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邮箱

临海盐兴 滨海地区最早居民为盐迁徙而来
发布日期: 2012-02-29 00:00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盐业历史悠久。人类发现盐的制造方法,是在纪元前2550年"昔夙沙氏佐神农烹海水以食人,人始知味"。到了大禹时期,山左青州的生民用盐作为贡租缴纳。有史记载的盐政从周朝中期开始,即有"周礼盐人掌盐之政令,以供百事盐"。盐分池盐(湖盐)、井盐(岩盐)和海盐。池盐的制造历史当数山西运城,井盐则是四川自贡,而海盐却没有可代表的产地。主要原因是海盐生产的面积广阔,场灶极不稳定。天津滨海地区的汉沽是海盐的重要产区,论产盐历史的连续性和建场年代,都是其他海盐生产场无法比拟的。盐铁并论视为国家大宝,不是始于西汉,而是始于春秋战国的齐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向管仲讨教治国方策:"我何以当国"?对曰:"唯官山、海不可耳。谨盐筴与铁官之数,其余轻重准此而行,然则举臂胜事,无不服籍者。"(据《纲鉴易知录》)就是说,要治理国家唯有把山和海管起来,山出铁可以铸钱,海可以煮盐,把盐铁入筴籍,派同样数目的官员把盐铁管起来,其他事情就好办了。管子视盐为人之必需品,"十口之家,十人食盐"。他倡导的盐制使齐国富强起来。在周朝初期,盐的制造和交易在民间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确切地说,盐铁并重的政策是从管子事齐国开始。后来事齐国的晏子(婴),对沿河煮盐用的芦苇草荡也有精辟的管理见解。他在公元前516年与齐侯论礼中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据《左传句解》)舟鲛是管理芦苇草荡之官,祈望是管理盐渔之官。公元前110年,西汉桑弘羊为治粟都尉,请大农部丞37名,分驻全国产盐多的郡县,其中就包括渔阳郡的泉州,汉沽时属泉州所辖,这是有史记载最早的来地方管理海盐生产的盐官。汉沽地区与古镇芦台地界相连,是临海盐灶之地。西汉时期,芦台已成为一个滨海重镇。芦台镇出土的铭文砖曰:"竟宁元年,太岁在戊子,卢乡刘吉造"。竟宁元年是公元前33年,距今2040多年。从宁河和宝坻县出土的制盐"牢盆"看,自西汉以来,汉沽就有灶盐生产是无疑的 。在宁河出土的"大富牢罂"戳记残片,就是汉代制盐官发的煮盐"牢盆"。"大富牢"就是当时管理海盐生产的机构。

      据专家考察,天津滨海地区最早的居民,很可能是为了煮盐而迁徙而来的。战国时期,天津滨海地区分属齐、燕,两国都曾拥有发达的盐业。《管子·地数篇》曰:"齐有展渠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展渠即渤海,由此可知,天津滨海地区当时已是产盐重地。天津滨海地区的盐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汉沽和塘沽,是著名的长芦盐区之重要组成部分。汉沽比较明确的制盐历史可以上推至汉代,区域内著名的小盐河是汉代运盐河的遗迹。据乾隆《宁河县志》记载,"小盐河自潮河(指今蓟运河)经汉沽庄北,东达尹家灶、毛家灶、张家码头诸古煎盐处,土锱赤色,锅痕犹存……汉时官给盐船自潮河运入,而盐自小河运出。" 可惜这一重要遗迹在后来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被填平。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幽州节度使赵德钧置芦台场,成为天津滨海地区大规模盐业开发的肇始,这是中国有史记载的历史最悠久的海盐盐场,距今已有1080多年的历史。金末至元代,在渤海沿岸先后设置20多个盐场,其中位于天津滨海地区的至少有4个:丰财场,芦台场,富国场,严镇场。丰财场即今塘沽盐场前身,芦台场即今汉沽盐场前身。丰财场设于蒙古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清代场属设在葛沽镇,1913年迁到塘沽井家庄,1934年又迁到复兴庄,葛沽原来即属丰财场范围。芦台场自五代以来一直设置不辍,场属最初在宁河芦台镇,1913年迁至汉沽。富国场设于金哀宗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场属在今大港上古林,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迁出,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裁废。严镇场设于元末,场属在今河北黄骅,今大港部分地域属于该场。明末清初,天津滨海地区制盐由"煎"改"晒",这一工艺上的重大革命,大大推动了盐业的发展。由于盐质优良,汉沽所产长芦盐在数百年间被作为"贡盐",运到北京供皇帝享用。明初,朝廷以长芦属京师内地,因此命以白盐朝贡,每年例贡84000市斤。长芦盐运使于是按各场灶丁数分摊,芦台场平均每丁18斤8钱 。后来因芦台场的盐品质好,加上水陆交通便利,承担的份额逐渐加大,几乎占到长芦盐场贡盐的半数。清初规定"御用食盐仍照明制额例办理",此制一直延续到1911年清王朝结束。


      汉沽是古代宝坻县的滨海盐区,著名的"芦台玉砂"是宝坻县名的摇篮。宝坻城关原名新仓镇,汉沽盐通过蓟运河运到那里贮存,然后再销放各地。赵德钧置"芦台场","又舟行运盐,东去京国一百八十里,相其地高阜平阔,因置榷盐院,谓之新仓以储盐"。因为海盐集散,使新仓镇成为京东第一重镇。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世宗皇帝自燕京(今北京)东巡新仓镇,见此地人烟繁庶,"遂命于此置县"。次年"有司承命,析香河偏东闾万五千家为县"。"谓盐乃国之宝,取如坻如京之义,命之曰宝坻,列为上县,著于版籍。"古代称盐为国之大宝,"坻"是"坻京"一词的简用。苏东坡在形容谷物收获时云:"行矣云成稼,岁终贮坻京"。喻指收获堆积如山,无以数计。宝坻之名形象地概括了当时新仓盐产的丰盛。关于当时漕运海盐和汉沽滨海煮盐的壮观景色,古诗中有这样的描述:"新仓旧自后唐来,煮海熬波也筑台。匝岸浑成如积雪,方池击破讶冰开。储时人似披云立,远处帆疑带月回。一望梁河(指今蓟运河)饶美丽,江干长自拥晴堆。"

      自汉代,汉沽张家码头既是煮海为盐的储盐处,又是连通毛家灶、尹家灶等诸古煎盐处的小盐河的终点。作为天津滨海地区海盐历史最早的储存驳盐和放销中心,张家码头历经汉、唐、辽金、元、明、清,见证了天津滨海地区盐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张家码头位于汉沽中南部,后唐同光年间是芦台场煎灶地之一。元代后期,建官盐坨地存储白盐,兼煎盐生产。明末清初,盐坨可存储白盐45万包(约7万吨),由蓟运河运往芦台。所谓张家码头,系看管盐坨和负责装卸的人为张姓。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长芦商人雇巡役驻张家码头看守盐坨,以防偷扒,始设缉私军事防务。清嘉庆至道光年间,汉沽寨上庄建官盐坨地3个,致使张家码头盐坨存盐量大大减少。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设岗立卡,由清兵8人和县役4人驻守,初步形成专门缉私机构。

      自古以来,盐与铁并论,为民之必需,国之大宝。因天下之利盐居其半,盐利诱人竞相追逐,盐产地引兵家必争,举凡部族战争、地区冲突、社会动乱、民众起义,往往与盐有关。盐在国计民生中举足轻重。天津滨海地区枕河傍海,得盐渔之利、舟楫之便,自汉代起就有了漕运。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526027&enddate=1754/1/1 0:00:00&thirdtitle=滨海地区最早居民为盐迁徙而来 &check_taskid=0&check_istask=False&uncheck_taskid=0&uncheck_istask=Fals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etliuwei&check_checkdate=2018/12/28 15:09:37&translatecontenttype=Copy&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indextitle=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