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十) 从国家战略层面保障和提升产业安全 朱建民
发布日期: 2022-11-23 08:22      来源: 滨城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期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其中强调贯彻“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是在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上提出的国家安全观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加快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来保障经济安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历史已经证明,要保持我国产业独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在其生存与发展中不受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威胁而维持独立的产业地位。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打着保护就业、公平竞争、国家安全的幌子实施一系列干预和打压措施,企图掐断我国核心技术产业供应链来遏制我国产业发展。这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带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围堵”和“封锁”,试图阻止我国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风险隐患,在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为维护新发展阶段下国家产业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我国的资源空间、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及市场空间,提升在产业经济安全领域的防范应对能力和竞争优势,保障国家利益,就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认识和维护产业安全。

    要以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维护产业安全。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是国家独立自主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市场化和贸易全球化不可能超越国家利益,也绝不可能自觉维护国家意志,反而因国家竞争彰显得更加突出,我们要以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维护产业安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当我国从“跟跑”向“并跑”,局部冲向“领跑”时,那些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感到了威胁,就动用各种力量和不择手段,采用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方式来制裁和压制我们。如果这时候不能突出我们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就会缺失产业安全需要的国家信心和力量。因此,应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治理能力的创新导向来提升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通过强化国家基础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发展,形成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牢牢根植人才资源来支撑、维护和筑牢产业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指出,产业结构的更新、优化和升级,核心驱动和支撑虽然来源于科技创新,但其根源来自人才。事实证明,哪个国家拥有知识前沿领域的高端人才,哪个国家就拥有科技领域优势地位,就拥有该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和对市场的影响力。跨国公司起初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政策和巨大的市场获得丰富利润,现在是通过产业并购、控股和独资化过程来挖掘和占领我国的高端人才,从而达到抢占高端人才和科技制高点。我们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通过整合、协同和优化等方式实现“官产学研”人才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利用机制。同时,通过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引进国际顶尖科研人才和关键领域的领军人才,凝聚科研团队和创新群体。

    我们要高度重视外资并购中民族品牌保护问题。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对企业的并购转移和独资化,不但快速获得别国经过数年支持和培育的龙头企业,占有原有民族品牌的市场,甚至通过造成行业垄断以获得垄断利润。因此,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防止一些行为主体为了满足企业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和全局利益,甚至“主动”迎合外企的恶意重组、兼并和收购,造成国内龙头企业和核心资产的流失。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保护产业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必须集中优势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在基础性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着力于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筑牢产业发展的“根”和“魂”,成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支撑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和坚实基础。

    要紧紧依托国有企业筑牢产业发展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经不起风雨,楼越高风险越大。因此,要紧紧依靠自主技术来保障产业安全,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毋庸置疑,“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是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支撑和核心所在。只有实现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及基础材料的自主创新,才能真正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我们要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基础性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增强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提供根本保障。

    (作者为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朱建民&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hushanshan&check_checkdate=2022/11/23 8:41:49&check_reasons=&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