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最新文件

名  称: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索引号: 87-449-2018-00003
发布机构: 区政府
文  号: 津滨政发〔2018〕 30 号
主题分类: 文化旅游,文化
成文日期: 2018-06-19
发文日期: 2018-06-19
有效性: 有效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

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规划(2018—

2020年)的通知

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

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规划(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式,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是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重要载体,是增强滨海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基础工程,对于滨海新区实现新时代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建基础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渤海湾西岸,河海相依,临海近都,区位优越独特。近代百年,滨海新区就是中国人民抗击外侮的前线、中国洋务运动与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纳入国家开发开放战略十余年来,天津滨海新区迅速崛起,被誉为“中国最有潜力、最有活力、最为开放的现代化新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鲜明的滨海新区人文特色。近几年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迅猛发展,成效突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等重大荣誉接踵而来,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进一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社会基础比较雄厚。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98万人,面积和人口均占天津市的1/5左右。近年来,滨海新区加快推进开发开放战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前茅,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健全。2017年滨海新区图书馆、滨海新区美术馆落成开放,滨海广电大厦投入使用,与原有的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新华书店、体育场(馆)等各类文化设施一起形成更加完备的设施网络体系。全区文图博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普遍设置免费WIFI、公共电子阅览室,建立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和APP,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人员齐备,基本满足工作需求。从2016年开始为每个村和社区配备1名由政府补贴的文化管理员。

(三)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多年持续培育形成了滨海艺术节、国际观鸟文化节、国际作家写作营、国际版画创作营、国际创意设计大赛、新年音乐会、军民春节联欢会、“滨海杯”天津市青年新歌手大赛、“滨海杯”评剧新苗交流展演、汉沽飞镲节、“中塘杯”天津市中老年歌手大赛、草莓音乐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常年不断,丰富多彩,城乡百姓尽享文化福利。全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不含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全区文化馆每年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展演慰问活动400余场。全区公共图书馆实行免押金借阅服务。滨海新区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与街镇分馆实现图书外借通借通还。全区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每年为观众提供专题陈列展、沙龙艺术展等百余场次。滨海“2191”电影公益放映服务人群包括农村和城区居民、外来建设者、驻区部队、学生等群体,每年公益放映电影4000余场次。少年儿童等各类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保障不断加强,特别是针对外来建设者专门出台《滨海新区文化服务外来建设者十大举措》,每年举办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艺术节。

(四)信息平台服务便捷。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化随行——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百姓互动数字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的新型数字化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双方有效互动对接,形成了可移动、全天候、精准服务、随时随地、简便易行永不关闭的现代文化服务阵地。公众可进行文化信息查询、设施导航、场馆预约、门票预订、服务评价等等;管理干部对基层文化服务人员可以随时监管、点评指导。目前,“文化随行”APP实名注册量超过24万人,访问量超过9300万人次。此外,整合各文化单位信息,每月汇编《滨海文化365》面向社会免费发送,及时预告演出、展览、讲座、电影放映等文化服务信息,方便群众选择参与。

(五)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服务决策,送演出做到“你点我演”,送电影做到“你点我放”,送文化器材做到“你挑我采”。撬动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普遍通过政府采购择优选用文化企业参与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把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化的“大循环”。出台《天津市滨海新区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考核补贴的方式推动了民办博物馆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出台《促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艺术人才发展办法》《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学艺术精品奖励办法》等政策,以奖代补,鼓励社会文艺人才积极举办展示个人或团队艺术成果的展览、演出、研讨会等活动,支持团队举办公益性培训、讲座等。辅导并组建了130多支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奉献在社区、农村、工地、军营,成为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生力量。

总的来看,当前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期待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部)创建标准》,街镇居村文化设施有待完善、基层文化队伍的稳定性及综合素质有待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有待增加、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有待加强、公共文化管理现代化有待提升。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全面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动滨海新区文化创新和文化自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着力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坚持依法服务,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构建具有滨海新区特色、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产品丰富、服务优质、保障充分、全国一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的创新区,为滨海新区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为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全面落实创建示范区的要求,与实现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相统筹,与促进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长效工作机制,明确职责,统筹服务,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作用,加强制度设计,培育社会组织,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性。

3.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回归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以均等化体现普惠公平。

4.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重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质量,推动文化惠民取得实效。

5.开放创新、示范引领。扩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广泛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整合区内外优秀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积极塑造精准服务外来建设者、“文化随行”智能化服务与监管直通车等一批富有滨海特色、凝聚滨海精神、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滨海模式”,丰富精神食粮的生产与供给。

(三)目标要求

到2020年,全区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做示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滨海模式”。

一是优化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区、街镇、城乡间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网络化、便利化,对外来建设者等群体加强文化精准服务,争做公共文化均衡发展的示范。

二是拓展服务模式,丰富内容供给,争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示范。

三是提升数字服务水平,实施地方特色文化工程,争做文化科技融合的示范。

四是转变服务方式,加强社会力量参与,争做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的示范。

五是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管理模式,争做公共文化管理创新的示范。

三、紧盯创建标准,实现全面达优

进一步巩固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各项创建标准全面达优。

(一)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全面达优

以区本级和功能区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以街镇、居村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以科教体工青妇等相关部门的设施为补充,坚持实用高效,切实提高建设标准,统筹规划与建设,不断优化现有设施网络的布局和功能。

1.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创建期内,滨海新区图书馆、滨海新区文化馆达到直辖市区级一级馆标准。国家海洋博物馆、生态城图书馆、滨海新区图书馆大港馆区新馆建成开放。实现人均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全市先进、全国前列。

2.提升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水平,采取多种形式使各文化站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管理服务等标准全面达优。

3.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达优,实现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面达优

积极发挥文化阵地和队伍的作用,加强服务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现有文化服务品牌,实现各类群体的文化服务优质化,使群众参与率、获得感名列全市前茅。

1.制定并公布公共文化服务目录,丰富文化供给,实现服务标准全市领先。深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免费开放,整合载体资源,优化服务内容,加强塑造文化惠民服务品牌,实现特色服务品牌每馆3个以上、每个街镇1个以上。

2.加强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健全和丰富针对困难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高“中塘杯”天津市中老年歌手大赛、滨海新区少儿书画大赛、残疾人才艺展示等活动的参与面,实现服务供给更加精准高质。

3.塑造重点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天津滨海艺术节、国际观鸟文化节。把“滨海杯”评剧新苗交流展演活动提升为“滨海杯”少儿评剧节,办好汉沽飞镲节,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加强文学艺术创作,打造“滨海国际版画创作营”“放歌新时代”原创歌曲征集等载体。深入创建“书香滨海”全民阅读的品牌活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睦邻”“春雨工程”等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滨海新区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推进数字文化服务全面达优

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提升各级文化机构和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建设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以数字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便捷化。

1.加强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整合文化遗产、群众文艺创作、文艺社团、民间文化技艺等特色数字化资源,提高资源供给能力。滨海新区图书馆建设4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不低于40TB。滨海新区文化馆建设3个、博物馆建设2个以上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

2.加强街镇居村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数字化。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配备数字文化设备,具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固定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使用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服务产品以及滨海新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的数字服务资源。

(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达优

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活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投资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1.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出台滨海新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办法,按年度确定具体购买项目和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和采购。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捐赠产品等方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

(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全面达优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1.健全领导体制。成立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积极发挥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作用,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

2.创新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全覆盖,建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协同机制,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全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分值比重。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补贴或奖励考核对象的重要依据。加强文化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管理,优绩优训优用。

(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全面达优

1.加强财政保障。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测算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安排本区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处于天津市领先水平。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2.夯实基本队伍。区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70%。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3名以上。为各行政村和社区配置1名享受公共财政补贴的专职文化管理员。

四、围绕四大问题,实现创新突破

针对党中央关注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寻求新突破,为全国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一)推进文化服务外来建设者共荣共享

把现阶段过百万人的外来建设者作为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制度课题研究,明确保障外来建设者文化权益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纳入高端文化活动、纳入文化惠民工作、纳入节庆文化活动、纳入文化志愿服务、纳入免费开放、纳入流动服务等专项文化服务,完善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文化服务十大举措,研究出台一整套规范性制度文件,实现外来建设者文化服务的常态化、均等化、精准化。

(二)实现文化设施运行机制重点突破

针对滨海新区区属图书馆和文化馆多馆独立,资源封闭的特点,进行机构整合改革,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全面健全图书馆和文化馆总馆一馆多区,分馆街镇全覆盖,资源互通互联的总分馆体制,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体系,提高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滨海新区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全部组建理事会,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三)加速街镇居村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模式,推进街镇居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破解文化服务城乡不均衡、供给不充分的问题,实现街镇、居村在文化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管理服务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均达到示范区的规范要求。采用多种方式,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促进基层文化设施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的普遍提升。

(四)完成综合性数字文化服务落地基层

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以“文化随行”为统一平台,建成技术先进、资源丰富、服务高效、全域覆盖、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使老百姓享受方便快捷、无城乡差别、不受时间制约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

五、实施五项计划,形成示范亮点

结合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快提升,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文艺创作、全民阅读、智能化服务监管、社会力量参与和服务人才提质方面的“滨海模式”,进一步提高示范水平。

(一)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计划。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激发滨海艺术人才的创作热情,形成一批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组织举办国际版画创作营、放歌新时代歌曲征集等活动,搭建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画滨海、写滨海、拍滨海、唱滨海的平台,并利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现代传媒手段,积极宣传、推广滨海新区的文艺精品和人才。以搭建常态化创作展示平台,建立起公众长期参与品鉴,文艺人才与文艺作品常态出新,常态服务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模式。

(二)实施“书香滨海”全民阅读计划。建设滨海新区地方文献资料馆,让人们阅读滨海。以全区各公共图书馆、街镇分馆等为依托,组织开展名人荐书、阅读达人评比、读书分享讲座,举办市民诵读大会、“读遍书山”等活动,引导阅读,形成各具特色的阅读品牌。积极培育阅读组织,推动社会广泛阅读,形成全民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文化随行”智能服务监管计划。建立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内容的联动机制,做大做强“文化随行——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百姓互动数字平台”,把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工会、团委、妇联等系统的设施、资源和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网络和手机端实现同城一张文化设施网络、一份文化地图、一个公共文化资讯服务平台,彰显多部门共建共享的品牌魅力。同时,通过提升文化随行“文化直通车”功能,实现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智能化监管,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公共文化远程服务与监管的滨海模式。

(四)实施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积极推进滨海新区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城市试点工作,出台政策促进滨海新区演出市场繁荣,鼓励剧院高品质演出低票价惠民。组建滨海新区文化消费企业联盟,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消费促进活动。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志愿者组织,促进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丰富文化服务供给。

(五)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提质计划。组织实施滨海新区“群文之星”培养计划,推选培养一批业务强、有潜力、岗位重要的文图博青年馆员,通过邀请专家辅导、参加名馆实岗培训、承担本馆实验项目等方式,增强“群文之星”培养人的团队带动性和业界影响力,促进服务队伍整体效能的不断攀升。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级研修班和基层文化管理员骨干培训班,以请名家讲评、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学思践悟并举的方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制度设计课题研究,提高公共服务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

针对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外来建设者文化精准服务的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的作用,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全国积累服务经验。

确定“文化精准服务外来建设者”作为研究课题,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精准服务的路径和模式。研究的主要目标:在理论层面,立足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对全区外来建设者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外来建设者群体的文化需求、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提交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并积极进行实践,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文化精准服务,满足外来建设者的基本文化需求。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的概念、服务需求、精准服务框架、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实践。

通过制度设计研究,形成制度指导服务,并及时在服务中进行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外来建设者文化精准服务的科学性,形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准化的新路径,为全国同样情形的区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七、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期(2018年1月-2018年6月)

成立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创建工作机构。组织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示范区创建工作。区政府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创建工作的任务和责任。

(二)全面创建期(2018年7月-2019年7月)

各有关单位、部门对照国家创建标准和各自创建工作责任书,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开展创建测评和督查督导工作,对创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并及时总结宣传与推广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做法。

(三)评估迎检期(2019年7月-2020年6月)

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搞好重点整改,同时积极整理汇报材料,迎接检查验收。全面总结和宣传展示滨海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成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更高效能、更广覆盖转变。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成立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创建研究决策,统筹指挥协调创建工作重大事项。领导小组组长由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委宣传部部长、分管文化副区长等领导担任。成员由宣传、文化、财政、规划、教育、科技、工会、团委、妇联、信息化办等有关单位,及各功能区和各街镇的主要领导组成,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牵头联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设置综合、宣传、保障、研究等4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与各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工作小组沟通,具体协调、落实各项创建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文广电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文广电局局长担任。

各功能区、街镇和有关部门根据各自任务和职责成立由宣传、文化、财务等方面人员组成的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组长由行政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对照创建规划,落实工作任务。

(二)成立咨询指导机构。成立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创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中选聘。

(三)完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区财政设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项资金,制定《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中央、市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各功能区、各街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配套资金,按照规划要求,用于本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并确保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落到实处。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资本积极支持的投入机制。

(四)健全责任机制。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按计划、有步骤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内容纳入区有关部门、各功能区和街镇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体系,切实保证创建工作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创建工作的日常测评和督导,及时通报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五)强化舆论宣传。制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借助中央、市、区主流媒体,开展联动宣传,扩大影响,推动示范区全域创建、全民参与的宣传工作。在区属媒体上设立创建专栏,建立信息月报制度,编印工作简报,对创建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信息,推广创建经验,展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为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指标任务分解表

— 43 —

附件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指标任务分解(项目)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健全,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本省(区、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的先进水平。实现市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有文化广场)。

【1.1】区政府出台滨海新区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实现人均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全国前列。

区文广电局

区发改委

区规划国土局

2020年

【1.2】完成提升改造滨海新区博物馆。

区文广电局

2020年前

【1.3】完成国家海洋博物馆建成开放。

生态城管委会

2020年前

【1.4】生态城图书馆建成开放。

生态城管委会

2018年

【1.5】滨海新区图书馆(大港馆区)建成开放。

区文广电局

2020年前

【1.6】滨海新区科技馆建成开放。

区科协

区国资委

区文广电局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9年

【1.7】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提升改造。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指标任务分解表

2. 公共图书馆建设。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0.06册以上;人均到馆0.5次以上。

【2.1】滨海新区图书馆达到直辖市区级一级馆标准。

滨海新区图书馆

2018年

【2.2】建有图书馆的各功能区,负责本区域图书馆的各项指标实现达标。

开发区管委会

生态城管委会

保税区管委会

2019年

【2.3】没有图书馆的功能区,与滨海新区图书馆联合建设功能区分馆,实现图书馆的各项指标达标。

滨海高新区管委会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

2019年

3. 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建设。市、县两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3.1】注销滨海新区塘沽文化馆、汉沽文化馆和大港文化馆,成立滨海新区文化馆。

区文广电局

区行政审批局

区人力社保局

区财政局

2018年

【3.2】滨海新区文化馆达到直辖市区级一级文化馆标准。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4.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乡镇(街道)建有独立设置的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管理服务等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和文化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

【4.1】出台滨海新区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方案,并推动实施。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2018年

【4.2】各街镇建有独立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在设施建设、设备配备、人员配备、管理服务等标准上全面达优。2018年达到80%,2019年达到达100%。

各街镇

2019年前

5. 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80%的村(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筹建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米,配套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

【5.1】出台滨海新区居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推动。

区文广电局

区委组织部

区司法局

区科协

区教委

区财政局

各街镇

2018年

【5.2】各功能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0%达标。

保税区管委会

滨海高新区管委会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

生态城管委会

2018年

【5.3】各街镇负责2018年实现本辖区80%达标,2019年实现全区居村文化服务中心90%以上达标,2020年实现全区居村文化服务中心100%达标。

各街镇

2020年前

(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6.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本省(区、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公布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组织实施,标准要高于本省(区、市)平均水平。

【6.1】区政府定期公布滨海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组织实施,标准要高于本省(区、市)平均水平。

区文广电局

每年上半年

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其中院线上映不足两年的国产新片比例不低于1/3)、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

【6.2】滨海“2191”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每年不少于4000场次,保证行政村每月1场以上,社区工地军营等一年多次。

区文广电局

区建设交通局

区军事部

各功能区管委会

各街镇

每年

【6.3】通过“你点我演”“你点我送”等形式落实每个行政村看戏剧或文艺演出5场以上。

滨海新区文化馆

各涉农街镇

每年

7.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根据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明确城乡基层和贫困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集中实施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7.1】制定滨海新区困难村文化建设帮扶三年计划,并组织实施。

区文广电局

区教委

区文明办

各街镇

2018年

【7.2】每年在困难村组织实施1次以上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

各街镇

滨海新区图书馆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博物馆

每年

8. 保障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设有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将务工人员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机构、社区和用工企业为实施主体,满足务

工人员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

【8.1】每年制定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区民政局

区老龄委

每年

【8.2】办好“中塘杯”天津市中老年歌手大赛。

区文广电局

中塘镇政府

每二年一届

【8.3】每年组织举办一次滨海新区中老年书画作品展。

区民政局

区文广电局

每年


【8.4】每年组织深入到老年公寓等处的文化活动不少于10场次。

区民政局

滨海新区文化馆等

每年

【8.5】区残联负责每年制定针对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区残联

每年

【8.6】每年组织举办滨海新区残疾人动态、静态才艺展演专场。

区残联

每年

【8.7】每年深入残疾人阳光家园、托养机构等开展文化服务活动5场次。

区残联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图书馆

每年

【8.8】办好残疾人专题节目和专栏手语节目。

滨海新区广播电视台

每年

【8.9】滨海广播电视台播出的重点影视剧和电视节目加配字幕。

滨海新区广播电视台

每年

【8.10】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实行门票减免,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全民免费参观。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每年

【8.11】区妇联每年制定针对女性外来建设者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区妇联

每年

【8.12】组织举办滨海新区少儿书画大赛。

区文广电局

区教委

每两年一届


【8.13】每年举办滨海杯少儿评剧节。

区文广电局

每年

【8.14】制定出台滨海新区产业工人文化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文广电局

区总工会

2018年

【8.15】修订出台新的文化服务外来建设者举措。

区文广电局

区发改委

区建设交通局

区财政局

区总工会

区团委

区妇联

2019年

【8.16】文图博等文化机构每年组织开展针对外来建设者服务的流动文化服务项目各至少1个。

滨海新区图书馆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博物馆

每年

【8.17】每年举办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艺术节。

区文广电局

区建设交通局

每年

【8.18】区总工会制定针对外来建设者的文化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区总工会

每年

9.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

【9.1】区属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实行免费开放服务,每个机构有3个以上服务品牌。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图书馆

滨海新区博物馆

滨海新区美术馆

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

每年


【9.2】每年要组织创作一批主题群文作品(如宣传核心价值观、创文、创卫、廉政、拥军、普法等),形成2台以上主题演出、2个以上主题展览。

滨海新区文化馆

每年

【9.3】组织开展书香滨海全民阅读创建计划。

滨海新区各图书馆

各功能区和街镇分馆

每年

【9.4】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优惠向社会开放。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每年

【9.5】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

各街镇

每年

【9.6】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

各街镇

每年

【9.7】国家海洋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生态城管委会

国家海洋博物馆

每年

【9.8】区属科技馆等机构优惠向社会开放。

区科协

区国资委

区文广电局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每年

【9.9】区属体育场馆等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

区教委

区文广电局

每年

【9.10】塘沽青少年宫和汉沽青少年宫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

区教委

每年


【9.11】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免费开放。

区民政局

每年

【9.12】各功能区所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如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每个功能区要形成1个以上特色文化品牌

各功能区管委会

每年

【9.13】各街镇文化站至少创建形成1个以上文化品牌。

各街镇

每年

【9.14】各街镇所辖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实行免费开放服务,每个中心有1个以上文化服务品牌。

各街镇

每年

10.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完善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展馆际合作,推进本地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

【10.1】制定和健全滨海新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区文广电局

2019年前

【10.2】建立滨海新区公众文化需求征询反馈制度。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管委会

2019年

【10.3】建立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目录。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管委会

各街镇

2018年

【10.4】每年组织开展“你点我演”戏曲进街镇居村活动。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

各街镇

每年


【10.5】推动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自开展馆际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各功能区有关场馆共同参加,至少形成有3个以上馆际合作项目。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管委会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各图书馆

滨海新区各博物馆

2019年

【10.6】组织实施滨海新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计划。

滨海新区各图书馆

2019年

1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各配备1台以上流动服务车,或以社会化方式配备流动服务设施设备。图书馆每年下基层的流动服务次数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具有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

【11.1】文化馆、图书馆配备至少1台流动服务车。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图书馆

2018年

【11.2】滨海新区图书馆每年完成下基层流动服务至少50次。

滨海新区图书馆

每年

【11.3】功能区图书馆参照开展下基层流动服务。

各功能区

每年

【11.4】滨海新区文化馆每年完成流动演出36场以上,流动展览30场以上。

滨海新区文化馆

每年

【11.5】功能区参照开展下基层流动展演服务。

各功能区

每年

【11.6】区属图书馆、文化馆各自建成数字资源库以及服务网站,使滨海新区各街镇(含功能区)居村能够实现远程访问服务。

滨海新区图书馆

滨海新区文化馆

2019年

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按照文化部等5部委《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成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11.7】滨海新区图书馆和文化馆建立总分馆制,分馆场地以及专职管理员由各街镇负责提供,实现街镇分馆全覆盖。

各街镇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图书馆

2019前

(三)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12.结合本地实施的“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

【12.1】完善新区体育馆数字化建设。

区教委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12.2】完善新区各街镇文化站数字化建设。

各街镇

2020年前

【12.3】完善塘沽青少年宫、汉沽青少年宫数字化建设。

区教委

2019年

【12.4】完善新区老年活动中心数字化建设。

区民政局

2019年

13. 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市级文化馆建设2个、博物馆建设1个以上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市级公共图书馆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不低于30TB,县级公共图书馆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不低于4TB。

【13.1】滨海图书馆建成4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滨海新区图书馆

2019年

【13.2】滨海新区文化馆建成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滨海新区文化馆

2019年

【13.3】滨海新区博物馆建成2个以上地方特色数据资源库。

滨海新区博物馆

2019年

14. 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配备数字文化设施,具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固定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使用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服务产品,以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的数字服务资源。

【14.1】实现各功能区、街镇、居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

各功能区

各街镇

2019年前

【14.2】实现各功能区、街镇、居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数字文化设施,具有数字文化服务能力。

各功能区

各街镇

2019年

【14.3】实现各街镇、居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能访问滨海新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多方面的数字资源共享。

各街镇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图书馆

滨海新区博物馆

2020年前

15.统筹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数字文化馆建设、数字博物馆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

【15.1】完成“文化随行”示范项目国家验收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15.2】利用“文化随行”平台广泛支持文化服务,每年做好系统运行与维护。

区文广电局

每年

【15.3】完善新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建成数字文化馆。

滨海新区文化馆

2019年

【15.4】完善滨海新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建成数字图书馆。建有图书馆功能区可以参照实行。

滨海新区图书馆

开发区管委会、保税区管委会、生态城管委会

2020年前

【15.5】完善新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成数字博物馆。

滨海新区博物馆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

2019年

【15.6】实现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居村全覆盖。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15.7】实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全覆盖

区文广电局

各街镇

每年

【15.8】实现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各街镇全覆盖。

各街镇

2020年

(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




16. 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4部委《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确定具体的购买项目和内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本地财政预算,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6.1】出台《滨海新区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办法》,并分年制定购买目录。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2018年

【16.2】实施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

滨海高新区管委会

2019年

17.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捐赠产品等方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17.1】区政府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政策。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2019年

【17.2】各功能区结合实际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政策。

各功能区管委会

2019年

18.发展文化志愿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对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管理评价、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保障等机制,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18.1】制定出台加强滨海新区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管理的意见。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18.2】完善文化志愿服务数字平台,运用“文化随行”支持文化志愿者服务项目品牌建设,实现服务项目线上预约和组织管理。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19.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对接文化消费城市试点工作方案,促进文化消费。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贯彻落实文化部等4部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加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力度。

【19.1】建立文化消费企业联盟。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19.2】每年推动各相关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消费季活动。

区文广电局

区商务委

区工商联

每年

【19.3】设立滨海新区繁荣文化演出市场专项资金,并制定和出台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每年

【19.4】进行文化消费相关情况统计汇总。

区文广电局

区统计局

每年

【19.5】出台支持滨海新区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办法,并组织实施。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20.培育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实施群众文化团队扶持项目,形成群众文化团队建设运行长效机制,建立群众文化活动交流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20.1】制定和出台鼓励滨海新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发展的办法。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20.2】每两年组织举办一次社区文化艺术节,成为全区群众文化团队展示交流的平台。

区文广电局

每两年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21.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建立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提升综合效益。

【21.1】建立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以区政府名义出文,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区委办

区政府办

区文广电局等

2018年

【21.2】定期组织开展创建督查督导、信息简报和宣传、档案整理等管理工作。

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每年

【21.3】拍摄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关活动,并留存视频资料,建立示范区创建专题视频档案,按要求制作工作汇报片。

滨海新区广播电视台

每年

22.完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市级和有条件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年报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

【22.1】建立滨海新区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

滨海新区文化馆

2019年

【22.2】推动完成滨海新区图书馆整合,深化滨海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22.3】完成滨海新区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滨海新区图书馆

2019年

【22.4】推动完成区属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区文广电局

2020年

【22.5】建立年报制度,区属各文、图、博单位负责自己的资产统计报告、服务情况年报,并在各自网站上对外公布。

滨海新区各图书馆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各博物馆

每年

【22.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

区文广电局

每年

23.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并加大分值比重。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补贴或奖励考核对象的重要依据。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工作。对重大文化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实行监督和评估。

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管理、运行、效能进行独立评价。

【23.1】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指标,并加大分值比重。

区发改委

区绩效办

每年

【23.2】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各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班子评优和干部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区委组织部

每年

【23.3】组织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价,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激励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区文广电局

每年

【23.4】对重大文化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实行监督和评估,适时开展绩效评估检查。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每年

【23.5】制定并完善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23.6】引进第三方机构,每年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管理、运行、效能进行独立评价。

区文广电局

每年

(六)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24. 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测算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并纳入本级预算,安排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处于本省(区、市)领先水平。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24.1】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推动全区文教科体、民政、工青妇等各系统以及各街镇、各功能区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安排测算和汇总。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以及相关单位

每年

【24.2】将核定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并向市文广局局沟通确保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每年

【24.3】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公告制度,对全区文教科体、民政、工青妇等各系统以及各街镇、各功能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使用情况每年一次进行公告。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以及相关单位

每年

25.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3名以上,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行政村和社区至少配置1名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

【25.1】各街镇负责以文件形式确认落实3名以上人员具体名单和职责,向区文广电局报备。

各街镇

2018年

【25.2】区政府出台关于配置居村文化管理员的聘用管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区人力社保局

各街镇

2018年

26. 市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70%,县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80%。

【26.1】滨海新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负责落实业务人员占比达标。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管委会

2019年

27. 加强业余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每个社区、村业余文艺团队不少于3支。

【27.1】滨海新区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负责建立馆办文化志愿者队伍。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各图书馆

滨海新区各博物馆

2018年

【27.2】各功能区负责各自社区业余文艺队伍建设指标达标。

各功能区

2018年

【27.3】各街镇负责各自所属社区和村队伍建设指标达标,均不少于3支。

各街镇

2018年

28.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当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体系。县级公益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县、乡、村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课时。

【28.1】每年组织2期滨海新区文化管理员示范性培训班。

区文广电局

每年

【28.2】每年组织一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级研修班。

区文广电局

每年

【28.3】组织实施“群文之星”培养计划。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28.4】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培训计划。

区委宣传部

区委组织部

区人力社保局

每年

【28.5】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学体系。

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

每年

【28.6】各公益文化单位负责本单位职工培训每年不少于15天。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各图书馆

滨海新区各博物馆

每年


【28.7】每年各街镇负责组织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学习,每年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

各街镇

每年

【28.8】每年区属文图博单位负责制定和落实远程培训内容,供文化管理员队伍网络学习。

滨海新区文化馆

滨海新区图书馆

滨海新区博物馆

每年

【28.9】涉农街镇组织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课时。

区文广电局

各涉农街镇

每年

(七)其他方面




29. 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重大突破。落实公共文化设施选址征求公众意见制度,推进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规划和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表彰和奖励制度。

【29.1】落实公共文化设施选址征求公众意见制度

区规划国土局

每年

【29.2】落实新建项目按照《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以及滨海新区文化设施专项规划,规划和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改建、扩建项目结合规划和实际情况酌情规划和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制度。

区规划国土局

每年

【29.3】区政府出台公共文化服务表彰和奖励制度。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2018年

【29.4】每年由区政府宣传表彰一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社会力量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

区文广电局

区财政局

区文明办

每年

30. 创新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服务方式和手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全省(区、市)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价值。

【30.1】进一步提升“文化随行”的功能,实施文化随行资源整合计划,整合全区教、科、体、游、工、青、妇等各系统文化设施形成全区“一张网、一张图”,网络服务零距离。

区文广电局

区教委

区科工委

区商务委

区总工会

区团委

区妇联

2018年

31.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遍示范价值的制度成果,并通过验收。

【31.1】开展精准服务外来建设者的课题研究,并以研究为指导推进制度设计和实践。

区文广电局

区发改委

区建设交通局

区财政局

区总工会

区工商联

区军事部

各功能区管委会

2019年底前

32.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东亚文化之都”“欢乐春节”“文化睦邻”等文化交流活动。

【32.1】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对外交流活动。

区文广电局

各功能区

每年

33. 涉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本省(区、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部门有关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33.1】新闻出版部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等相关工作安排并组织实施。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33.2】实现城乡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通过无线模拟提供不少于3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提供不少于3套广播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2套电视节目。

滨海新区广播电视台

2018年

【33.3】体育部门的文化设施和服务项目、动态信息纳入文化随行,服务阵地提供免费服务,有品牌活动。

区教委

区文广电局

2018年

【33.4】制定滨海新区体育设施专项规划。

区教委

区文广电局

2019年

【33.5】全区要有至少3个公共体育场馆有400米标准田径跑道。推动各功能区至少一个。

区教委

区文广电局

2020年

【33.6】有全民健身中心。各居村有健身公园或广场路径,并配备必要数量的全民健身器材。

区教委

区文广电局

2020年

34. 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教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达到中央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

【34.1】工会:职工书屋等文化设施及文化服务项目、文化信息动态等纳入文化随行APP。服务阵地提供免费服务,有职工文艺团队,有文艺作品,有品牌活动。

区总工会

2018年

【34.2】教育:鼓励校园文体设施有条件向社会开放。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塘沽青少年宫、汉沽青少年宫等文化设施及文化服务项目、文化信息动态等纳入文化随行APP。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等。

区教委

2018年

【34.3】团区委:将有关团区委文化活动信息动态等纳入文化随行APP。

团区委

2018年

【34.4】妇联:将有关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信息动态等纳入文化随行APP。

区妇联

2018年

【34.5】科协:科普活动信息动态等纳入文化随行APP。

区科协

2018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