联动的多式联运、智能仓储等“新物流”服务平台,重点发展AGV无人搬运车、多层穿梭车、自主移动机器人、分拣成套装备等,形成智慧物流应用示范。提升生鲜冷链物流的数字化、标准化管理能力,建立产品流动和可溯源性信息平台。鼓励无人配送、限时速送等在零售、医疗、餐饮、酒店、制造等行业的广泛应用。

推动智慧电商和传统零售加速融合发展。围绕生鲜、餐饮、日用品等生活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智慧超市、智能售货机、网上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等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努力拓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小程序”电商等商贸新业态。

五、发展高品质的新兴服务业

打造专业服务、高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平台。大力引进咨询、会计、审计、法律、经纪、人力资源等高水平专业服务业项目。加快检验检测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鼓励房地产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住房不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强化人口导入、产业导入为立足点,围绕经开区及周边产城融合发展需求,推动房地产业从“单一开发”模式向“开发+运营服务”的方向升级,在保障基础地产业务的同时鼓励房地产商积极拓展商业、康旅养老以及金融、互联网等新兴板块业务,从扩张式高增长进入到高质量转型发展。

第三章 建设国际一流创新高地,培育高质量发展动力

坚持以智提质、以新促兴、以用立业,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快速集聚、创新投入强度再上台阶、创新产出量质齐升,形成“大树”茁壮、“森林”繁茂的科技创新生态,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研融合区、国家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标杆。

第一节 打造“以用立业”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策源地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效果导向、实用导向、市场导向为准绳,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体系,高水平培育引进创新主体,抢占产业链、创新链顶端尖端,形成硬核技术引领、前沿技术萌发培育的原始创新格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技术研发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业态摇篮。

一、建设国际一流、应用导向的新技术研发基地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等自主创新重点领域,高端芯片、5G核心器件、新型激光显示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大力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新技术研发,提升国产自主研发能力。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一流高新技术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经开区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重型运载火箭、深空探测服务、智能交互平台、深远海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积极争取引入国家级重大科学装置。加快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中心、医工结合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北方汽车电子创新平台等一批优势产业领域的创新机构。推动国际疫苗研发中心、国际抗老化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南港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引导经开区知名企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到2025年,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超过20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超过30家,建设10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中心。

二、面向产业前沿领域实施原始创新攻坚行动

举全区之力支持已落地、有前景的科研院所平台,在石墨烯、新能源汽车、新型半导体材料、量子调控、干细胞、基因编辑等战略产业前沿领域,形成一批原始创新重大成果,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依托天河超级计算机建设新材料和创新药研发设计中心。扶持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争取实现芯片前端设计、安全芯片生产的重大突破。积极开展新型合成生物、细胞与再生医学、微生物基因组、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等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建设集生物制药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应用为一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滨海新区“细胞谷”核心区。提升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研发和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生物技术药中国创新中心,争取实现疫苗技术研发、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新突破。建设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创新平台,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针对重大遗传性、难治性疾病,开发早期检测、筛查和诊断疾病方法,开展基因治疗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群体智能操作系统,打造无人操作系统的泰达创新品牌。依托滨海环境创新研究院,着力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风险防控等生态环保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首都和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经开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技术创新需求,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跨区域、跨园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区内企业与军科院、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开展新技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等深层次合作,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合作建设共享研发试验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着力提升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创新能级和能力,加快推进与北京科创中心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国际医学院、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等高校院所对区域创新的支撑作用。

四、培育引进创新型企业打造新业态摇篮

瞄准前沿科技和重点产业领域,着力培育引进创新型企业,形成硬核技术引领新业态成长的新格局。评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创新水平的泰达自主创新之星,在人才奖励、资金扶持、用地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政策倾斜和奖励。大力推进“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形成衔接紧密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推动“小升规”“规升巨”“巨股改”。针对中小型创新企业实施“龙门计划”培育工程,为经开区瞪羚企业培育与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提供“科技跳板”,争取每年推动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支持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市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引进力度。到2025年,力争培育泰达自主创新之星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雏鹰”企业达到600家,“瞪羚”企业达到60家,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科技企业达到20家,“四上”企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

专栏6 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1.快速做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充分用好天津市、滨海新区及经开区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鼓励存量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引入一批细分行业领域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工商注册登记企业库、创新型领军企业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专利数据库多库联动,形成“遴选一批、入库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局面。

2.建立“高新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梯度机制。积极落实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形成衔接紧密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库。针对企业培育库内的企业建立完整数据库,形成企业发展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及时掌握并协助解决。在符合政府采购、招标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优先使用经开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服务及产品。

3.实施中小型创新企业“龙门计划”培育工程。实施“龙门计划”推动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加速成长。建立“龙门计划”企业数据库,将入库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纳入经开区“龙门计划”体系支持范围。建立“龙门企业”监测机制,直接掌握经开区创新产业变动情况,实地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难题。

第二节 打造创新人才目标地和集聚地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环节和前沿领域,加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着力打造具有泰达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和高素质人口宜居宜业新城。

一、加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实施“智汇泰达”人才工程,打造具有泰达特色的“高精尖缺”人才集聚高地。以国家和天津市科技咨询专家、人社部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天津滨海新区鲲鹏计划、经开区人才特区攻坚计划等为抓手,通过揭榜招才、平台引才、机构猎才、合作聚才、以才荐才、企业自主引才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高校青年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经理人等。编制并动态更新经开区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基于紧缺人才的差异化需求,在人才奖励、所得税优惠和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准施策。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弘扬企业家精神,落实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区级以上人才40人,国家级和天津市级领军人才累计达到350人,在主导和未来产业领域引进和培育200名领军企业家、科学家、重点技术带头人和40个创新团队。

二、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建立创新人才发现和引育的高水平组织机构,围绕核心人才配置资源,长期跟踪服务。深入落实《天津市“项目+团队”支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布局海外人才工作站、“带土移植”等举措,推动领军人才、优秀团队和高端项目整体加速落地。加强对科研专家、高技能人才、创业型领军人才的培养扶持。将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海泰达园建成高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高成长性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孵化基地、高效率的区域人才市场化配置中心、高质量的人才聚集地和蓄水池。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实践教育基地等在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化落实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鼓励经开区优质企业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模式与高校合作,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优化积分落户政策,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落户率。

专栏7 “智汇泰达”人才工程

1.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在经开区重点产业领域设立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着力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跨界、融合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与国外合作,通过合作项目引进、培育和集聚一批与产业相配套的海外高端人才。

2.企业家人才扶持工程。重点培育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想、创新精神,既懂技术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重点面向经开区优势产业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业务中层骨干人才,为其创造价值实现平台。建立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带头人名册,打造创新企业梯队。

3.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集聚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自主创新重点领域,以及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培养集聚一批创新人才、跨界人才、复合型人才。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带项目入驻经开区,支持其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重大创新成果在开发区予以产业化。

4.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针对先进装备制造等新领域,弘扬工匠精神,引进培育工匠型人才,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等国家政策,推进与天津大学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5.国际化人才服务工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跨国企业“引进来”培养国际化人才,抓住工信部产业人才数据库建设等契机,建设全球性的人才数据库,推动工程师工程能力国际互认和工程教育认证,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国际化人才服务。

三、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强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核心作用,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经开区留创园为支撑,加快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项目引进落地及成果转化,探索建立泰达海外人才引进合作组织等海外人才交流长效合作机制,着力打造与国际化接轨、适宜人才成长的学术研究环境、生活服务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出入境、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创业投资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设立高级人才补充医疗保险专项基金,提供全链条优质医疗保障服务。对拟引入的有利于新动能引育的企业,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一揽子解决户口、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探索实施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停居留、创业就业等特殊政策。

第三节 完善泰达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深度融合,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服七要素高效联动,在政策扶持、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方面完善创新全要素生态圈,积极营造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创新服务体系。

一、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进一步用活用好天津市、滨海新区及经开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加强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投入力度,整合所有与科技相关的财政投入设立经开区科技专项基金。通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奖励、科技创新券京津冀互通互认等灵活多样的财税政策工具,鼓励引导经开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突出、影响力极大的创新型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鼓励存量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土地弹性年期出让等土地与规划政策,为科技创新营造低成本的空间载体。每年评选国际一流研发中心,给予特殊的科技人才政策支持。

二、优化跨区域创新合作与共享机制

积极营造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生态环境。灵活推进“科创飞地”建设模式,在北京、深圳等地共建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推动实验室、测试平台、服务平台、大型仪器、科技文献数据等在京津冀乃至国内外的开放共享。发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资源优势,吸引共享经济独角兽企业布局数据运营、智能客服、服务众包等共享经济后台服务,与北京实现共享经济前后台业务协同。

三、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和共享机制。吸引落户一批知识产权机构和企业入驻,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体系,打造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市场主体信用系统公示系统,建立知识产权主体信用档案,强化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园区建设,为全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代理、价值评估、运营托管、金融交易、维权诉讼、专利检测等方面的线上线下服务。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实施发明专利“清零”计划,积极推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购买等方式获得有效发明专利授权,到2025年,有效发明专利超过7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0件。

四、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多元资本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区域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促进滨海金交所保理资产转让平台和经开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成立泰达科技创新基金、参与滨海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的科技创新投入。完善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科技服务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科技保险、产业链融资等新型科技金融服务。

第四节 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

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高标准建设多样化的研发测试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构建类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吸引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新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示范区和充满活力的“创业乐土”。

一、高质量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着力构建类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开展跨区域共建的试点和新经济的制度探索,实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与中关村各园区在企业认定、优惠政策互认等方面的无缝对接,积极争取各层级政策扶持,加速产业和人才聚集。围绕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创新药物智能研发等硬科技领域,建设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孵化器。积极吸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赛道领域的平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布局第二总部,引育新赛道领域的高成长在孵企业到园区集聚发展。积极引驻国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提供高水平科技服务。通过共建科技人才工作站、创新实验室、教学实践科普育人基地等平台,深化与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

二、高标准创建研发测试和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推动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测试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新区设立专业研发测试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提供测试检测、委托开发、研发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为研发测试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科技创新券、财政补贴资金等政策支持。

三、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高标准建设体系化、充满活力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链,打造经开区“创业乐土”品牌。推动现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管理升级、软硬件升级、模式升级、主体升级,积极对接硬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组织,支持建设敏捷快制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探索开展“创投+孵化”、“创业导师+持股孵化”、“创业天使+天使投资”等新型孵化模式,建立科技(双创)企业综合数据库和服务双创企业的科技(双创)企业数据服务平台。打造智能汽车创新孵化器集群、医疗器械与智能产业孵化转化平台和中发天津--先进制造业生态服务平台项目等高水平孵化器和加速器,着力提升区域“双创”品牌,积极鼓励区内龙头企业、众创空间和各创新创业联盟开展“双创”活动,提升泰达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影响力。到2025年,经开区各类孵化器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5家。

第五节 打造制造业“隐形冠军”聚集区

围绕国内外“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全球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的特质和偏好需求,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引进和培育体系,实现精准、高效、定制化服务,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隐形冠军”企业聚集区。

一、完善“隐形冠军”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体系

积极吸引和培育长期专注于细分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领袖地位的国内外“隐形冠军”企业,带动更多中小型创新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对“隐形冠军”企业特质和偏好需求进行精准画像,建立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和带头人名册,在财税金融、营销推广、人才引进、产业用地、政府采购、设施设备共享等方面为入库企业提供全国领先的政策支持。到2025年,“隐形冠军”企业数量达到60家。

二、培育引进国际化创新创业团队和创新型企业

加强与全球创新创业高地的战略合作和科技交流,着力筛选和引进种子项目和人才,加快聚集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实现“引进来、走出去”双轮驱动。借助经开区在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设置的境外招商机构,完善与国外高水平创新机构、高端研发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的对接和合作机制。建立高层次的跨国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完善国际化配套设施、服务站点建设。为高水平的国际创新创业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政策支持。

第四章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旗帜鲜明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发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桥头堡,建成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型对外合作模式示范性园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节点。

第一节 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有效发挥立足京津冀、紧密衔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着力推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搭建国际合作载体平台,深化经贸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一、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交流

依托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开放口岸等优势资源基础,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聚焦主导产业和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加强与日韩、俄罗斯等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建立与美国、欧洲、中亚以及“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提档升级,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新型对外合作模式示范性园区。探索“抱团出海”境外投资组织模式,提高境外投资质量和效益。

二、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合作园区

探索国外机构、企业、资本参与园区运营创新机制,加强与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高标准规划建设“小而美”、“小而专”的国际合作园区。深入研究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前沿科技,研判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及国际合作方向,积极引进“进口替代型”高科技产品研发制造项目。在重要国家和地区探索设立工商服务中心,构建跨国公司合作交流平台。加大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在科技研发、人才交流、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技术猎头队伍,引入技术交易、产业投资、园区运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伙伴,形成人才聚集、高端项目聚集、资本聚集、科技转化体制创新的产业生态圈。以自贸区为依托,探索建立跨境投融资账户体系,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试点。主动争取承办国际性论坛、会展、文化等活动,打造京津冀地区高标准“国际会客厅”。

三、推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立足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经济优势,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制造业升级带动数字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数字贸易企业。打造以数字智能制造、数字供应链、数字内容、数字海洋和数字空天五大数字产业集群为主轴,以软硬两类基础设施为基干,以政策、技术、人才、平台、标准五大优势要素为支撑的“525”数字服务出口特色发展格局,推动数字服务产业规模和出口能力显著提升。发挥对京津冀和华北地区整体数字经济出口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海陆空数字经济产业链全面发展的“国际数字服务港”。

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把握全球产业链知识密集程度上升以及劳动密集程度下降的机遇,以开放促发展,推进区内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重点瞄准发达经济体、世界500强和产业链中高端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区内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通过“走出去”扩大出口,开拓周边市场。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创新创业,打造品牌,走“专精特新”之路,提升出口档次和水平。鼓励和扶持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性行业参会,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 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

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水平外资项目,优化外商投资导向,拓展利用外资方式,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改善贸易结构,稳定外贸规模,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拓展利用外资方式

探索放宽外资企业投资限制,引进产业链整合并购投资。引导外资通过PE、VC、众筹等多种形式支持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探索利用第三方资源,拓展境外招商渠道。

二、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

重点支持从事鼓励类项目且在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外商投资企业。鼓励经开区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以商招商,不断提升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产品质量,将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引入中国。积极引进金融、航运、研发、文化、教育、医疗、法律、会计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财务、采购、销售、物流、结算等功能性机构,提高引资质量。大力引入数字化贸易、文化贸易等外资项目。

三、持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发挥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依托自贸区相关政策,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优化贸易结构,稳定外贸规模,培育新兴贸易增长点。积极发展跨境服务贸易,鼓励发展旅游、演艺、教育、医疗、体育等跨境服务贸易,促进发展文化艺术、数字服务、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探索通过跨境电商模式进口抗癌药路径。发展跨境数字贸易,探索支持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

第三节 深化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

推动自贸片区规划优化调整,完善自贸区建设机制,加强首创式、颠覆式制度创新,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引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一、坚定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定力

不断加深对中国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与改革开放全局关系的认知。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做好自贸区建设“任务清单”和“自选动作”,争创北方离岸贸易创新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探索服务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创新升级,逐步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的制度体系。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强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动支撑作用。坚持以国际化视野、颠覆式思维统筹谋划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二、构筑开放合作的先进制造研发和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外资准入前和准入后业务管理措施的紧密衔接,提高“负面清单”开放度、透明度和操作性,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率先推进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研究打造面向全球的高端维修制造基地。争取进一步扩大外资增值电信政策实施范围。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开放创新发展。创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新模式,探索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路径,开展离岸转手买卖、委托境外加工等创新业务。把数据自由高效有序流动作为自贸创新主攻方向,努力建设国际数据服务特区,探索数据确权、评估、交易、跨境流动、网络安全等数字经济制度创新突破。加强金融创新,加快以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离岸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建设,探索开展金融监管沙盒试点,逐步拓展FT账户应用场景。重点打造商业保理产业集中区。增强产业金融和创新金融的服务辐射功能,率先落地放宽金融业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限制。加大国际化要素市场培育力度,探索建设国际产融结合示范区,率先开展外汇、外债管理配套政策试点。

三、强化自贸区与综保区开放创新协同联动发展

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特色化、差异化探索,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升级。依托泰达综合保税区现有功能基础,配合天津自贸试验区扩大政策覆盖的安排部署。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对外开放要求高但一般区域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探索实施更加便利高效的贸易措施,进一步简化监管程序。发挥综保区围网、卡口和信息化系统成熟的管理优势,主动承接和配合自贸区试点任务。对照金融产业、服务贸易、现代服务业等业态,在综保区内利用特殊政策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四、深层次完善自贸试验区建设机制

继续完善向上的压力测试争取机制和向下的改革容错机制。探索试点建立与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相适应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探索继续争取一些重点领域的国家层面一揽子授权。做好政策措施与企业发展和产业培育孵化需求的对接,做好功能政策的落地承载。争取有效承接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数字经济、区块链等新金融、新贸易、新科技产业管理职能,探索建立前沿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和事中事后管理规则标准。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为基础,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

第四节 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桥头堡

发挥经开区区位、产业等方面优势,强化区域内外双循环重要节点功能,重点提升对日韩等国家的开放水平,畅通物流大通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桥头堡。

一、强化经开区内外双循环节点功能

发挥自贸区对外开放先行优势,率先对标以CPTPP为代表的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实施金融、贸易、资本流动、出入境开放举措和制度。依托RCEP、中韩自贸协定等现有经贸合作安排,配合国家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等区域自贸谈判部署,发挥区位、产业等方面优势,率先面向东北亚,特别是日韩扩大开放,在数字经济、人员往来、离岸创新创业、资金流动、园区合作、供应链优化升级等方面争取突破,构建东北亚地方经贸开放合作新模式。

二、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以中蒙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以中欧班列(天津)、天津自贸区为依托,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海上通道与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互动联系,深化与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强集装箱航线航班和铁海联运班列组织,积极发展中转集拼、海铁联运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完善联运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完善以天津港为中心的环渤海内支线网络建设,打造东北亚新的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

三、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标东北亚正在形成中的新一轮贸易规则,着力提升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开放水平,由制造业逐步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延伸,积极发展数字贸易、保税维修、保税展销等,率先完善新型国际贸易系统性制度支撑体系的赋权优势,探索一条通过提升贸易能级和服务能力牵引产业升级的新路径,打造参与东北亚供应链整合优化的示范试点,为国家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参与新规则制定贡献“泰达经验”。

专栏8 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桥头堡

以日韩企业为主要目标对象,以国别开放制度创新系统集成为引领,重点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孵化、医药医疗等领域,积极打造中国参与东北亚供应链整合优化的示范区。

数字经济。借助“管委会—三星集团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等现有机制强化战略对接,争取三星集团汽车电子领域项目落户。积极对接三星“Vision 2030”的供应链和生态系统,争取三星集团的增量投资,以此作为对接韩国数字经济突破口。

服务贸易。积极争取金融创新、医疗美容康养、文化创意、设计咨询、检验检测等领域的韩资项目。注重面向包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开展人才、数据、资金跨境流动的差异化试点和政策集成。以“中日韩+X”合作为服务重点,有针对性地集聚、升级情报支援、咨询评估、小语种翻译、海外法律支持、国际人才中介、境外安全管理等专业性服务平台、资源、要素和链接。围绕提升中蒙俄海铁联运通道起点站通行过货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在自贸片区率先推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的系统性制度支撑体系建设。

研发合作。建设滨海科学城,扩大中韩科技创新孵化转化领域合作。以日韩俄等国为对象,依托自贸片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区和离岸国际人才港在科技人员交流与培训、科技园区建设、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办科技交流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

制度创新。率先放宽产业准入,招引康养美容等韩国先进技术,并积极探索金融租赁、职业培训、电商贸易等领域合作。率先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措施;率先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探索开展跨境审批等。配合中韩FTA第二阶段谈判及东北亚新一轮多边、区域级自贸安排,继续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第五章 建设全国经开区改革先行区,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打破封闭保守的思想禁锢,跳出故步自封的舒适圈,开拓进取,冲破藩篱,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定机构改革,构建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国企、投融资等各领域改革,建成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创新和综合改革示范区,率先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放大制度创新效应,激发泰达发展新活力。

第一节 持续深化法定机构改革

做深做优做实法定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理念,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与法定机构相适应的全链条、闭环式制度体系,推动改革“续篇”体系化。

一、完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在法定机构改革基础上,构建精简高效、协调运转的经开区行政管理运行机制。以扁平化、企业化为导向,理顺与滨海新区、各下属园区、所属企业的流程管理体系,稳步推进内设部门和专业工作机构的职责梳理划分和权责清单制定工作。探索引进民营资本等优秀专业团队开发运营主题园区。创新与街镇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经开区教育医疗事业单位实行集团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二、健全选人用人育人机制

建立健全符合法定机构定位、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制度体系。通过市场化竞争性选聘、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建立干部素质培养体系、打通职务和职员序列晋升通道、打通授薪内外人员晋升流动通道等举措,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优化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探索实行兼职兼薪、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将招商成果、企业孵化成效、品牌推广等纳入考核激励,推动实现风险与机遇相对等、待遇与责任相匹配的薪酬体系。不断完善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和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国际化、便利化要求,从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升经济领域社会治理水平。通过制度设计、流程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等路径实现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本质提升”。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便捷、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泰达标准”。

一、持续优化更加创新、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体系

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持续深入推进“证照分离”、“一制三化”、“五减四办”改革,在企业开办和注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热接入、财产登记、纳税服务、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规范审批行为,实现办事流程应简尽简、审批效率全国领先、“四办”比例显著提升。到2025年,网上办比例达95%、马上办比例达60%、一次办比例达80%,审批

时办结率保持在100%。针对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实施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再到产权登记和水电接入的全流程简易审批程序。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建立“最多跑一次”清单,在自贸区范围内实施证照分离全覆盖。打造“润物无声式”监管模式。推进政务诚信制度化,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试行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加强审批风险预警,强化审管联动,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造“宽进严管”的高效管理机制,逐步向审批事项“负面清单”管理迈进。

提升“店小二式”服务能力。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一网通”、“智慧泰达”以及各专网的数据资源,深入挖掘和发挥数据价值,加强数据归集和交换共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企业关心的各类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企业问题解决为目的,以企业对环境的体验为标准,形成“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浓厚氛围,做实做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定期面向区内企业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广电子证照、票、章应用,建设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应用平台,探索电子执照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积极推广电子印章广泛应用。构建工程建设“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利用平台对全区建设项目开展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用工实名制管理,实施远程动态监控和检测预警,确保我区工程建设领域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及建筑市场稳定。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线上随处可得,线下便民易办,以两厅通办、无人审批、现场管理、效能监察、微信小程序等手段促进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

二、持续打造平等、开放、诚信的市场环境

推进市场平等开放。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在准入和使用生产要素方面一视同仁,进一步放宽文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电力电信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水平。大幅放宽金融业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限制。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策兑现工作的动态追踪机制,建立政策兑现协议库。

健全市场信用体系。推进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完善信用档案,开展公共信用评价,探索建立自然人信用评价体系。优化企业信用大数据画像,将信用信息查询和联合奖惩措施应用到审批和监管相关应用场景中,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升自动化联合惩戒效能。建立完善信用修复、异议处理机制。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按规定将信用修复企业及时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加强信用修复信息共享,研究推进社会信用立法建设。

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依托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行“互联网+招标采购”电子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反馈机制,保障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享有同等权利,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提升市场服务能级。强化开发区创新金融服务功能。加大涉企征信数据、金融资源、惠企政策和涉企服务等资源整合力度,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快速研判企业信用风险。建立市场化服务平台,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三、持续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打造不分所有制、不分内外资、不分大中小、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权、知识产权。增强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法定程序,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率。

建立新型监管机制。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全流程统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事项梳理和实施清单认领工作。探索建立行政处罚事前警示、首次豁免、信用修复等多层次容错纠错机制,危困企业预警与识别的会商机制。

健全企业法律服务。全面加强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为企业投融资、劳务用工、兼并重组等重大生产经营事项广泛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落实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同时取证”,积极争取持人才签证的外国人才免办工作许可试点。

第三节 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落实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加大招商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健全新型招商体制机制,完善招商考核评价机制。

一、打造招商新型体制机制

合力构建由各招商部门和四大集团为主体的政企前后联动、错位招商和互为支持的新型招商体制机制,整合管委会和园区要素资源,加强对招商项目落地前后各有侧重的持续性服务和支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实现由依靠土地、政策等要素资源招商向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搭建不同产业载体、打造良好产业生态、吸引人才和产业聚集的招商模式转变,围绕区内主导产业链形成集群化发展格局,创新实施场景招商、资本招商。

二、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

打造升级版泰达智慧招商生态服务平台,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招商人员提供一手招商信息,支持招商线索转接和活动资源共享,实现招商情报全网挖掘、投资信息实时转接、招商线索实时跟进,提高招商工作效率。创新探索第三方招商合作模式,发挥市场合作机构的灵活性和资源优势,培育更多泰达招商伙伴。加强重点产业链的图谱研究,明确产业链条企业布局情况,开展“补链、强链、备链”招商工作。强化网上招商,充分利用好中英文招商网站,开展“云签约”等高标准策划实施各类招商活动,及时更新招商宣传物料,大力推广泰达品牌。

三、坚持强化招商项目统筹

不断完善科学系统精准的招商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发挥指标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落实好项目审议管理工作,做到线上线下同步、管理规范高效。正向放大政策兑现效能,持续加强协作联动,强化服务水平,形成招商为前端,协议管理、指标考核至兑现为后端的闭环管理模式。

第四节 提高国有企业支撑区域发展能力

以功能定位、资本结构、资产结构、核心业务的优化为着力点,提高国有企业市场化投资运营管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在经开区产城融合“新阶段”,扮演城市综合运营商、产业园区运营商的角色,助力城市和产业发展。

一、优化国有企业结构

优化国有企业业务结构,进一步厘清国有企业权责边界,积极推动国企向城市更新改造、区域开发建设、产业招商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新兴经济培育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强化金融功能,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成长型企业的股权投资。吸引中央企业及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有条件的专业化公司上市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提升信用评级,加强资本市场运作,打造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国有企业品牌。

二、提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效率

加快推进国资监管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通过实行清单式管理,切实保障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干预,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充分调整优化政企关系,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理念,探索政府向区属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的新模式,由区属国有企业承担区域投资、建设、运营职能,政府履行规则制定、绩效考核等职责,同时向区属国有企业支付授权经营服务费,提高区属国有企业的经营收入水平,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在经开区开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提高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加快推进区属国有企业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面建立区属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治理格局,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代替、不各自为政,实现区属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上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选聘外部董事、职业经理人,提升国有企业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完善国有企业员工业绩考核体系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探索员工持股等长效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发挥优化投资环境主力军作用

推进国有企业与经开区招商引资、产业服务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实现经开区工业厂房、科技载体、商办楼宇、公寓住宅及市政工程类等经营性资产的集中统一运营管理,践行“市场化经营、专业化运营”的理念,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载体资源支持,同时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全流程服务,实现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双轮驱动,发挥国有企业在改善经开区投资环境上的主力军作用。

第五节 持续深化融投资体制改革

发挥财政职能,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拓展收入来源,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实施项目投资分类管理,优化杠杆效率,科学设计项目融资交易结构,建立利用市场化资金长效机制。夯实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社会资金的聚合能力,形成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新型融投资体制。

一、强化债务风险管控

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加强源头管控和财政约束力度,压实各债务主体责任,加强债务统筹管理预警工作,对外积极协调争取发债资源,对内严格管理主体单位使用,严格防控系统性债务风险。积极推进债务总体规模逐步压减,拓宽隐性债务化解渠道,加强对市场化转化等方式的研究和利用,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进一步优化经开区债务结构。督促各集团公司积极盘活现有资产,增加市场化收入来源,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二、建立利用社会资本长效机制

以开放促投资,推进融投资模式多元化,有效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等融资模式。完善泰达融投资网络服务平台和投保贷一体化融资模式。积极对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天津自贸试验区前沿新兴产业培育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等,发挥“泰达科技发展助力母基金”杠杆作用,聚集一批活跃创投机构。加强与世行、亚行及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资机构合作,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国内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融资支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三、优化财政投资与国企平台协同机制

加快推进国企平台市场化转型。通过资产重组和股权结构调整优化等,推动有经营性收入的融资平台公司加快转型为市场化经营、融投资和偿债的主体。完善国有企业平台经营模式。以财政投资促进国企平台加大对区内基础设施的改造投资,优化营商环境;以财政投资带动国企平台产业聚集效应,推动各平台公司构建明晰的主导产业方向;鼓励营收条件较好的国企平台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财政资金投资保值增值。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发展完善国有企业委托管理模式的政府引导基金,由政府委托国有企业负责引导基金的管理运作,财政按需拨付资金,政府参与引导基金投资决策,不参与日常管理,实现财政投资与国企平台的协同运作。

四、建立区域财政动态平衡管理体系

提高财政运行水平。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推动存量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加快新落户项目尽快产生收益,加强招商项目全成本核算,切实拉动经开区财力有效增长。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统筹能力,推进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实行“一个专项管一类事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新增财政支出向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和鼓励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倾斜。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动态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为财政管理和改革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

第六章 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构筑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世界一流标准,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功能完备、结构优化、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提高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大网络

围绕交通强国高品质示范区建设,加快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加快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建设慢行交通网络,综合布局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一、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优化区域铁路网布局。依托京沪高铁二线天津至潍坊段建设,打通北京市--天津市--于家堡--南港铁路客运通道,加强经开区与长三角的联系;以滨海南站接入京沪高铁二线和津雄城际线的建设为契机,强化经开区与雄安新区紧密联系;依托环渤海城际铁路规划,积极谋划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际联络线,提升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及对外通达能力。加快推进南港工业区港区、天津南港港铁物流有限公司等铁路专用线建设。

加强区域公路网络建设。积极拓展对外连接通道,持续完善经开区与中心城区、市域重要节点、滨海新区其他开发区对外高速网络建设,提升经开区快速辐射能力。打造对外通达快速网络,实现重点园区半小时、外围园区一小时可达。重点协调推进汉港公路(港城大道—中南五街)等工程建设。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依托滨海站、轨道站点、客运枢纽、港口等关键节点,强化路网对接和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滨海站打造区域核心枢纽,拓展对外交通网络,便捷联系外部区域;优化滨海站接驳公交线路,依托B1、Z4轨道交通,提升枢纽便利性。

二、加快区内城市道路工程建设

优化疏港交通组织,提升进出港通道能力。优化园区间交通组织,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强化核心区交通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打造核心区对外通达快速路网,继续协调推进第二大街跨京山铁路桥、闸南路跨津沽一线桥建设,研究策划泰达大街与北海路、渤海路北延与塘汉路、第二大街与海滨大道辅路快速联通和功能优化项目建设;打造核心区内部畅通微循环,打通跨河、跨铁公路及干支路网的衔接,加快洞庭路地道、安阳桥、于新桥建设,开展黄海北路拓宽、滨河南路桥和闸南路跨海河桥前期研究。加速三区内部交通的畅通,重点推进洞庭路南北贯通。打通天碱、天保等区域对外断头路,完善次支路网,实现内外交通双循环。聚焦各园区重点区域,着力实施一批道路工程建设,畅通内部道路微循环。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坚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协调建设轨道交通B1、Z2、Z4号线,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逐步新增优化一批公交线路,引入一批定制巴士,提高片区微循环。围绕于家堡、天碱、MSD等核心区,滨海站、北塘站、Z2线春华路站等重要轨道站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等关键节点,完善公交、停车、自行车等交通接驳设施综合布局,提升交通枢纽服务能级,提高公共交通综合服务水平。

四、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网络

完善慢行休闲网络与历史文脉、城市景观、滨水绿色空间的结合,优化慢行网络与潮音寺、滨海站、文化中心、泰达MSD、北塘古镇、工业旅游区等区域的有效衔接,构建融古汇今、串河连海的慢行交通体系。优化慢行网络与居民生活区的有效衔接,完善于家堡地下空间、海河慢行桥梁、滨河公园步道建设,完善自行车高速、跨街人行天桥建设,推行开通“步行巴士”,引导居民慢行出行,满足经开区居民的日常通勤和休闲出行需求。

专栏9 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

1.铁路。天津南港港铁物流有限公司专用线工程。

2.公路。汉港公路(港城大道—中南五街)工程。

3.市政路桥。洞庭路下穿进港二线铁路地道、安阳道跨海河桥、于新道跨海河桥。

4.综合枢纽。滨海站:打造集轨道、快速公交等与高铁站的无缝衔接的核心枢纽。

5.轨道交通。滨海站、北塘站、春华路站等地铁站建设。

第二节 强化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补齐短板、安全运行、绿色低碳、提质增效”原则,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保障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一、建设保障有力的能源网络

高质量编制公用事业专项规划,加强区域能源保障能力。完善保障有力的供电系统,加快完善电网结构,增强电力供应能力,建设滨海中关村110KV变电站、中区110KV变电站、东区5#110KV变电站等,提升经开区供电能力。坚持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逐步提升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建设清洁环保的供热系统,重点推进西区热源一厂煤改燃工程、南港华电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建设安全可靠燃气供应系统,推进燃气设施建设,优化燃气管网架构,推动西区燃气第二门站建设,提高供气系统可靠性。试点推动服务外包园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推进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能源配套等项目建设,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共建能源互联网。在经开区西区推广定制化高品质供电服务,从能源网架、信息支撑、价值创造三个维度推动能源互联网功能形态全面演进;在经开区东区制定实施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分布式能源为支撑、以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为运维手段的电网升级发展战略。

二、优化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建设集约高效的给排水系统,围绕重点园区,推动一批规划泵站及管网建设,改造提升一批老旧管网及水务设施和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提高区域供排水保障能力。推动西区再生水厂及管网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系统,加强各园区河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善雨水排涝工程系统,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保障区域排水通畅与安全度汛,落实入海河“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推进初期雨水治理。完善防洪体系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确保防洪安全。推进养管新技术利用,推动智慧水务建设。构建集“水生态维持、排水防涝、水环境保护、雨水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海绵城市工程系统,推进西区工业海绵城市示范区、东区既有城区提升海绵城市示范区和商务片区综合办公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

三、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推进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利用,健全规划、用地、建设、产权、使用、管理等相关制度。在城市干路、高强度开发和管线密集地区,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干线、支线和缆线管廊等多级网络衔接的市政综合管廊系统。建设地下综合防灾设施,形成平灾结合、高效利用的地下综合防灾系统。

专栏10 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

1.能源。滨海中关村110KV变电站、中区110KV变电站、东区5#110KV变电站,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二、三期工程、西区热源一厂煤改燃项目、西区燃气第二门站、南港华电热电联产项目、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能源配套项目、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项目。

2.给排水。西区再生水厂、南港再生水厂、智能产业区排水工程,“一河一策”河湖综合治理项目,西区工业海绵城市示范区、东区既有城区提升海绵城市示范区和商务片区综合办公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引领示范与整体推进并举,适度超前与应用需求兼顾,强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推进智慧城市与新基建融合发展,积蓄智慧发展能量,促进信息消费升级,赋能泰达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快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布局5G、IPv6等下一代互联网,实现园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5G网络标志性覆盖。建设物联网无线承载网络。融合无线局域网、无线双向广播网、物联网等,建设一张宽窄融合、多模异构的物联网无线承载网络(含WiFi),建设“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覆盖全区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

加快布局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智慧公交站点建设,推进停车场智慧化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化道路升级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推动氢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出租车充电示范站,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快递物流智脑中心、智能物流认证与检测中心等平台合理布局和建设,开展仓储、分检、配送、装卸等一体化集配设施智能化升级。

三、推动智慧城市与新基建融合发展

拓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积极推进泰达--华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网联车车路协同示范段、智能汽车联合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开展基于5G的车路协同试点,不断完善丰富测试验证场景,数字化赋能产业、科技发展,建设智慧泰达。

完善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加快建设“城市云”大数据中心,打通与各部门、各系统的数据通道,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资源的融合共享、平台的协同联动和服务“城市大脑”的一体化决策需要,打造城市发展的坚实数据底座,系统完善以城市大脑IOC中心为核心的“1+4+N”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推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工地、智慧路灯、智慧应急等项目建设,建设智慧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发展互联网医院、数字校园和智慧社区等,拓展“物联城市网络”“城市混合云”等智慧平台的应用场景。

专栏11 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

1.信息基础设施。5G、IPv6、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2.融合基础设施。企业服务云平台、华为产业云大数据中心、网联车车路协同示范段、智能汽车联合创新中心、智慧能源系统平台、交通智能体平台、大健康系统平台、公寓智能化系统平台。

第七章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经开区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打造京津冀地区国际创新合作重要平台,创新经开区合作联盟,强化与周边地区合作,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开放合作平台,拓展国内区域合作新空间,提升招商引资新能级,统筹存量与增量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深度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紧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合作分工,建设协同发展平台,探索互通衔接机制,加强服务合作平台共享,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点。

一、持续提升非首都功能承接能力

打造京滨创新走廊,依托北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南部“亦庄--武清--空港--高新区--泰达”,打造京津塘高速两侧创新要素集聚区,形成“南北两翼”创新空间新格局。精准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清单,吸引央企和知名企业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及新兴业态项目落户经开区。加强经开区人口承载能力,提升产业人口服务水平,加速人口向新区流动聚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京津冀核心区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能和集约利用水平,建立用地精细化管理机制,制定土地滚动开发计划,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承载空间。积极打通与北京、雄安等城市的干部人才互引互培、生产要素供应服务无缝衔接等通道,创造区域协同发展的竞争新优势。

二、实施京津冀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

紧抓首都优质资源溢出机遇,为北京都市消费级生产制造需求提供支撑保障,围绕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精尖制造业,打造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新兴产业链集群,探索建立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以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为重要载体,建立京津冀产业配套大数据系统,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产业承载、教育合作、商贸物流等区域协同发展平台,长效化与北京产业链无缝连接。依托逸仙科学工业园毗邻北京区位优势,优化园区空间,探索与北京协同合作新模式,激发“飞地”二次发展活力,打造北京产业疏解集中承载园区。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逸仙科学工业园为主要载体,营造优良政策环境,积极引进科创平台,提升园区科技类项目承载能力,精准对接北京科技型上市公司落户经开区,打造企业第二总部、生产制造基地、中试基地。

三、提升面向京津冀的“泰达服务”水平

强化一站式生产与生活服务,营造“移民城市”新生活方式空间载体和消费氛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塑造友好的消费环境,启动地铁站点TOD功能提升工程,在北塘滨水岸线、滨海文化中心、塘沽南站、潮音寺、茱莉亚音乐学院、大沽船坞等区域策划重点文旅节点消费项目,形成文旅消费、城市休闲消费热点,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强化京津冀技术转移服务能力,聚集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检测认证、成果评估、技术交易等领域的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加强京津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项目服务水平。

四、提高京津冀资本流动水平

研究设立经开区—京津冀合作母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打通京津冀区域资本要素流通渠道,向资本市场提供全方位区域投资开发机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符合经开区定位的“高精尖”产业项目和企业,以“产业基金引项目”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吸引保险资金积极参与实体经济和民生项目投资。吸引绿色基金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新区布局光伏及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助力城市更新,引导“地产存量时代”运营型资金用于城市更新及城市新载体建设。

第二节 引导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

探索组建经开区合作联盟,加强开发区间交流合作,加强与各类主体共建合作载体,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一、组建经开区合作联盟

加强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的合作,组建经开区合作联盟,共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政策研究、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等协同发展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合作发展新模式,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发展能级,充分发挥双循环枢纽战略支点作用,奋力扛起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二、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

按照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与其他区域开发区、试验区、地方政府等主体共建产业园区、物流平台、信息平台、市场平台、资金平台。加强与东北、西北地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开展合作,共建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加强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打造跨区域合作园区典型示范。

三、构建创新合作联盟

依托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构建创新项目筛选、储备、孵化等常态化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区域合作水平。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模式,将经开区打造成为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第三节 拓展国内区域合作新空间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合作交流新趋势,坚持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区域协同,推动经开区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新格局。

一、促进与新区开发区互动发展

构建“全域滨海新区”共识,积极与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开发区互动发展,把促进要素高效配置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切入点,通过异地孵化、产业飞地、共建园区等方式,探索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市场一体化。

二、积极推进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

全面落实天津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战略合作,重点深化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协作。统筹雄安新区与经开区产业发展重点,强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创新协作机制,加快建立与雄安新区货物快速通关机制,打造雄安新区高效便捷出海通道。加强资源对接与协调创新,与雄安新区共建特色产业园区。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竞争和合作良性互动关系

立足周边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基础设施衔接互联、公共服务合作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区域利益协同共享,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建设产教融合的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加强与河北、山东、东北、山西等北方地区的合作交流,举办环渤海地区等区域合作发展论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建立产业要素定期交流对接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吸引东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民营龙头企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建立健全行业交流合作机制

鼓励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工商联等社会组织互动,搭建经开区内部企业之间、经开区企业与行业知名企业及相关组织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制定等活动,鼓励社会组织与企业开展融资、创业孵化、研讨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支持区内企业到周边地区设立分厂或分支机构。建立经开区与重点企业的长效服务制度,及时满足企业生产要素需求,全面提高经开区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

第八章 建设现代化美丽“滨城”,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

坚持聚质凝势、核心带动、产城融合、梯度发展、多元开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融合,有序聚集人口,提升城市活力和创造力,打造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核心区。

第一节 完善“多规合一”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各项规划衔接,加强规划管控,统筹资源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一、建立规划统筹协调机制

推进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强化规划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实行网格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健全规划分级分责不分散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调整规划管理事权。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

二、完善经开区规划管理体系

衔接落实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滨海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重点围绕经开区人口发展、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等重点领域,制定各类专项规划。健全依法科学高效的规划管理制度体系,探索规划管理刚性和弹性的有效结合。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度体系。构建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城市设计管理体系。推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城市更新规划管理体系,建立城市更新单元管理机制,试点建立“城市更新单元总规划师”制度。完善城市体检评估制,落实规划实施监督问责制度。

三、探索产城融合发展管理制度

探索实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动态调控机制,建立与综合用地相适应的分区规划、土地管理模式。结合城市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和工业用地实际,探索打造“产业发展单元+创新型产业用地”模式,在集中成片、有较高产业关联度和相应产业服务设施的产业集聚区设立“规模适宜、功能复合、邻里聚合、弹性控制、协同服务”的“产业发展单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对单元内经评估有条件的土地进行整合,申报为创新型产业用地,引入产业前景好、亩均效益高的优质项目。

第二节 完善功能布局

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功能完善、全面均衡的原则,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功能组团,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一、打造分布合理的城市组团

围绕“一核五区,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经开区东区、中心商务片区、经开区西区、经开区中区以及未来建设的产业拓展区,利用轨道交通站点、公共交通枢纽与公共设施整合形成TOD开发模式,围绕交通站点周边建设功能组团,打造多个城市配套微中心,梯度式混合开发辐射周边区域形成团聚型城市组团,每个城市组团具备完整的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空间,各组团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实现便捷联系,构建多核心多元化组团式城市形态,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的畅通流动,有机模糊生活区、工业区边界,破除区内物理、心理层面的“孤岛现象”,实现不同收入阶层的居住混合、城中有产、产中有城、产城一体、联动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

二、建设特色鲜明的功能中心

中心商务片区充分发挥滨海高铁站的优势,发展站点周边服务多类人群的城市枢纽中心。围绕生活区MSD城市综合配套的区位优势,打造生产服务及城市生活服务集聚区;于家堡、响螺湾重点发展航运服务、金融创新、创新创业集群和新型房地产,打造金融商贸集聚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主动承接北京“疏非”中的科研及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引进科创平台,打造产研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区。经开区东区依托泰达医院二期项目、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技楼、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介入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引进北京高水平专科医院,丰富经开区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医疗康养集聚区。

第三节 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自然禀赋、产业基础的差异,构建错位联动、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布局。

一、推动核心区产业集聚发展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突出园区科技属性,打造“有灵魂的科技园区”,推动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聚焦工程技术创新后端和示范应用,发展数字引领的科技服务业,积极布局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与大健康等产业。智能科技产业聚焦智能装备、5G、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线上经济等领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焦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新材料、新型能源等领域;生命与大健康产业聚焦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科技服务业聚焦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

经开区东区。依托超算天津中心、天河科技园、天大科技园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工业互联网、新型激光显示、消费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以天河科技园为载体的“北方芯谷”建设。集聚汽车研发及金融类企业,举办泰达国际汽车论坛、于家堡汽车金融论坛等行业峰会活动,发展一汽丰田及配套企业,打造天津汽车城核心区。

中心商务片区。加快新经济总部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打造滨海科学城核心区,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金融创新示范区。

产业拓展区。在海河以南、中区以北区域合理规划选址,为经开区未来发展预留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规划建设集制造、研发、办公于一体的生态型、低密度、智能化第三代新型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旅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以及第三方物流、港口物流、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其他专业服务等“2.5产业”,打造以扶持小型企业成长为目标的中小企业聚集地。精心营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城市环境,打造生态为本体的新型功能区。

二、高水平打造专业园区

经开区西区。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园,重点发展智慧医疗产业,加强生命科学产业规模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制药创新平台。依托相关企业打造世界疫苗基地。推动传统整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发展,助力打造天津汽车城。

南港工业区。强化能源、港口、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水平,加快推动120万吨乙烯项目落地建设,推进聚碳酸酯、LNG等项目建成投产,不断完善下游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清洁能源等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将中区、南港工业区一体化管理,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产业。

一汽--大众华北基地。重点发展高端乘用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汽车文旅产业以及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技术。

南部新兴产业区。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预留用地,加大与街镇协作力度,有序开发,近期引入适合当地发展的中小企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都市农业项目。

现代产业区。结合生态环境基础,重点发展相关零部件产业,建设集先进制造和研发转化于一体的智能汽车小镇,吸引高端专用车项目入驻,打造绿色生态的新型智能制造示范园。

微电子工业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消费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逸仙科学工业园。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领域,大力开展医疗器械优质项目的孵化培育和研发成果转化。依托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契机,积极承接北京康养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康养地产等产业。

第四节 加速优化城市功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城市景观,厚植文化底蕴,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全面提升居民都市生活体验的舒适感与获得感。

一、提高城市生态品质

规划构建主城区“三带六廊”生态结构。依托经开区河海脉络的独特风格,围绕海河沿岸、永定新河沿岸和中央大道打造生态景观带,围绕海滨大道、京山铁路、进港二线、大沽河、八大街和十二大街打造生态景观廊道,依托主城区水系生态空间,建立蓟运河、永定新河、海河水系生态廊道,在城市公园、公共广场等功能点打造生态节点。构建生态节点、生态景观廊道、生态景观界面“点状--线状--面状”相结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绿化布局。

重点加强泰达生活区、中心商务片区、北塘等区域的城市园林景观营造。规划建设滨海--中关村海滨亲水景观带。依托北塘渔港和永定新河生态空间,加强海滨文旅景观设计能力,打造具有海滨城市特色、AI+大数据支持的水上巴士旅游线路,串联多处城市公园、文保单位等特色景点。打造慢行系统示范区。研究策划泰达核心区向北连接生态城向西连接森林公园的慢行系统项目、北塘海岸线高架观光慢行步道、滨海北部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推进经开区内公园、景观道路绿带、滨水景观绿带及街头广场绿地等公共绿地建设。加快紫云公园、宝龙北、滨河公园等区域园林景观建设,修建城市花园,塑造生态核心,打造城市名片。

专栏12 提高城市生态品质重点工程/项目

1.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生态品质提升工程。主要包括融创君澜社区公园新建工程、中央绿轴项目、生态绿环项目、黄海北路慢行绿道项目和安置房社区公园项目等。

2.东区生态品质提升工程。主要包括东区主城区生态提升项目、居住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和服务外包园绿化提升项目等。

3.蓟运河水系景观工程。实施现代产业区沿河水系景观工程。

4.西区双城绿廊生态屏障项目。

5.南港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南港工业区岸线生态修复,包括绿化廊道等内容。

二、营造城市人文氛围

打造“百年工业、匠心传承”的城市人文景观。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塑造海滨工业旅游城市人文景观。打造百年工业遗产旅游区。塑造魅力海河两岸活力地带,整合海河两岸历史文化资源,探索社会化资本与政府合作开发等模式,深挖产业、生态、人文、娱乐多元要素,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轮机厂房、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旧址、塘沽火车站旧址、永利制碱厂旧址等工业遗产旧址进行保护性开发,重点在天碱片区、塘沽南站周边地区、大沽船坞等片区进行工业遗址景观改造,体现泰达北方工业重镇的历史文化传承。挖掘经开区东区工业底蕴。鼓励社会资本利用废弃工业设备、闲置工业厂房等工业旧址建设先进制造业博物馆、前沿科技体验馆、文化地标、艺术馆、演艺剧场、特色文创园等,形成展示经开区现代产业发展的窗口,构建促进泰达文化交流与创新的载体,体现泰达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新风貌。

打造“融合多元、开放精致”的现代城市精神。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全社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品牌化,把党的声音和温暖传递给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办网用网,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多元化”丰富文化生活。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文化,传承保护本地特色文化,弘扬泰达精神,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泰达文化氛围。引入一批先锋艺术展示表演、艺术嘉年华等国际化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内涵。鼓励经开区内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定期举办书画展览、商务会展、艺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开放创新文化环境。“多维化”开展文体活动。鼓励社会资本策划举办蕴含泰达精神、具有国内外知名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拓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方式,继续放大“泰达夏日艺术季”“泰达马拉松”“高端文创论坛”等文创活动品牌的影响力。依托天津茱莉亚学院专业优势,举办高端音乐比赛等相关活动,扩大影响力。同时,结合塘沽南站开发,积极引入文化、艺术、旅游等业态,打造高端文化艺术街区。在经开区核心区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满足高端人群日常生活与企业拓展团建的场地需求。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经开区西区、中区等人才密集引入区域利用地下空间、闲置厂房建设一批实体书店、文创工坊、健身房等文体设施,丰富居民“8小时”以外日常生活,形成“现象级”“特色级”“日常级”文化活动交织的多维城市生活氛围。“地标性”塑造城市精神气。采取提升基础设施、丰富植物类型、增添文旅产品等形式,将泰达图书馆、北塘民俗博物馆滨海科技馆、“津沽棒”、北塘海钓码头、滨海观光塔、运动游乐中心、海鲜超市等景点打造成地标式网红打卡地,持续塑造经开区的城市品牌形象,丰富完善区域的文化旅游氛围。

专栏13 提升城市人文品质重点工程/项目

1.城市慢行系统。自泰丰片区至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包括人行步道、自行车高速路约9公里。

2.中关村渔人码头文旅项目。中关村渔人码头1.5公里的岸线进行提升改造,拟建渔业博物馆、北塘美术馆、灯塔民俗、美食街、酒店等文化旅游设施等。

3.中心商务片区近代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及历史文化挖掘弘扬建设项目。

三、有序推动城市更新

加快推进旧工业区连片改造。全面推动经开区旧工业区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围绕东区第七大街以南区域开展城市更新计划。积极稳妥开展拆除腾退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各方协商的方式,鼓励土地使用权人所有人通过自主建设、联合开发等方式,对自有用地进行升级改造,用于发展高精尖产业,盘活空间资源。稳步推进“工改M0”项目。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合理进行用地性质调整,提前谋划腾退空间发展利用方向。依托改造升级的工业园区吸引智能制造、科技研发、文化传媒、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入驻,打造文化创意园、互联网创业园等“微园区”。推动优质企业转型升级。对由传统工业转型为先进制造业的企业,以及利用存量厂房进行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转型发展可能的企业,鼓励以“拆除重建+综合整治”的方式在原址进行改造。

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推动街区、地块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设立“社区规划师”“社区营造师”制度,制定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方案。逐步推进水暖气路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小区公共设施维修、街区景观绿化亮化提升、小区建筑外立面修葺美化等工作。加强存量用地的开发利用、存量空间的有机修补,实现从建筑、功能、经济等物质空间层面到人文、历史、小区邻里、风俗等非物质层面系统更新。

专栏14 城市更新重点工程/项目

1.老旧工业区、旧厂房更新工程。

2.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工程。

3.园区公寓智能化系统平台升级项目。

四、创造宜居宜乐宜游环境

构建完善的城市商业体系,满足经开区居民和旅游人口的消费需求,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联动、各具特色的商贸、餐饮、住宿、文化创意、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导入城市商务、旅游等消费人口积极引进商业综合体、国际化购物中心等项目,推动智慧超市、无人超市、自助便利店等商业新模式落地发展,完善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经开区MSD商业文化中心等商圈商业载体功能。积极推动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组织申报A级景区,将工业游培育发展为优势产业,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工业旅游研学基地,提升服务品质,打造经开区特色旅游品牌。在北塘古镇、海河两岸工业遗址等旅游景区周边建设一批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于一体的旅游服务综合体。在轨道交通沿线建设一批TOD综合开发项目,高品质布局生活休闲空间、文化体验空间、商业服务空间等城市服务设施,完善高铁站、地铁枢纽站周边的商业配套。与滨海新区统筹协调优化社区商业布局,充分利用各片区现有设施,结合城市更新,以步行15分钟可达范围为标准,建设一批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服务中心。

第五节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补充民生保障短板,提高民生保障标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提高就业质量与居民收入

多措并举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为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中小企业提供定向税收补贴、租金减免等支持,为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等入区求职、实习及就业提供经开区奖学金、奖教金等支持保障,对符合条件且未享受实物保障的在区内就业或创业人员提供购房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建设辐射带动型残疾人就业基地。打造与用人单位需求密切挂钩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多层级就业服务队伍建设,深化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应对就业难招工难问题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对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健全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提高中低收入群体资本性收入,帮助从业者持续拓宽收入来源,强化多劳多得、有劳必得的收入保障。更好发挥开发区慈善协会、各类慈善组织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方面的作用。

二、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有序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提升学前教育供给数量和质量,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创办普惠性幼儿园,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布局,补足新建小区学位缺口。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优化调整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逐步扩大小班化教学比例,努力降低义务教育学校生师比。推动学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帕米尔(PAMIL)区域学习中心建设。建立与北京、天津市六区等教育先进地区的合作交流联动机制。积极引入教育先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探索经开区内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深化合作形式和内容,提升经开区教育质量,继续推进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建设,积极推动人大附中、华东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耀华中学等国内中学名校落户泰达,深化优质特色高中建设,打造一批京津冀地区品牌名校。导入国际化教育资源。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加强国际教育发展,满足国际人才和引进人才子女就读需求,为泰达创建国际人才聚集区服务。有序推进茱莉亚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新建等项目,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校数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总体办学水平。加快与京津地区高校对接,争取引进建设一所“双一流”大学或分校,打造滨海高等教育集聚地。围绕重点产业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打造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促教育的产教融合示范区。构建覆盖完整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发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学习类公共资源,推进市民数字化学习。完善社区学校建设机制,鼓励社区开办中小学生“四点半”学校,建立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学习型社团。对从业人员广泛开展定向式、订单式的新业态培训。着力开展智慧教育全域赋能计划。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2025年实现经开区学校主要教学活动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每人拥有至少一种便捷可用的数字终端,利用教育云计算平台、教育城域网、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构建教育数字中枢框架,建成全市领先、全面应用的经开区教育“数字TEDA大脑”示范体系。

专栏15 教育事业提升重点工程/项目

1.优化业务教育资源布局。在中心商务区高铁东片区、南半岛片区、响螺湾商务区、天碱商业区等新建高铁东中小学、响螺湾九年制学校、耀华滨海学校、天碱小学、天碱十二年制学校等多所中小学,推进泰达一中二期工程。

2.合作创办品牌名校。积极推进经开区与北京、上海等地展开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人大附中、华东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等名校在开发区东区、中心商务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片区新建分校、合作校,打造京津冀地区品牌名校。

3.建设产教融合基地。鼓励职业教育学校、区内企业采取学校代培、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在开发区中区、西区新建产教融合的职教基地与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4.引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加快与京津地区高校对接,争取在开发区建设一所“双一流”大学或分校。

5.东区特色文创园项目。以东区城市更新为契机,对东区闲置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打造定位以科创文创为核心,以助力科技研发、文创艺术、教育培训等产业发展为目的,提供共享办公室、众创空间租赁等服务,承载科技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新型特色文创园区。积极推动K12在线教育、艺术教育培训等产业发展。

三、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构建与中心区定位相匹配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中心区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向中心区以外的周边地区和医疗卫生资源薄弱的大型居住区转移,提升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的均衡性。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积极对接北京的高水平综合医院,承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外迁和扩建项目。以泰达医院二期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经开区综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与市内高水平专科医院、外省市知名医院紧密合作。通过出台经开区卫生健康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建立灵活适宜的收入分配机制,汇聚业内顶尖医生资源。加强专科和个性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中加儿童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技楼、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介入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专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端医疗服务平台、高水平专科、个性化医疗和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等。持续提升泰达医疗服务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利用5G、大数据中心等信息技术,加大“互联网医院”建设力度,推动泰达三级医院实现在线诊疗、医保在线结算和送药到家。建设居民、社区健康服务站和三级医院实时共享的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医疗专家在线指导社区康复和家庭理疗。加快推广智慧医疗,借助AI辅助诊疗系统提升家庭医生对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效率,不断丰富居民健康电子画像,开展健康教育和推送健康建议,为居民提供私人订制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活体验。加强公共卫生“三个体系”建设。秉持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着力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体系,突出重大疾病防控,支持天津科技大学与泰达医院共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整合卫生事业管理中心等公共卫生资源,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告、处理和管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区内传染病及地方病风险。建立覆盖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人群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的综合监测网络及风险评估体系。

专栏16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1.泰达心血管病医院提升工程。扩建医技楼、介入中心,新建停车楼。

2.泰达医院二期工程。对泰达医院门诊、住院楼提升改造,住院楼进行扩建。预计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预增床位500张。

3.泰达医院(南院)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设床位300张,设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其他用房。

4.泰达心血管病医院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疗基础设施设备,整体规划并改造升级医院信息化系统。

5.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程。拟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同时满足卫生防疫、公共卫生监督、儿童计划免疫、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需求,全面提升经开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着力提升城市社区卫生和养老服务

落实“健康天津”和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提升经开区健康水平。以“健康天津”行动计划为指导,提升经开区居民健康素养,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区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宣教。加强推动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创建,优化人居环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三级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区,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医疗机构在社区的科室延伸,实现社区与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管理,做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全科医师招聘培养机制,推行三级医院职称评定、晋升等社区服务积分制,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发展嵌入式企业员工健康服务。推进“基层--企业卫生服务站”建设,根据企业员工需要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选取重点企业派驻卫生技术人员,保障辖区企业员工健康水平。推动医养结合向社区延伸。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支持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快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布点,构建“15分钟为老服务圈”。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以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为有效补充,提供术后社区康复、老年人护理、家庭照护等生活服务。

专栏17 养老服务重点工程/项目

1.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老年食堂,充分满足居家养老老人生活照料及日常医疗服务需求。

2.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项目。对老旧小区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入口加装无障碍设施,小区楼道加装扶手等,逐步推动开发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

五、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生态环境。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网络健全、产城融合、惠及广泛的泰达优质公共体育服务生态环境。提升泰达体育影响力。通过“泰达全民马拉松赛”、“泰达全民健身活动创新大赛”等服务载体,普及体育健身,完善体育生态。提升社会体育资源服务层级,引导社会体育资源精准对接社会服务、学校服务、企业服务。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泰达足球场提升改造项目、经开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彩带岛体育公园、城市公园体育化、泰丰公园体育化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打造泰达10分钟体育圈。打造体育品牌。引进全国性体育会展和国际体育交流活动,打造泰达体育宣传品牌。

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推进社会保障普惠化。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由对户籍人口向对实有人口提供转变,加快建成覆盖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做好关心、关爱、服务退役军人的各项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巩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扶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健康发展。落实养老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加快京津冀医疗保障同城化、信息化、一体化进程,实现北京市、河北省患者到泰达就医的医保直接结算、与参保地同一报销标准。健全社会帮扶救助体系。主动帮扶“四失”“五类”人员,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加快推进帮扶救助管理机构设施建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完善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帮扶制度。

七、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住房精细化供给,有序管理以租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市场体系,完善政策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等组成的政策住房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技术工人有保障、中端人才有支持、高端人才有市场”的住房保障。科学有序推进新建商品住房供应。根据预期人口净流入规模和公共设施配套容量,科学制定住房供应计划,适时调整住房供应及新建规模。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完成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城市大脑IOC系统,加强市场监测,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提供规模化、多品种租赁服务,满足不同层级的租赁需求。完善人才住房政策体系。建立住房租赁补贴、人才公寓租赠、购房补贴、购买商品住宅等机制,形成“租售补赠”的住房政策体系。鼓励支持经开区龙头企业合理利用配建指标,建设蓝白领公寓,满足企业职工住房需求。

专栏18 住房保障重点工程/项目

1.西区泰达小镇项目。在西区西部片区打造集产业、文旅、社区、休闲等为一体泰达小镇。

2.一汽大众基地职工之家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3.9万平方米,为一汽大众基地员工提供住宿条件。

3.“新公寓2.0”公寓智能化升级项目。

第六节 实施大人口战略

树立“大人口观”,实施更加开放的人口政策,持续导入人口,形成经开区人口聚集的主动吸引力,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儿童、青年全面发展,推动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一、加速导入各类人口

实施宽松的户籍管理办法,率先放开落户限制,合理运用“居住证+社保”等落户方式,推动非户籍人口在经开区落户。持续吸引导入“流动人口”,紧抓区域人口流动和再分布的大趋势,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关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东北等地人口流动趋向,加强对经开区300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吸引。导入城市商务、旅游等“消费人口”,优化经开区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基地向创新产业高地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服务型人口基数。导入产业“就业人口”,提升“4+1”主导产业能级,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引导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符合新区产业发展需求技能型人才流入,平衡好产业功能与宜居功能关系,发挥产业就业人口乘数效应。

二、积极承接首都及中心城区人口疏解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承接首都功能疏解优势,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预期进京人口。根据城市人口就业通勤、休闲娱乐、生活消费和公共服务等生活需求,合理规划配置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设施,健全医保异地结算机制,推进社会保险双向通办,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加强跨区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形成人口流动的自动选择。

三、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

制定人口战略发展规划。加强人口前瞻性研究,建立人口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全员人口数据信息化平台。健全人口全覆盖服务体系。坚持“横向到边”,加强公安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坚持“纵向到底”,建立经开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体系;坚持“多方参与”,统筹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居民、企业、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经开区人口工作评估、人口工作考核、人口工作财政保障等机制。提升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容增量工作,积极实现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实有人口无差别全面覆盖。

四、增强群众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大线下线上对泰达人口政策的宣传力度。对经开区文化、体育、会展、论坛等国际化大型活动开展特色报道和宣传,设计制作特色政策宣传和公益广告手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宣传经开区人才扶持与落户政策,吸引更多人口在经开区就业、创业、落户。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来泰达工作、生活的良好氛围。树立泰达文化认同,营造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氛围,营造区域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发展的社会氛围,提升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提升多层次人才吸附力。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稳步推进家庭托育点试点建设。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型社区,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营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实施青年发展规划,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第七节 提升港口服务能力

大港港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联运体系,着力为拓展运输功能以及部分货类转移提供空间,推动临港工业发展,打造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助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一、建设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深化与天津港战略合作,加快经开区港口设施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打造智能化“海陆”枢纽设施,推进自动码头和智慧航运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全港区的“互联网+安全服务”体系,实现对港口运输资源的动态监测、优化配置、精准调度和协同运转。完善绿色港口集疏运系统,提高岸电设施使用率,推广低硫燃油使用和港机车辆的能源替换,加强港口作业扬尘监管。

二、着力梳理化解港城交通矛盾
加快完善“绕城进港、客货分离、水铁联运”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强港城之间的便捷联系,加强公路和铁路货运设施建设,打造“双网疏港体系”,取消穿城疏港通道。积极推动南港铁路等进出港铁路建设和公转铁运输工作,逐步形成“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铁路集疏港布局。

三、加快提升港口物流运输能力

大港港区着力服务于建设南港工业区世界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液化品、油品、LNG等货类运输,适时承接北部港区干散货、液化品等运输功能转移,适时发展多用途泊位。主动参与环渤海干支联动网络建设,打造精品航线,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通道。加快提升港口能级,继续完善航运基础设施,集聚航运资源,提升航运服务功能,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打造特种产品港口“绿色通道”,有效降低经开区企业特种产品运输成本、合规成本。

专栏19 提升港口物流运输能力重点工程/项目

1.天津港大港港区LNG专用航道工程。在天津大港港区航道南侧,与既有航道平行布置,航道总长约33千米,航道疏浚方量约8200万方。

2.天津石化至南港工业区管廊项目。建设公共管廊约16.6千米,联络天津石化与南港工业区。管廊规划建设3层,先期建设2层,预留1层,主体采用钢砼混合结构、桩基础。

3.天津南港工业区乙烯码头库区及公用配套工程。乙烯项目码头库区及其周边公用工程配套。

第九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筑牢高质量发展本底

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建设经济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美丽泰达”。

第一节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广生态绿色发展模式,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区,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水平,全面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大力推进绿色园区建设。积极创新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强化绿色泰达品牌效应。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管理和绿色认证为重点,深入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清洁生产,依托泰达低碳中心、APEC绿色供应链网络天津示范中心等服务平台,着力引进和推广清洁技术,强化全过程治理的资源化、产业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处置。加快南港港口绿色化升级,完善绿色港口集疏运系统,提高南港铁路运输比例。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深入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优化区域用能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小区域智慧能源微网络建设,打破限制多种能源入网的机制体制,提升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进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建立绿色信贷体系,加大对符合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的企业和产品的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投融资及碳交易活动。

二、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严守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行用水定额管理,推动电力、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达到用水定额标准。提高企业集约节约用水意识,促进企业开展水资源梯级利用,有序退出高耗水行业企业。优化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完善空置用地回收流转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托LNG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冷能梯级利用产业链,实现冷能高效利用。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区域中水回用工程。理顺能源价格,构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开展蒸汽等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变革能源企业监管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完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构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利用石化生产副产品氢气资源,发展制氢、储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等氢能源的技术攻关及应用。

三、大力推进低碳园区建设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启动园区碳达峰技术路线研究工作,摸清园区碳排放清单与底数,制定园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培育碳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开展深入减碳。依托信息化手段,完善区域碳排放监测体系,动态掌握区域各类能源消耗情况。积极争取上级资源,提高区域绿电供应比例。在会议、论坛、展览等大型活动中探索试行碳抵消等措施手段,推进实现碳中和。倡导低碳生活。以餐饮、酒店、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等为重点,创建绿色餐厅,倡导“光盘行动”。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慢性交通网络、公共交通体系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加大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快推进绿色货运配送,全面鼓励绿色出行。营造节能低碳浓厚氛围。加强低碳节能宣传教育,创新开展“零碳”工厂、“零碳”社区、“零碳”商业区等试点建设,围绕滨海中关村、东区等发展成熟、能源基础较好的片区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和吸引低碳技术(产品)研发转化类中小企业,支持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加快推进企业低碳生产模式转变。继续推进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碳排放交易。

第二节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底线,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土壤风险管控、大力推进渤海综合治理。

一、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治理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严格管控燃煤污染,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治理,着力开展移动源管控,提高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2025年,实现PM2.5年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左右。

二、深入实施水污染治理

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三水共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开展东西区中水生产设施扩建及配套管网等工程。深度开展商务片区、现代产业区雨污混排整治,推动西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逐步提升地表水水质。加强南港生态补水水质监管,确保水生态安全。

三、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

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为核心和出发点,强化重点行业、建设用地等土壤污染管控。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污染地块拆除及安全利用监管,确保地块安全利用。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要求,落实危险废物企业规范化整治,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2025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

四、全面推动渤海综合治理

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实施“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严格防控船舶港口污染,强化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强化入海排口水质监管,一口一策动态治理。建立健全湾长制工作制度。

第三节 提升区域绿色治理水平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深化企业主体责任,重点提升区域的环境执法能力、监测能力、信息能力、宣教能力和应急能力,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一、完善环境治理责任体系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作用,统筹协调推动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落实考核督查机制,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严格生态环境管理执法、监测,强化企业环境治理信息公开,全面落实企业环境治理责任。提高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广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理念、法律法规、科学知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强化社会监督公众参与,持续畅通“8890”“12369”等监督举报渠道,健全社会责任体系。

二、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监管能力

健全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制,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全面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全覆盖管理,推动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高效衔接。完善区域生态监测网络,提升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完善空气质量超级站、地表水站、污染源在线监测、工况用电监控及走航监测等各种监测手段,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生态监测网络。打造生态环境资源数据中心,提升环境信息化能力。完善智慧环保平台标准化建设与数据质量把控,不断提升平台综合分析和企业服务功能,构建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和长期空气质量改善决策支持技术体系。利用新媒介持续开展“身在基层说环保”等系列线上环保讲堂,提升环境宣教能力。健全环境风险应急体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平台,将环境风险应急纳入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专栏20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

1.结构优化调整工程。包括煤改燃、再生水厂建设工程共6项,总投资约5.1亿元。

2.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包括裸地扬尘、工业废气治理工程9项,总投资约5.3亿元。

3.水污染防治工程。包括一汽大众基地排水设施建设,东区、中心商务区、现代产业区部分老旧管网、泵站改造,南港污水厂扩建等31项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8.2亿元。

4.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工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性处理基地建设等3项重点工程,总投资约7.1亿元。

5.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古海岸廊道、南港岸线生态修复、园区道路、河岸绿化建设等23项重点工程,总投资约21.9亿元。

6.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包括检测网络完善及运维、第三方技术支持等15项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

第十章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智能化,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加强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包容和谐的社会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推进平安经开区、法治经开区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经开区社会治理格局。

一、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体系,提升智能化、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治安防控组织等各类组织作用,广泛组织各方面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建设法治泰达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法治泰达。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行政执法体系、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法律顾问制度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加大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和完善覆盖全域的高水平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区域律师服务、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等法治工作体系,促进区域法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区域法治队伍建设,提升区域法律服务和法治建设保障水平。

三、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网上信访办理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医疗卫生、征地拆迁、劳动人事、交通事故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调委会+专业律师+法律志愿者”的社区矛盾调处工作模式,发展市场引导型的商事调解和行业调解。

四、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智能化

推进“织网工程”建设,探索搭建社区治理“云”平台和居社互动“云”平台,推动单一传统线下治理模式向“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培育数据基层治理文化,构建立体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第二节 加强应急管理的现代化、实战化建设

以现代化、实战化为目标,推进政府与市场高效密切配合,完善经开区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设施和应急工作管理机制建设,打造体系健全统一、属地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区域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坚持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现场应急指挥平台,形成以区域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推进现场指挥部向单元化、模块化转变,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实现前后方协同应对和信息互通。加强管委会与街道的属地协同联动,形成健全高效、职责明晰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整合区内应急队伍资源,建立健全以属地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为骨干,以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化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推进消防救援队伍从“单一灾种处置”向“全灾种应对”转变。引导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推动区内企业建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和应急救援站。探索推动区域性救援队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联调联战联训,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建设

科学确立行业、区域应急物资的储备布局和储备重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积极利用市场资源,加快构建以政府储备为基础,社会化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重点提升大型灭火、大功率快速排水、快速搜救等应急装备配备,提高建(构)筑物废墟救援、危险化学品应急、工程抢险和海上溢油等突发事件救援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制定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目录。

四、加强应急工作实战化管理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统筹做好园区和企业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加强专项预案、一品一案、一岗一案等的梳理建档,推进预案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将专项预案和企业预案结构化处理后纳入应急平台预案库。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的安全应急教育,推进现场应急处置和技能培训等安全应急宣传教育进企业,提升大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支持企业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安全体验教育馆。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安全泰达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安全发展贯穿经开区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筑牢安全屏障,促进城市安全发展。

一、强化城市安全风险防控

聚焦城市风险全过程管理,围绕风险管控力、安全承载力、应急统筹力“三力”建设,以科技、管理、文化三轮驱动,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履职监督系统,全面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构建城市安全风险动态评估管控体系,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全区安全风险一张图,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云平台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监管服务平台。强化药品零售、使用环节监管,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实现药品“一物一码、物码同追”。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强化薄弱环节专项治理,提前预判并及时消除各类问题和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加强应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推进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补齐重要基础设施短板,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预报预警能力,统筹抵御处置城市内涝等各类灾害事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二、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防控

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水平,着力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平台,实现监测、预警、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的智能化、一体化。建立公共卫生主动防控机制,优化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的短板和不足,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环境的彻底排查整治,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

三、聚焦新兴领域安全治理

建立健全经开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业务活动、金融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对数据资源、网络信息和设施的保护,增强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大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网络立法体系,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构筑生物安全防御防控体系,强化生物医药行业监管,加强实验室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

四、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深化反恐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与邪教组织的斗争,认真落实各项防范和处理措施。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积极推进落实禁吸戒毒各项措施,推动禁毒人民战争深入开展。强化重点要害部位治安防控,加大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确保辖区平安。积极推进重大决策、大型群众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做到应评尽评、严格规范。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完善经开区矛盾调处中心工作职能。积极运用各种媒体加强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政法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全面推进视频监控和信息全域覆盖,推进与各级综治中心联通,深入实施“雪亮工程”“智慧磐石”工程等。健全完善政法综治信息视频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规划执行力,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安排与能力建设,将党的领导贯彻到经开区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

强化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化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为完成规划各项任务提供坚实保证。

第二节 强化规划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加强规划衔接

推进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专项规划等“多规合一”,打造和谐相融、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加强重要指标、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项目)布局与重大政策的衔接。

二、完善规划组织实施机制

由经开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实施各项工作。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形成任务清单,确保重点任务按期完成。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开展规划宣传,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作用,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建设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规划监督与评估考核

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着重强化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开展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视评估情况报新区审议后进行动态修订调整。完善规划主要指标监测、统计、评估、考核制度,强化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将落实规划作为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第三节 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一、优化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在明细政府支出责任基础上,充分考虑规划实施需要,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减少非必要非紧急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城市发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

二、鼓励多元化市场融资

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完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采用开发性金融、银行信贷工具,以及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三、争取重大专项资金、基金等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大计划、专项资金、基金等对经开区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强政府财政资金保障力度。

第四节 推进重大项目库建设

一、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

研究推出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力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重点围绕先进业制造业、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建立经开区“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库,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力支撑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项目库动态管理

完善项目储备机制,按年度策划、引进、实施、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健全项目监管和协调服务机制,加强项目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和协调制度,推进重点项目责任制,加大对具备建设条件的储备项目和新签约项目的服务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第五节 强化政策保障与落实

一、贯彻落实国家、市、区政策

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天津市、滨海新区有关政策,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在产业、投资、财税、金融、土地、人口、环保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增强泰达发展硬实力。

二、制定实施相关专项发展政策

落实好经开区现有创新创业、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和融投资等政策,根据最新外部环境和政策形势变化,立足经开区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一批鼓励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聚变、扩大人口规模、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政策,配套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与实施计划,促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名词解释(按名词在纲要中出现先后为序)

1.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第一章第一节)。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要在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该账户按照“一线宏观审慎,二线有限渗透”的原则进行收支管理,是积极探索金融账户开放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项账户制度安排。

2.一制三化(第一章第一节)。“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的审批制度改革。

3.“五减”“四办”(第一章第一节)。“五减”即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四办”即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

4.“一四四七”社区治理模式(第一章第一节)。泰达街提出的社区治理模式。“一”即以党建为核心,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这个保障;第一个“四”即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四社互动”,实现社区治理能力新突破;第二个“四”即“四”个平台,打造“1+3”的智慧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平台,即1个城市大脑IOC中心+3个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实现社区治理手段智慧化;“七”即实施“平安泰达”“美丽泰达”等七项工程,打造幸福宜居环境。

5.“一基地三区”(第一章第二节)。天津市功能定位的简称。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6.“五个现代化天津”(第一章第二节)。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蓝图。即将天津建设成为具有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民主法治和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

7.“4+1”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二章)。4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1是指现代服务业。

8.三维立体打印(3DP)(第二章第一节)。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应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方式制造物体的技术。

9.熔融沉积成型(FDM)(第二章第一节)。一种工业成型方法。由美国学者Dr.Scott Crump于1988年研制成功的工艺,是一种不使用激光器加工的方法。

10.光固化成形(SLA)(第二章第一节)。光敏液相固化法、立体印刷和立体光刻。该工艺是美国于1986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快速成形工艺,是最早出现的、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原型技术。

11.数字孪生(第二章第一节)。以数字化方式为物理对象创建虚拟模型,来模拟其运行环境下的状态。

12.区块链(第二章第一节)。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13.DNA数据存储(第二章第一节)。用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储文本文档、图片和声音文件等数据,随后完整读取的技术。

14.脑机接口(第二章第一节)。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又称“大脑端口”或者“脑机融合感知”。

15.基因编辑(第二章第一节)。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

16.IC设计(第二章第一节)。集成电路设计。即以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目标的设计流程。

17.边缘计算(第二章第一节)。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

18.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第二章第一节)。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即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

19.工业4.0(第二章第一节)。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20.供应链票据(第二章第三节)。以供应链中的某个核心企业为发行人和偿债主体,募集资金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等形式发放给上、下游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

21.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RQFLP)(第二章第三节)。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的基础上,参照RQFII创新性地推出来的,在申请的额度内,让合格的LP(有限合伙人)在合格的GP(一般合伙人)的管理下,能够用这个额度把海外募集的人民币资金直接输入上海,进行各类私募股权投资。

22.K12在线教育(第二章第三节)。K12即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通常代指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即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即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

23.AGV无人搬运车(第二章第三节)。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

24.同线同标同质(第四章第二节)。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

25.CPTPP(第四章第四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8年正式生效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共11方成员,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制定的新协定。

26.RCEP(第四章第四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12年由东盟发起,2020年正式签署。是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27.信易贷(第五章第二节)。依托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聚各类信用信息,通过与金融机构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向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守信主体提供便利优惠的融资信贷服务。2019年9月24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上线。2020年1月6日,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上线,“信易贷”在天津推广落地。

28.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第五章第四节)。基础设施REITs是国际通行的配置资产,具有流动性较高、收益相对稳定、安全性较强等特点,能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填补当前金融产品空白,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9.步行巴士(第六章第一节)。一群孩子在两个以上大人的护送下步行上下学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健康又环保的出行方式。

30.海绵城市(第六章第二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31.IPv6(第六章第三节)。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

32.“1+4+N”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第六章第三节)。由城市大脑IOC中心、“聆听、感悟、关爱、服务”四大平台和N个系统建设构成的“1+4+N”的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33.TOD开发模式(第八章第二节)。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34.“2.5产业”(第八章第三节)。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35.泰达精神(第八章第四节)。即:开放、开拓、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

36.工改M0(第八章第四节)。将现有土地性质为普通工业用地(M1)改变为新型产业用地(M0)。

37.社区规划师(第八章第四节)。为所在社区谋求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参与社区规划、管理、更新和复兴等事项的规划人员。主要有三种来源:作为志愿者的规划师,由政府指派的规划师和社区聘用的规划师。

38.PAMIL(第八章第五节)。即Physical体育、Aesthetics美育、Moral德育、Intellectual智育、Labour劳育。

39.“四点半”学校(第八章第五节)。各城市出于下午4:30分放学的小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考虑而提供的免费场所,为那些过早放学的孩子和由于工作在那段时间无法照顾孩子的家长解决了难题。

40.“四失”“五类”人员(第八章第五节)。“四失”指失独、失业、失意、失常人员。“五类”指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失独人员、残疾人员、疫情受损人员。

41.碳达峰(第九章第一节)。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42.无废城市(第九章第二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43.新时代“枫桥经验”(第十章第一节)。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实行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

44.雪亮工程(第十章第三节)。以基层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1201160062  |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1677号  |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128
联系方式:xxgk@teda.gov.cn |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主办单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1201160062
备案序号:津ICP备05001677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128
联系方式:xxgk@teda.gov.cn |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