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

疫情防控隐蔽战线的幕后英雄 ——记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与微生物实验室临时负责人王英
发布日期: 2020-06-22 08:17      来源: 滨海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6月21日是星期天,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与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临时负责人王英却依然按时来到了工作岗位。新冠肺炎确诊的依据是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实验室作为滨海新区首家核酸检测机构,承担着这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任务,王英和实验室的战友们正是工作在隐蔽战线的“幕后英雄”。在疫情防控当前阶段,准确检测样本有助于快速排查风险源,阻断传播途径。那么,检验人员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背后又有哪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实验室,了解关于这些“幕后英雄”的故事。

    “就像穿着雨衣蒸桑拿”

    “今天我们将接收来自一些隔离点的各类筛查人员及市场、超市从业人员的各类拭子样本,以及市场和超市的环境、食品涂抹样本。”见到王英时,她正在整理核酸提取室里的物品,并准备实验耗材。

    王英说,北京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从6月12日开始,实验室处理了大量相关样本,日均约300份。“有时候特别紧急,前方采样人员连夜出动,我们检验人员早上8点30分接班时就要开始各种准备,9点便要接样,一忙就忙到凌晨三四点。”

    作为检验人员,王英和她的同事们需要在一级防护的状态下接样,把样本放进冰箱。因需把样本进行核酸浓缩和提纯,检测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三级防护,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手套等,全副武装后进入实验室,标本制备、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判读”,从而得出结果是阴性或阳性,一次检验过程至少需要4个小时。“每出一次实验室,就得对实验室进行全套的消毒程序。”因此,样本量大的时候,为了节约穿脱装备、消毒等时间,节省防护装备的消耗,他们每次工作前都尽量少吃饭、不喝水,以做到在工作中不上厕所,“即使开着空调,整个检测过程也像穿着雨衣蒸桑拿,浑身大汗。”

    连续在实验室工作12小时

    核酸检测过程异常艰辛,实验前的准备、接样,实验后的其他工作也并不轻松。

    “因为前方采样工作是按照全市、滨海新区统一安排部署,对我们检验人员来说不可预知,因此我们必须24小时待命,一旦有任务就要马上出动。”接样的过程中,由于样本量巨大,检验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每一条信息。实验完成后,还需要对实验室进行消毒、高压处理污染物、进行实验数据整理,并出具和发放检测报告。

    就算下班回家,也依然处于工作状态中。“一天光打电话处理工作就要接打50多个,更不要说数不清的微信。”王英说。

    说到这里,王英略有些歉疚。她的孩子今年6岁,需要妈妈的照顾,由于经常连续多天持续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她不可避免地会疏于陪伴孩子。但王英知道,祖国和人民需要之时,自己义不容辞。最长的时候,她连续在实验室工作达12小时,前一晚10点进入实验室,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出来,又饿又困,但依然要马不停蹄地继续出具报告等工作。“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能有丝毫懈怠。”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在实验室,类似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实验室检验人员王福身患心脏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且家中老人病重需要照顾,但他面对疫情,主动请战,并经常连续多天坚守夜班岗位,充分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验室检验人员赵展平家住滨海新区大港地区,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赵展平把孩子托付给自己母亲和婆婆后,每天不辞辛劳,往返于新区核心区和大港之间。也曾害怕,也曾因压力大而哭泣,但王英和她的同事们从未退缩,“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区陆续增加了多家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但实验室工作量却没有减轻。从1月24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以来,实验室已检测近7000份样本,全部阳性检测结果经市疾控中心复核准确无误。“可以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王英说。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thirdtitle=——记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与微生物实验室临时负责人王英&indextitle=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huangxiaotong&Check_CheckDate=2020/6/22 8:18:44&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